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火归原
指用具有温补阳气作用的方药,适当加入引经药,使浮越的阳气得以敛藏,亦即使肾阳寓于肾阴之中,治疗命门火衰,虚阳浮越证候的治法。肾火上升,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冷,舌质嫩红,脉虚。可于滋肾药中加附子、肉桂之类以引火下行,使阴阳平调,虚火不升。
-
高忠英
此外,还发表了多篇论文,如“方剂辨疑”、“大青龙汤倍麻黄的实质”、“银翘散的君药问题”,又如在研究方药配伍规律方面发表了“五脏补益法”、“引火归原法的实质与运用”、“临床处方药物配伍规律探讨”等文章,同时参加了编写《实用中医学》、《实用中医营养学》,以及《徐大椿医书全集》的注释工作。
-
补喉汤
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茯苓1两,肉桂1钱,牛膝2钱。功能主治:阴证喉痹,六脉沉迟。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熟地、山茱滋阴之圣药,加入肉桂、牛膝则引火归原,自易易矣;况茯苓去湿以利小便,则水流而火亦下行,何至上逼而成痛哉。摘录:《辨证录》卷五
-
加减八味丸
功能主治:《外科正宗》方之加减八味丸功在益肝肾,补气血,通经络。各家论述:熟地补先天之血,附子补真阳之火,萸肉涩精秘气,肉桂暖血温经,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脉,泽泻泻浊阴以清子宫,吴茱温肝逐冷,干姜暖胃祛寒,阳起石以壮阳暖子脏也。净粉)3两,巴戟(去心,酒浸)4两,金樱子(去刺,半生者佳)3两。
-
六味地黄汤加味
处方:熟地20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萸肉10克,茯苓20克,肉桂3克,寸冬10克,石斛5克,半夏10克。功能主治:滋补肾阴,引火归原。主肾阴虚损。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蔡福养方
-
阳虚失血
主要指脾肾阳虚所致失血证。辨证论治:《金匮翼·诸血统论》:“阳虚失血者,脾胃气虚,不能固护阴气也。可用理中汤加南木香,或甘草干姜汤。”《医略六书》谓“肾中阳虚,下寒上热,八味丸以引火归原。”如阳虚大吐血成升斗者,初用花蕊石散以化之,随用独参汤以补之,继用四君、八珍等调之(见《医学心悟》)。
-
导龙入海
导龙入海为治法术语。海,喻肾水。水亏则虚火上炎。于补阴药中少佐附、桂,使虚火敛藏,故借以比喻。此法又称引火归原。肾火上升,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冷,舌质嫩红,脉虚。可于滋肾药中加附子、肉桂之类以引火下行,使阴阳平调,虚火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