喑俳
喑俳病证名。出《素问·脉解》。《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喑俳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盖肾脉络舌本,肾气内夺,气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语而为喑;肾脉循阴股,循行内踝,入足下,肾气不顺,故足废而为俳。”参见瘖痱条。
阴俳
概述:阴俳为喑俳的别称。见《医略十三篇·类中风》。又名瘖痱、瘖俳、喑痱。瘖痱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脉解》。病因病机:多由肾精亏损,以致肾气厥逆而成。症状:《奇效良方》:“瘖痱之状,舌瘖不能语,足废不为用。”治疗:治宜滋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