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点
穴点为穴位的位置。《太平圣惠方》:“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
-
耳穴探测仪
耳穴探测仪用于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和导电性能并作为定穴依据的仪器。探测时,病人一手握住电极棒,医生手持探测头,在病人耳廓上自上而下、自外而内地逐点逐穴顺序探测,当探测头触及敏感点(良导点)时,如电阻低的耳穴,可通过指示信号、音响或仪表等反映出来。运用耳穴探测仪来测定耳穴,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优点。
-
二白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二穴。伸臂仰掌、屈腕,显现两肌肌腱,其中一个穴点在间使后1寸两腱间,另一穴点在桡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二白穴主治病证:二白穴主治痔疾,脱肛,前臂痛,胸胁痛,肠痈,霍乱,瘰疬等。二白配长强、腰阳关、次髎、承山、三阴交,治痔疮。刺灸法:刺法:直刺0.5~
-
穴位特异性
穴位特异性指穴位与非穴位或一穴位与其他穴位在功能作用上所具有的不同点。是穴位对其相应的内脏功能活动所具有的特殊影响。如针刺足三里、合谷可使白细胞吞噬指数升高,而针刺邻近的非穴点则无明显效应。穴位的特异性是相对的,如通过针刺合谷及列缺对牙痛疗效的观察、对比说明合谷较列缺的镇痛作用显著。
-
肿瘤穴位诊断法
选取7个耳穴(大肠、结肠Ⅰ、肛门、直肠下段、直肠上段、内分泌、痔点)和2个体穴(合谷、大肠俞),结果表现大肠癌和肠息肉组病人的大肠、结肠Ⅰ、肛门、直肠上段等耳穴的平均电流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中以大肠穴最显著,而大肠癌患者合谷穴电流非常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肠息肉患者的大肠俞穴电流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
头针法
头针法是利用针刺及其他物理方法刺激头皮部的穴点、线、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气街”学说。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手足六阴经中:足厥阴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和手少阴经“上挟咽,系目系”直接循于头面;
-
耳穴电测定法
耳穴电测定法为耳穴探查法之一。常用的耳穴探测仪器有电表指示式、音响指示式、氖灯指示式等多种。目前少数人是通过测定皮肤电位来探查耳穴的,绝大多数人是在耳廓上探查电阻较低的穴位(即良导点)来确定穴位的。正常人耳廓电阻约为200万欧姆左右,疾病情况下电阻在相应穴点可下降到5~
-
阴独八穴
正坐或仰卧位,于足背各趾间的缝纹端取穴,其中第1、2,2、3,4、5趾间穴点即行间、内庭、侠溪。阴独八穴主治病证:八风穴主治足跗肿痛,脚背红肿,足趾青紫,足趾麻木,疟疾,毒蛇咬伤,脚气,趾痛,头痛,牙痛,月经不调,疠风(恶疮,传染病发热)等。刺灸法:斜刺0.5~《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八冲,奇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