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滋阴八味丸
《医方考》卷三方之滋阴八味丸:别名: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方(原名)知柏八味丸知柏地黄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知柏地黄丸的部颁标准。主治:劳瘵。如肺气不足者,生脉散送服;加减:如肾家偏于气分不足者,去麦冬,五味,加牛膝3两,杜仲3两(俱用盐、酒拌炒)。主治:阴虚不足及小儿骨蒸,五心烦热。
-
肺热瘅疟
肺热瘅疟病名。疟疾证见但热不寒者。《症因脉治》卷四:“肺热瘅疟之症,发则阳气盛而不衰,故但热而不寒,令人消烁脱肉。此《内经》肺素有热之瘅疟症也。”宜用防风泻白散,以散舍于皮肤之风寒;用石膏泻白散,以治肺素有热;用滋阴八味丸,滋阴清肺,以治阴虚阳亢,消烁脱肉。
-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
别名:滋阴八味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卷二十七)、知柏八味丸(《笔花医镜》卷二)。处方:熟地黄240克山茱萸(去核)山药各120克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90克黄柏知母各60克制法: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治肾水不足,督脉空虚,骨枯髓减,致成骨痿,腰脊不举,骨蒸潮热。
-
血热经迟
血热经迟为病证名。由于血热而致经水过期所导致。《景岳全书·妇人规》:“血热者,经期当早,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治宜清火滋阴,以加味四物汤、加减一阴煎、滋阴八味丸之类主之。”
-
阴虚痿
病因病机:多由久病或房欲不节,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伤及筋骨所致。症状:《证治汇补·痿躄章》:“阴虚痿者…《景岳全书·杂证谟》:“痿证,若阴虚兼热者,宜《正传》加味四物汤、虎胫骨丸,或丹溪补阴丸、滋阴八味丸之类主之。”《类证治裁》治肝肾阴虚,足热枯痿者,用滋阴大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