- 
					
						冷水嗽 冷水嗽病证名。饮冷伤肺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冷水嗽,有饮冷水太过,伤肺致嗽,俗谓之凑肺,宜紫苑饮。”参见凑肺咳嗽条。 
- 
					
						止痒散 《洞天奥旨》卷十五:组成:活虾蟆1个。主治:有虫痒臁疮。用法用量:剥去皮,乘热贴之,连换2-3次,其虫自出。 
- 
					
						王公汤 《洞天奥旨》卷十五:组成:王不留行1两,生甘草5钱,蒲公英1两,车前子3钱。主治:小肠痈。用法用量:水煎服。 
- 
					
						湛浊 湛浊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五:“三豆散治耳鸣心躁,腰脚疼重,腹内虚鸣,脐下冷痛,频下白水如泔,名湛浊证。” 
- 
					
						上渍 上渍为证名。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王冰注:“上渍,谓皮上湿如水渍也,以多汗出故尔。”《类经》卷十五:“上渍者,身半以上,汗多如渍也。” 
- 
					
						四物地榆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组成:川芎、当归、白芍、地榆。主治:痢疾,伤血分。 
- 
					
						一味百部膏 方出《千金》卷十,名见《不居集》上集卷十五:方名:一味百部膏组成:百部根20斤。主治:久嗽。用法用量:捣取汁,煎如饴。服1方寸匕,每日3次。 
- 
					
						驴乳汁 《卫生总微》卷十五:方名:驴乳汁组成:驴乳汁。主治:婴儿热黄胎疸。用法用量:少少与服。 
- 
					
						洗疥药 《古今医鉴》卷十五:方名:洗疥药组成:防风、荆芥、白矾、马鞭草、苦参、花椒、野菊花。主治:疥疮。用法用量:水煎,频洗。 
- 
					
						朴消牛膝汤 《赤水玄珠》卷十五:组成:杜牛膝2两,朴消1两。主治:小便不通,或血淋。用法用量:以雪水2碗,煎杜牛膝至1碗,调朴消空心服。 
- 
					
						狗癫 狗癫病名。因痫发声如犬吠声。即犬痫。《外台秘要》卷十五:“狗癫则狗吠。”参见痫、癫、六蓄痫条。 
- 
					
						无花汤 《洞天奥旨》卷十五:组成:无花果叶。功效:止痛。主治:痔疮。用法用量:上药煎汤,熏洗。 
- 
					
						咽肿 咽肿(throatswelling)为症状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指咽喉肿胀的表现。即咽喉肿痛。《医学纲目》卷十五:“治咽肿,杜牛膝捣自然汁,和醋服之。” 
- 
					
						妊娠不语 妊娠不语产科学名词。《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孕妇不语非病也,间有如此者,不须服药。临产月但服保生丸、四物汤之类,产下便语。”即子瘖。详该条。 
- 
					
						挫喉 挫喉病名。指各种原因挫伤咽喉而致呼吸不利。《医学纲目》卷十五:“挫喉气不通者,以致水徐灌之。” 
- 
					
						抑肝导赤散 《嵩崖尊生》卷十五:方名:抑肝导赤散组成:泻赤汤加胆星4分,贝母4分,苏子4分。主治:小儿急惊愈后有痰者。 
- 
					
						清热煎 《嵩崖尊生》卷十五:方名:清热煎组成:陈皮8分,半夏8分,枳实6分,苍术6分,厚朴6分,青皮7分,槟榔7分,黄芩8分,柴胡8分。主治:疟疾热多者。 
- 
					
						消痰煎 《嵩崖尊生》卷十五:方名:消痰煎组成:陈皮8分,半夏8分,山楂8分,柴胡8分,甘草3分,青皮7分,枳实7分,苍术6分,厚朴6分。主治:疟疾痰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