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元汤
《博爱心鉴》处方人参3克黄耆9克甘草2克肉桂1.5~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玉案》卷五处方石斛1钱,巴戟天1钱,人参1钱,白茯苓1钱,黄柏7分,柴胡7分,甘草7分,地骨皮7分,黄连1钱2分,荆芥6分,知母6分,升麻6分。摘录《片玉痘疹》卷三《医学集成》卷三处方苍术、黄柏、当归、独活、灵仙、加皮、防己、牛膝、姜、酒。
-
河车散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河车散:处方:干胎衣1具(切片),白粘米1合(同炒黄色)。功能主治:益阴助浆。主痘疮气虚倒陷者。又方用河车水,以粘米2合,浸1宿晒干,再浸再晒,以水尽为度,微炒为末;每用1钱,保元汤送下。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疡科遗编》卷下:方名:河车散组成:河车草1两。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破棺夺命丹
《痘疹仁端录》卷十四:方名:破棺夺命丹组成:山甲4两,黄芩4两,紫草5钱,蝉蜕5钱,牛蒡5钱,龙胆草5钱,防风5钱,荆芥5钱,黄柏5钱,知母5钱,连翘5钱。主治:痘青干紫黑,已出未出。虚者,保元汤下。制备方法:同煮2昼,令汁收尽,独将山甲瓦罐固济,煅半炷香,冷定为末,每用3两,麝香1钱,蟾酥5分,共为末。
-
过期不产
过期不产为病名。见清·阎纯玺《胎产心法》。亦称过期妊娠。方用保元汤(《胎产心法》)加川牛膝、枳壳。若孕妇气血虚弱,血虚则子宫濡润不足,不能滑利,儿难转身,血虚则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无力送胎下行。方用补血行滞汤(《胎产心法》: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香附、桃仁、枳壳、砂仁、紫苏、生姜、大枣)。
-
稀痘散
《疮疡经验全书》卷八:方名:稀痘散组成:蛆虫(5月5日取屎坑内蛆虫洗净,绢袋盛在风处待干,出痘时取下)。用法用量:砂糖调服。《医统》卷九十一:方名:稀痘散组成:天灵盖(小儿者佳,用米泔汤洗过净,以麝香涂之,炙黄用)1钱,辰砂(四制者,飞过,复研极细)2钱。看见大小出而伏陷者,升麻汤或保元汤调下。
-
血箭
血箭的辨证论治:《血证论》卷三:“从毛孔中流出一条血来,有似箭之射出,故名血箭。有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火,用凉血地黄汤或当归六黄汤。亦有由胆热而致者,用河间定命散(见《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卷四:“肠癖,俗呼血箭,因其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也。”《古今医鉴》卷八:“夫肠澼者,大便下血也。”
-
阳虚证
概述:阳虚证(yangdeficiencysyndrome)为证候名。出《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又称“虚寒证”。症状:《景岳全书·传忠录》:“阳虚者,火虚也,为神气不足,为眼黑头眩,或多寒而畏寒。”选用补中益气汤、理中丸、保元汤等方。症见四肢逆冷,下利清谷,恶寒蜷卧,喘息头汗,脉微欲绝等。用四逆汤、参附龙牡汤等方。
-
博爱心鉴
《博爱心鉴》痘疹专著。又名《痘疹博爱心鉴》、《痘疹全书博爱心鉴》。此书专治痘疹,作者认为痘本于气血,治痘首先应扶正抑邪,其辨证治疗有顺、逆、险三法。治法以温补为主,并以保元汤为治痘的主方,虽别立一家之法,却不免失之偏执,而有悖治痘常规。现有明刻本、日刻本、清刻本及《痘疹大全八种》本。
-
肺损
五脏虚损之一。证见皮聚毛落,毛槁皮焦等。《慎斋遗书·虚损》:“虚损一证,或从上而损下,如金衰卫弱而多外感之来,则气伤而肺损。”《难经·十四难》:“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损肺伤气,毛槁皮焦,急宜养气,宜四君子汤。”《类证治裁·虚损》用保元汤。
-
痘痂
痘痂红痒,为血虚有热,治宜补血清热,用四物汤加牡丹皮、紫草。痂皮干燥,深入肌肉、不易脱落,宜用麻油或蜂蜜润之,不要强行剥离,以免成瘢。痘痂不落,昏昏喜睡,为邪气已退,正气未复,脾胃虚弱,宜调补脾胃。痘痂落后,其瘢白,以手拭之,则稍红,为气虚,宜服保元汤。痘痂落后,虚烦不眠,宜用竹叶石膏汤。
-
产后舌出
概述:产后舌出为病证名。出戴武承《女科指南集》。病因病机:舌尖属心,舌根属肾,舌两边属肝胆,一舌原通三经之气。据《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等篇载述,舌通数经之气: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产后元神虚惫,少阴(心经)厥阴(肝经)大败,经脉失养,导致舌出不收。治疗:治宜于舌上外涂朱砂末,内服保元汤。
-
保生散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处方紫河车1具(焙,为末),龟版(酥炙)5钱(一方有鹿茸5钱)。《产宝诸方》处方神曲(炒)、大麦糵(炒)、陈皮(去瓤)、人参、诃子(煨,去核)、白术各等分。功能主治临产令子母气顺。功能主治新生儿胎惊,心神不宁,睡卧不醒,壮热躁烦,啼哭无时,面青赤,腰直身冷,搐缩口撮,或粪青黄水。
-
加味黄耆汤
别名:保元汤处方:黄耆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白术5分,肉桂5分。功能主治:阳虚背恶寒。用法用量:方中肉桂用量原缺,据《济阴纲目》补。病甚者,加附子。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肌衄
见《张氏医通》卷五。又名血汗,亦称红汗。《证治要诀·诸血门》:“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衄。”有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火,用凉血地黄汤或当归六黄汤。亦有由胆热而致者,用河间定命散(见《赤水玄珠》)。关于血箭:血箭指毛孔出血,射出如箭。泻白散加生地、蝉蜕、百合、五倍子、黄芩、蒲黄、杏仁、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