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摘粹
《医学摘粹》医学丛书。清·庆恕撰。刊于1897年。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四诊要诀》、《杂证要法》、《本草类要》五种。现存几种清刻本及1913年铅印本。
-
柴胡桃仁汤
处方:柴胡3钱,桃仁3钱,石膏3钱,骨碎补3钱。功能主治:虫牙。用法用量:水煎半杯,热服,徐咽。摘录:《医学摘粹》
-
大承气加麦冬玄参汤
处方:大黄3钱,芒消3钱,枳实3钱,厚朴3钱,玄参3钱,麦冬5钱,白蜜1杯。功能主治:寒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摘录:《医学摘粹》
-
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处方:大黄8钱(生),芒消3钱,厚朴4钱,枳实4钱,芍药3钱,生地8钱。功能主治:温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者。用法用量:流水煎1杯,去滓,入芒消,火化温服。不下再服。摘录:《医学摘粹》
-
大承气加味汤
处方:大黄5钱(生),芒消3钱,枳实2钱(炒),厚朴2钱(炒),芍药3钱,生地3钱。功能主治:温病已入阳明之腑,肠胃燥结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医学摘粹》
-
调胃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处方:大黄3钱,芒消3钱,甘草2钱,麦冬5钱,元参3钱,白蜜1杯。功能主治:阳明府证,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摘录:《医学摘粹》
-
茯苓橘皮杏仁汤
处方:茯苓3钱,半夏3钱,杏仁3钱,百合3钱,橘皮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湿旺气郁,声音不亮者。用法用量:水煎半杯,热服。摘录:《医学摘粹》
-
甘草桔梗射干汤
处方:甘草2钱(生),桔梗3钱,半夏3钱,射干3钱。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生疮。用法用量:水煎半杯,热漱,徐服。摘录:《医学摘粹》
-
桂枝当归桃仁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当归3钱,桃仁3钱,甘草2钱,茯苓3钱,川芎3钱,红花3钱。功能主治:妇人经脉闭结,经血凝滞而不行。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血块坚硬,加鳖甲、(庶虫)虫;脾郁,加砂仁。摘录:《医学摘粹》
-
柴胡牡蛎汤
余国俊方:柴胡牡蛎汤:处方:柴胡10克,龙胆草6克,生牡蛎15克。功能主治:疏肝达郁,清降胆火。摘录:余国俊方《医学摘粹》:方名:柴胡牡蛎汤组成:柴胡3钱,牡蛎1钱(粉),甘草2钱,瓜蒌3钱,半夏3钱,芍药3钱,生姜3钱。主治:心腹疼痛,痛在心胸,热多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
化郁膏
处方:归尾6钱,鳖甲8钱,巴豆4钱(研),黄连4钱,三棱4钱,莪术4钱,山甲1两2钱,指甲1钱(以上诸药用麻油1斤半,净丹半斤熬膏),硼砂4钱,硇砂4钱,阿魏6钱(炒,研),麝香1分,高丽参4钱,三七4钱,肉桂8钱,水蛭2钱(水蛭1味宜于黄梅时节令乡人收取,焙干,研末,存留配用。功能主治:痞块。摘录:《急救异痧奇方》
-
黄芩贝母汤
处方:黄芩6克柴胡玄参桔梗杏仁芍药贝母各9克五味子3克功能主治:治鼻孔发热生疮。用法用量:以水450毫升,煎至100毫升,热服。摘录:《医学摘粹》卷三
-
加味清毒化斑汤
处方:犀角3钱(研细末冲),薄荷2钱,石膏4钱(生),知母3钱,大青叶3钱,甘草2钱(生),生地3钱,丹皮3钱,金银花3钱,连翘3钱,粳米3钱。功能主治:温斑发重,色紫神气不清,毒火太盛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
-
四君子加远志汤
《医学摘粹》:组成:人参3钱,白术3钱,茯苓3钱,甘草2钱,远志2钱。主治:心气不固而为赤白浊。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
银翘散去银花牛蒡子豆豉加生地丹皮
《医学摘粹》卷一:方名:银翘散去银花牛蒡子豆豉加生地丹皮组成:连翘3钱,苦桔梗2钱,薄荷2钱,竹叶1钱,生甘草2钱,芥穗2钱,生地2钱,丹皮2钱,白芍2钱,麦冬2钱。主治:暑证发热恶寒,口渴心烦,面赤齿燥,小水赤,脉洪而虚,舌赤无汗,邪在血分而表实者。制备方法:上为散。
-
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瓜蒌根汤
《医学摘粹》:方名: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瓜蒌根汤组成:小柴胡汤去人参,加芍药、瓜蒌根。主治:温疫传入少阳,咽干口苦欲饮,耳聋目眩,胸痛,寒热往来。
-
乌肝汤
《医学摘粹》卷三:方名:乌肝汤组成:甘草2钱,人参3钱,茯苓3钱,桂枝3钱,干姜3钱,附子3钱(炮),首乌3钱(蒸),芍药3钱。主治:阴脱证。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
-
杂证要法
《杂证要法》为《医学摘粹》系列丛书之一。《医学摘粹》为丛书名。清·庆恕撰。刊于1897年。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四诊要诀》、《杂证要法》、《本草类要》五种。
-
桂枝苓泽汤
《四圣心源》卷六:桂枝苓泽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甘草3钱,桂枝3钱,芍药3钱。功能主治:淋家土湿脾陷,抑遏乙木,发生之气疏泄不畅,故病淋涩;肝燥发渴,加阿胶。摘录:《四圣心源》卷六《医学摘粹》:桂枝苓泽汤:处方:桂枝3钱,茯苓6钱,泽泻3钱,杏仁3钱,法夏3钱,甘草2钱,防己3钱,桑叶3钱,生姜3钱。
-
柴胡瓜蒌干姜汤
处方:柴胡3钱,黄芩2钱,甘草2钱,人参1钱,生姜3钱,大枣3枚,干姜3钱,瓜蒌3钱。功能主治:寒疟。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效服。覆衣。呕,加半夏。摘录:《医学摘粹》
-
柴胡桂姜半夏汤
处方:柴胡3钱,黄芩2钱,干姜3钱,桂枝2钱,甘草2钱,牡蛎2钱,瓜蒌3钱,半夏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寒疫。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呕吐。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
-
防风松肌败毒汤
处方:防风3钱,薄荷2钱,蝉蜕2钱(去头足),杏仁3钱,白芍3钱,丹皮3钱,连翘2钱,桔梗2钱,甘草1钱(生)。功能主治:温病斑疹初出者。用法用量:加鲜芦根1两,水煎大半杯,温服。如身热渐退,疹毒渐回,即去防风、薄荷、蝉蜕、杏仁,加生地3钱。摘录:《医学摘粹》
-
减味鳖甲煎丸
处方:鳖甲2两4钱,柴胡1两2钱,黄芩6钱,人参2钱,半夏2钱,甘草2钱,桂枝6钱,芍药1两,丹皮1两,桃仁4钱,阿胶6钱,大黄6钱,干姜6钱,葶苈2钱。制法:上为末,用清酒1坛入灶下灰1升,着鳖甲于中煮令消化,绞汁去渣,入诸药煎浓,留药末,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疟不愈,结为症瘕,名曰疟母。
-
椒姜大麦汤
处方:大麦芽1升(炒),川椒1两(炒),干姜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谷劳不能食。怠惰嗜卧,肢体烦重,腹满善饥而不能食,食已则发,因谷气不行。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日3服。摘录:《医学摘粹》卷二
-
苓桂参甘椒附汤
别名:苓参椒附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1钱,桂枝1钱,蜀椒1钱,芍药1钱,茯苓3钱,附子2钱,粳米半杯。功能主治:太阴腹痛。用法用量:苓参椒附汤(《医学摘粹》)。摘录:《医学金针》卷八
-
清营解毒汤
处方:鲜生地银花丹皮赤芍山栀地丁甘草节连翘功能主治:治疡疽。摘录:《疡科心得集》《医学摘粹》:方名:清营解毒汤组成:羚羊角3钱,生地5钱,冬桑叶3钱,薄荷2钱,丹皮3钱,白芍3钱,桔梗2钱,连翘3钱,金银花3钱,元参3钱,竹叶1钱,防风3钱。如或温病出疹,忽然周身涌出,红紫成片,鼻扇气促,壮热思凉,狂言乱语。
-
肉苁蓉汤
《温病条辨》卷三:组成:肉苁蓉1两(泡淡),附子2钱,人参2钱,干姜炭2钱,当归2钱,白芍3钱(肉桂汤浸,炒)。《本经》称其强阴益精,消癥瘕。《医学摘粹 杂证要法》:组成:肉苁蓉3钱,麻仁3钱,茯苓3钱,半夏3钱,甘草2钱,桂枝3钱。主治:伤中,咳嗽短气,肠中痛,流饮厥逆,宿食不消化,寒热邪癖,五内不调。
-
兔髓汤
《医学摘粹》卷三:方名:兔髓汤组成:甘草2钱,人参3钱,五味1钱,半夏3钱,龙骨2钱(煅,研),牡蛎3钱(煅,研),玄参3钱,附子3钱。主治:阳脱症。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
小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医学摘粹》:方名:小承气加麦冬元参汤组成:大黄4钱,厚朴3钱,枳实3钱(炒),麦冬3钱,元参3钱,白蜜1杯。主治:寒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
紫地散
《医学摘粹》卷一:方名:紫地散组成:紫荆皮3钱,芥穗2钱,防风2钱,北细辛1钱,小生地3钱,芍药2钱,丹皮2钱,苦桔梗2钱,生甘草2钱,灯心20节。主治:温证,咽喉肿痛,口燥心烦,内阴亏而火炽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雄鸡肝桂心方
《医学摘粹》卷三:方名:雄鸡肝桂心方组成:雄鸡肝、桂心各等分。主治:睡中尿出。用法用量:日3服。制备方法:上捣为丸,如小豆大。
-
本草类要
《本草类要》为书名。即《医学摘粹》丛书系列之一。《医学摘粹》为丛书名。清·庆恕撰。刊于1897年。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四诊要诀》、《杂证要法》、《本草类要》五种。
-
四诊要诀
《四诊要诀》为书名。为《医学摘粹》系列丛书之一。《医学摘粹》为丛书名。清·庆恕撰。刊于1897年。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四诊要诀》、《杂证要法》、《本草类要》五种。
-
伤寒证辨
《伤寒证辨》为《医学摘粹》系列丛书之一。《医学摘粹》为丛书名。清·庆恕撰。刊于1897年。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四诊要诀》、《杂证要法》、《本草类要》五种。
-
伤寒十六证类方
《伤寒十六证类方》为《医学摘粹》系列丛书之一。《医学摘粹》为丛书名。清·庆恕撰。刊于1897年。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四诊要诀》、《杂证要法》、《本草类要》五种。
-
百合五味姜附汤
处方:百合3钱,五味1钱,芍药3钱,甘草2钱,茯苓3钱,半夏3钱,干姜3钱,附子3钱。功能主治:水土寒湿,而有上热目赤痛。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如面赤不热而作疼痛,是无上热,去百合、芍药,加桂枝。摘录:《医学摘粹》
-
百合五味汤
处方:百合3钱,五味1钱(研),半夏3钱,甘草2钱,丹皮3钱,芍药3钱。功能主治:右目赤痛。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热甚,加石膏、知母。摘录:《医学摘粹》
-
茯苓参甘厚朴汤
别名:苓桂参甘厚朴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1钱,干姜1钱,茯苓3钱,桂枝1钱,厚朴1钱。功能主治:伤寒太阴腹满老。用法用量:苓桂参甘厚朴汤(《医学摘粹》卷一)。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浮萍汤
处方:茯苓3钱,桂枝3钱,甘草2钱,生姜3钱,浮萍3钱。功能主治:中风,只口眼斜。用法用量:上药煮取大半杯,温服。取微汗。摘录:《医学摘粹》卷一
-
茯苓石膏汤
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栀子3钱,甘草2钱,半夏3钱,石膏3钱。功能主治:湿热熏蒸,目珠黄赤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医学摘粹》卷三
-
茯苓四逆加半夏汤
处方:人参3钱,茯苓5钱,甘草2钱,干姜3钱,附子3钱,半夏3钱。功能主治:寒疫,少阴厥逆吐泄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
-
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处方:人参3钱,甘草2钱,干姜3钱,茯苓3钱,附子3钱,石脂3钱(生研)。功能主治:寒疫太阴泄利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
-
附子人参山萸肉方
处方:附子3钱,人参3钱,山萸肉1两(或加益智仁2钱)。功能主治:补气回阳。主肾元不能温固而遗溺者。用法用量:水煎,入盐少许服。摘录:《医学摘粹》
-
甘草茵陈汤
处方:茵陈3钱,栀子3钱,大黄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阳黄属谷疸,腹满尿涩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医学摘粹》
-
葛根首乌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葛根3钱,麻黄2钱,首乌3钱,生姜3钱,大枣3枚。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寒伤营血,而病刚痉,发热无汗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
-
桂枝菖蒲汤
别名:桂枝柴胡汤处方:柴胡3钱,桂枝3钱,丹皮3钱,生姜3钱,甘草2钱,菖蒲2钱。功能主治:瞳子缩小。用法用量:桂枝柴胡汤(《医学摘粹》)。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
桂枝归苓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当归3钱,茯苓3钱,川芎2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中风,血分虚而左半偏枯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中下寒,加干姜、附子。摘录:《医学摘粹》
-
桂枝合补血汤
别名:桂枝补血汤、当归补血汤合桂枝汤处方:桂枝、芍药、甘草(炙)、当归、黄耆。功能主治:产后伤血病痉。男子患金疮,伤血过多而成痉证者。用法用量:桂枝补血汤(《医家四要》卷三)、当归补血汤合桂枝汤(《医学摘粹》)。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七引《金鉴》
-
桂枝姜苓阿胶汤
处方:茯苓3钱,桂枝3钱,甘草2钱,生姜3钱,阿胶3钱,(炒,研),白芍3钱,当归3钱,川芎3钱。功能主治:虚寒腰痛。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
-
荆防透疹汤
处方:芥穗3钱,防风3钱,当归3钱,白芍3钱,川芎3钱,杏仁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温疫斑疹初出,应温散者。摘录:《医学摘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