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六吉
吴六吉即吴谦。吴谦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六吉。安徽歙县人。与刘裕铎一起主编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内容包括医学各科15种。其中《刺灸心法要诀》专论针灸经络。
-
灸二十二种骨蒸法
《灸二十二种骨蒸法》出自《骨蒸病灸方》。《骨蒸病灸方》为书名。唐·崔知悌撰。专论骨蒸痨病的灸法。原书佚。《外台秘要》载其文,称《灸骨蒸方图》。《苏沈良方》称作《灸二十二种骨蒸法》《崔丞相灸痨法》。
-
灸骨蒸方图
《灸骨蒸方图》为书名。即《骨蒸病灸方》。《骨蒸病灸方》为书名。唐·崔知悌撰。专论骨蒸痨病的灸法。原书佚。《外台秘要》载其文,称《灸骨蒸方图》。《苏沈良方》称作《灸二十二种骨蒸法》《崔丞相灸痨法》。
-
骨蒸病灸方
《骨蒸病灸方》为书名。唐·崔知悌撰。专论骨蒸痨病的灸法。原书佚。《外台秘要》载其文,称《灸骨蒸方图》。《苏沈良方》称作《灸二十二种骨蒸法》《崔丞相灸痨法》。
-
痈疽灸经
《痈疽灸经》即《痈疽神秘灸经》。《痈疽神秘灸经》为书名。元·胡元庆撰。明·薛己校补,称《痈疽神秘灸经校补》。成书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本书专论灸法治疗外科痈疽,还收载了若干不见于其他针灸书的“秘穴”。
-
痈疽神秘灸经校补
《痈疽神秘灸经校补》为书名。明·薛己校补。参见痈疽神秘灸经:《痈疽神秘灸经》为书名。又称《痈疽灸经》。元·胡元庆撰。成书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本书专论灸法治疗外科痈疽,还收载了若干不见于其他针灸书的“秘穴”。
-
崔丞相灸痨法
《崔丞相灸痨法》即《骨蒸病灸方》。《骨蒸病灸方》为书名。唐·崔知悌撰。专论骨蒸痨病的灸法。原书佚。《外台秘要》载其文,称《灸骨蒸方图》。《苏沈良方》称作《灸二十二种骨蒸法》《崔丞相灸痨法》。
-
五味论
《五味论》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本文专论五味偏嗜多食引起的病证,并据以论证“五味各有所走”的理论,故名。
-
朱楚芬
朱楚芬清代医家。字茝滨,宛平(今属河北)人,道光(1822-1850)年间名医,因见痘疹专书甚为罕见,而世人学无指归,乃搜辑金元以至明清诸名家有关痘疹之专论,集成《麻疹集成》二卷、《痘疹集成》四卷,现有刻本行世。
-
痧麻明辨
《痧麻明辨》麻疹专著。一卷。清·华壎撰。刊于1879年。本书专论麻疹(痧麻),首为总论,次为正候、兼候、回候、变候及附候五类。每类又分若干节,介绍证治等内容。末附治痧三方。现存石印本。
-
艾灸通说
《艾灸通说》为书名。日本·后滕省(仲介)著。1762年刊行。内容专论灸法。
-
杨清叟
杨清叟元代医学家。禾川(今江西吉安附近)人。精医,尤擅长外科。尝著有《外科集验方》,一作《仙传外科秘方》,专论痈疽诸症。后由其后代辗转由萧倪刊印之。
-
天花精言
《天花精言》为痘疹专著。六卷。清·袁句撰。刊于1755年。卷一~三专论痘疹的治疗;卷四为痘疹图说;卷五论药性;卷六备用诸方,共录验方11首。此书又有四卷本,名《痘症精言》,内容略有增补。
-
中风与针灸
《中风与针灸》为书名。胡子宜撰。刊于1949年。本书专论中风的症状及其针灸治疗。可供临床参考。
-
龙虎经
《龙虎经》为书名。撰者不详。宋·王道为之注疏。全书共三十三卷。内容专论炼丹。
-
痘治理辨
《痘治理辨》痘疹专著。明·汪机撰。刊于1531年。本书专论痘疹、对前贤高论颇多留意,尤为推崇魏直《博爱心鉴》的理论与治法。故罗列诸家治痘之论于前,而以魏氏理论辨之于后。书后并附痘图及痘方各二卷。现有《汪石山医书八种》本。
-
屠鹏
屠鹏南宋医家。字时举。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撰《四时治要》一卷,专论时疾、疟痢、吐泻、伤寒诸证,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