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喉疼痛按摩法
咽喉疼痛按摩法(massageforsorethroat)为中医治法名。是指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按摩,以治疗咽喉疼痛的方法。
-
药性纂要
《药性纂要》药学著作。四卷。清·王逊撰。刊于1694年。本书论述606种药物的性味功治。其中选取《本草纲目》中药物597种,另新增9种,叙述简要,并附评注。现存稿本及康熙刻本。
-
挑拣
挑拣是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和霉变、虫蛀品以及杂质的药材净选方法。
-
基本量
基本量是在给定量制中约定选取的一组不能用其他量表示的量。
-
就近取穴
就近取穴即近道取穴。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选取穴位。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
-
多经取穴
多经取穴(pointselectionformmultiplechannelspointselectionformmultiplemeridians)为取穴法之一。指在多条经脉上选取腧穴。
-
太医院令史
太医院令史为元代医官名。为太医院内低级官员。共设八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其选任及待遇,政府规定要在各部令史并相应职官内选取。若系省部发去,考满同诸监令史,拟正八品,自用者降等任用。太医院令史一职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
-
穴位压痛选穴
穴位压痛选穴指选取有压痛的经穴、奇穴来治疗疾病。常用的有募穴、背俞穴、四肢部的腧穴等。如阑尾炎选用阑尾穴来治疗。
-
压穴法
压穴法为眼针针刺法之一。指于所选取的穴区内,对眼眶内缘进行点压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操作方法。
-
近取
近取为近道取穴的简称。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选取穴位。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
-
按周围神经的走向和分布取穴
按周围神经的走向和分布取穴为取穴法之一。指根据疾病与周围神经的走向和分布关系,而在相应的神经干上选取有关穴位。如坐骨神经痛选秩边、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面神经麻痹选翳风、牵正等穴即是。
-
按神经节段取穴
按神经节段取穴为取穴法之一。指根据脊髓神经节段性的支配特点,当体表或内脏有病时,可选取相应神经节段上的穴位。如胆绞痛选胸7~9夹脊穴;股外侧皮神经炎选腰1~2夹脊穴。
-
程让光
程让光清代官吏。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通经史,兼知医药,喜结交名医,论古证今;又博收秘本,选取良方并经亲验,汇成《外科秘授著要》(1771年)一书,反映了他治疮疡以消痰为主,佐以下气之特色。
-
看部取穴
看部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出《针灸大成》。指对头身部病症,按经选取有关的穴位。如上部病变多取手阳明经穴,中部病多取足太阴经穴,下部病多取足厥阴经穴,前膺病多取足阳明经穴,后背病多取足太阳经穴。
-
眶内眶外配合刺法
眶内眶外配合刺法为眼针针刺法之一。又称表里配合刺法。是指于所选取的穴区内,在眶内、眶外各刺一针,以增加刺激强度,加强疗效的操作方法。
-
眶外横刺法
眶外横刺法为眼针针刺法之一。指在距眼眶内缘2毫米的眼眶部位,选取穴区进行斜刺操作的方法。
-
净制
净制(cleansing)为中药炮制方法。是指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等方法,除去原药材非药用部分及杂质,选取药用部分,并达到净药材质量标准的方法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