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人制宜
指考虑到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以及过去病史等个体差异性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又如《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论述了据患者的年龄、胖瘦、体力强弱、皮肤色泽等体质因素,而施以相应的刺法。婴儿因肉嫩血少气弱,须毫针浅刺不留针,宁可一日针刺二次,也不要深刺久留等。
-
逸老
逸老养生术语。原为中国古代老年养生的基本观点,谓老人生活宜安闲以利养生。这一观点历来受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尊奉。《经鉏堂杂志》:“造物劳我以生,逸我以老。天命我逸而我劳,以取困辱,岂非逆天乎!”这种因年龄阶段不同而养生有别的观点,是“因人制宜”原则在中国古代养生学中的一个体现。
-
异法方宜论篇
《异法方宜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治病的各种不同方法,是从各地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经验;本篇主要论述由于自然气候环境及生活条件不同,因而发病亦不同,启示医生在临症上必须掌握治疗大法,结合人的个体差异等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灵活运用。
-
石山医案
《石山医案》为医案著作。因此其病案每能体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精神,灵活多变,圆机活法。在诊法上重视四诊合参,尤长于脉诊与望诊。案中每多记述患者形体、色泽,或以形治,或从脉症入手。附录一卷,载有汪氏门人陈钥论参耆用法二则和李迅所撰汪机小传一篇。本书又收入《汪石山医学八种》中。
-
菊人医话
《菊人医话》医论著作。张菊人撰。本书汇集作者多年临床治案和经验论述,分温热病,风、劳、鼓、膈四大症,医案选案三部分。作者医生应深刻领会经典医籍的精髓,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用药治病必须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每论一病一症,均附列医案以阐明用药之法。张氏于临床治疗方面,对温热病尤多心得。
-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是指导中医学术的基本观念之一,指人体组织结构、生理现象以及疾病同自然界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强调人对天地自然的依循与适应。《黄帝内经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或如《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
能毒者以厚药
能毒者以厚药治则之一。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用药应因人制宜,对身体强壮,正气充足,能耐受攻邪药物者,就给予气味厚、作用强的药物治疗,取其速效。
-
疳痢
疳痢病证名。出《颅囟方》。症见疳疾,并有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多因饮食不洁,寒温失调所致。治宜理气和血,消疳止痢,用香连丸或地榆煮浓汁煎服;久不止者,用木香丸。并参照小儿痢疾治法,根据患儿身体的强弱,病情的轻重,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因人制宜,分别施治。
-
不胜毒者以薄药
不胜毒者以薄药为治法术语。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用药应因人制宜,对身体虚弱,不能胜任攻邪药物者,就给予气味薄而和缓的药治疗。
-
个体化诊疗
个体化诊疗指基于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充分注重人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个体医疗设计,采取优化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的新型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