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腰
2.经穴别名。鱼腰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分支分布,并有腓肠内侧神经本干、小隐静脉、胫神经干和胫后动脉本干经过。承山穴主治腰腿及肛门等疾患:如腰脊痛、膝下肿、脚踹酸重、霍乱转筋、脚跟急痛、脚弱无力、下肢不遂、腹痛、腹胀、大便难、泄泻、脱肛、痔疾、便血、癫疾、瘈疭、小儿惊痫等。
-
光明
光明穴主治眼目及小腿等疾患:如眼目痛痒,雀目,腿膝酸痛,下肢痿痹,手足发凉,妇人少腹胞中疼痛,目痛,夜盲,乳房胀痛,小腿酸痛,偏头痛,近视,癫痫,乳部胀痛,白内障,头痛,目视不明,胸胁胀痛,乳汁少,现代又用光明穴治疗青盲,视神经萎缩,腓肠肌痉挛,睑缘炎,屈光不正,精神病,膝关节炎,腰扭伤等。
-
三叉神经痛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现代研究:现代首篇以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见于1955年,而用中医中药证治的临床文章则迟至60年代中期才出现。加减:疼痛剧烈加麻黄、制附子;胃火上攻:症状:面颊呈阵发性剧痛。0.5寸,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上唇与上牙等处,提插20~电针:取穴:主穴:Ⅰ支痛:鱼腰,Ⅱ支痛:四白、下关,Ⅲ支痛:地仓;
-
阳白
其余腧穴消毒后,根据腧穴所处的部位不同斜刺或直刺,行平补平泻手法,其中针刺足三里,运用徐疾补泻,行补法,针上加灸。布有额神经外侧支。本穴物质为本神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由于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本穴就己受热胀散化为阳热风气并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明亮清白,故名。
-
阳白穴
其余腧穴消毒后,根据腧穴所处的部位不同斜刺或直刺,行平补平泻手法,其中针刺足三里,运用徐疾补泻,行补法,针上加灸。布有额神经外侧支。本穴物质为本神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由于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本穴就己受热胀散化为阳热风气并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明亮清白,故名。
-
视远怯近症
视远近皆模糊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肝肾亏虚,目中光华散漫不收所致。视远怯近症的治疗:视远怯近症治宜滋阴明目,用杞菊地黄丸或地芝丸加减,并可用针灸治疗,亦可配镜矫正视力。4圈,同时在睛明、攒竹、鱼腰、四白、太阳、风池等穴各叩几下。②主穴:正光穴(攒竹穴与鱼腰穴连线中点,眶上缘下方)。3穴,每次留针30~
-
视神经炎
球后视神经炎者眼底无异常改变。2、对既往已诊断多发性硬化或视神经炎的患者,复发期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或酌情选择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等,恢复期可使用维生素B族药及血管扩张剂。针灸治疗:视神经炎的针灸治疗参见暴盲症:暴盲的针灸治疗:取攒竹透鱼腰、鱼腰透丝竹空、瞳子髎、球后、太阳、风池等穴为主。
-
不能近视
视远近皆模糊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肝肾亏虚,目中光华散漫不收所致。不能近视的治疗:不能近视治宜滋阴明目,用杞菊地黄丸或地芝丸加减,并可用针灸治疗,亦可配镜矫正视力。4圈,同时在睛明、攒竹、鱼腰、四白、太阳、风池等穴各叩几下。②主穴:正光穴(攒竹穴与鱼腰穴连线中点,眶上缘下方)。3穴,每次留针30~
-
能远视不能近视
视远近皆模糊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肝肾亏虚,目中光华散漫不收所致。能远怯近症的治疗:能远怯近症治宜滋阴明目,用杞菊地黄丸或地芝丸加减,并可用针灸治疗,亦可配镜矫正视力。4圈,同时在睛明、攒竹、鱼腰、四白、太阳、风池等穴各叩几下。②主穴:正光穴(攒竹穴与鱼腰穴连线中点,眶上缘下方)。3穴,每次留针30~
-
能远怯近症
视远近皆模糊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肝肾亏虚,目中光华散漫不收所致。能远怯近症的治疗:能远怯近症治宜滋阴明目,用杞菊地黄丸或地芝丸加减,并可用针灸治疗,亦可配镜矫正视力。4圈,同时在睛明、攒竹、鱼腰、四白、太阳、风池等穴各叩几下。②主穴:正光穴(攒竹穴与鱼腰穴连线中点,眶上缘下方)。3穴,每次留针30~
-
面痛
面痛的症状:患者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闪电样、刀割样、火灼样疼痛,无感觉缺失等神经功能障碍,检查无异常。选穴:太阳、头维、上关、下关、翳风、颊车、听宫、听会、耳门、颧髎、睛明、四白、外关、合谷。医者以一指禅推法从太阳至头维、从太阳到上关和下关,往返6~
-
人体穴位图
头部穴位图(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
-
眉弓
眉弓即眉棱骨条。眉棱骨即现代所称之眉弓。相当于额骨构成眼眶的部分。为足太阳膀胱经等所过。奇穴鱼腰即位于眉弓中点。
-
眉棱骨
眉棱骨即现代所称之眉弓,指眼眶上缘骨骼。相当于额骨构成眼眶的部分。为足太阳膀胱经等所过。奇穴鱼腰即位于眉弓中点。
-
眼保健按摩疗法
眼保健按摩疗法是保护视力、防治眼病的一种按摩方法。 ^^刮眼眶;推、揉、点按晴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瞳子髎、太阳等眼部周围的穴位及双眼内侧的敏感点;提拿风池和项肌等。操作时,双手和面部要洗净,精神要集中,定穴要准确,手法宜柔和,用力要适度,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
健脾胜湿汤
处方:当归4钱,黄耆8钱,地肤子3钱(炒),茵陈3钱,黄柏3钱,蒺藜3钱(炒),荆子3钱,防风2钱,生石膏6钱,大贝3钱,苍术3钱炒,白芷2钱,五加皮3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倒睫拳毛症(眼睑内翻倒睫)。此是脾蕴湿热,上冲于脑,以致倒睫,刺激目珠,而生翳膜。先将攒竹、鱼腰略刺,内服健脾胜湿汤,7剂而轻;
-
目眶骨
目眶骨指眼窝周边之骨骼。眉棱骨即现代所称之眉弓。额骨的眶部。为足太阳膀胱经等所过。奇穴鱼腰即位于眉弓中点。 ^^(zhuō拙)为人体部位名。指眼眶下面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上颌骨与颧骨构成眼眶的下侧部分。《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
-
滋阴退翳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滋阴退翳汤组成:酒生地9g,当归9g,酒白芍6g,麦门冬6g,知母6g,天花粉9g,木贼9g,谷精草9g,元参9g。功效:润肺养肝,明目退翳。症见两黑珠之上白膜层层,瞳孔微露,酸涩昏蒙,白珠略带水红色。先将鱼腰、目窗略刺;后又服杞菊地黄丸半年余,鱼鳞虽无,而白膜未净、视物昏花。
-
面瘫按摩疗法
概述:面瘫按摩疗法是面瘫外治法之一。取地仓、颊车、阳白、下关、太阳、合谷为主穴,取迎香、四白、翳风、承浆、攒竹、人中、风池、牵正、鱼腰、会阳、巨露、睛明,内庭、太冲、足三里、外关、列缺为备穴。3个主穴,1~面瘫按摩疗法的基本手法:面瘫按摩疗法的基本手法分两种:(1)指掌揉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