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来
主治少腹疼痛,痛经,子宫下垂,白带过多,阴中寒,不孕,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疝气,茎中痛,小便不利,腹痛,遗精,阳痿,奔豚,睾丸炎,腹股沟斜疝,小儿腹股沟疝,阴茎痛,男女生殖器疾病等。深层有肋下神经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通过。
-
小百中饮
《汉药神效方》卷十:方名:小百中饮组成:人参1钱(直根),当归1钱,川芎1钱,茯苓1钱,牛膝5分,甘草5分,土茯苓3两。主治:下疳,及梅毒。用法用量:空腹用山归来煎汤服之,1日5-6次。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遗道
遗道为经外奇穴名。位于归来旁开五分处。《备急千金要方》:“遗溺,灸遗道,侠玉泉五寸。随年壮。”即在脐下4寸(中极即玉泉)旁开2.5寸处。与肠遗穴同位。《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则定位在中极穴旁开5寸处。
-
眚
眚(shěng,音省)①灾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胜复之气,其常在也,灾眚时至。”《说文·目部》:“眚,目病生翳也。”宋·范成大《晚步宣华旧苑》诗:“归来更了程书债,目眚昏花烛穗垂。”③泛指病证。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九:“眚,病也。”
-
破瘀消癥
破瘀消癥为消法之一。用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药物或穴位,消除瘀血积块的方法。如腹腔内瘀血肿块,推之不移动,痛处固定,舌有紫斑、脉涩。针灸常选用阿是穴、归来、三阴交、血海等穴。如腹腔或子宫积块,推之不移动,舌有紫斑,脉涩,用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抵当汤之类。
-
腹第二侧线
腹第二侧线经穴定位线。距腹正中线2寸,为足阳明胃经经过处。分布有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各穴。
-
小解毒汤
《名家方选》:方名:小解毒汤组成:山归来(土茯苓)2钱,滑石7分5厘,泽泻7分5厘,阿胶7分5厘,茯苓7分5厘,木通7分5厘,忍冬7分5厘,大黄3钱。功效:解毒利水,清热利湿,通淋止痛。主治:气结于内之淋疾,小便涩,疼痛甚,下脓血。用法用量:水煎服。
-
肠绕
肠绕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位于腹部中线,脐下4寸,左右旁开各2寸处。与归来同位。主治大便闭塞、男女生殖器疾病。一般直刺0.5~7壮,或随年壮。《针灸集成》:“肠绕二穴,在挟玉泉(即中极穴)两旁相去各二寸,主治大便闭塞,灸以年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