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针
古代九针中的第八针。见《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后人又称为环跳针。现代所用芒针类此。长针针身较大针锋锐利。《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长针多用于深刺,以治疗慢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多用于深刺,以治疗痹证。
-
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适应症: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适用于:1.曾经历囊内白内障摘除术的单眼无晶状体眼,且不耐受角膜接触镜,而对侧眼视力尚好,为获得双眼单视,缝线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是具有临床意义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有时可损伤悬韧带或赤道部后囊膜,术后出现人工晶状体偏心、移位、倾斜等。
-
綦针
綦针为古代生活用针具。为古人缝制衣帛的长针。九针中的长针即仿此针制成。《灵柩-九针论》:“八日长针,取法于綦针。”
-
环跳针
环跳针即长针。《针灸大成·卷四》:“长针,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腠之间者用此,今之名(环)跳针是也。”
-
九针
2.针灸书名。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针刺补泻:全身疾病补泻原则:《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经络补泻原则:《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
芒针刺法
芒针刺法是用特制的长针刺入腧穴治疗疾病的方法,由古代九针中的“长针”发展而来。芒针刺法具有疏通经络,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等作用。芒针因其形状细长如麦芒而得名,结构与毫针构造相同,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五个部分。200mm以上的芒针,除针刺带脉外,一般应用甚少。
-
附件切除术
手术名称:附件切除术别名:子宫附件切除术分类:妇产科/妇产科内镜/腹腔镜妇产科/妇科手术/腹部手术/良性疾病手术/卵巢肿瘤手术ICD编码:65.4101;3.取出标本先放入套圈,用钳夹持卵巢断蒂固定之,经腹壁长针穿刺囊肿,抽引囊液,至空陷后,提起囊壁,收紧套圈,再从穿刺孔取出标本。
-
子宫附件切除术
手术名称:附件切除术别名:子宫附件切除术分类:妇产科/妇产科内镜/腹腔镜妇产科/妇科手术/腹部手术/良性疾病手术/卵巢肿瘤手术ICD编码:65.4101;3.取出标本先放入套圈,用钳夹持卵巢断蒂固定之,经腹壁长针穿刺囊肿,抽引囊液,至空陷后,提起囊壁,收紧套圈,再从穿刺孔取出标本。
-
芒针
针身细长有如麦芒,故名。现用芒针仿古代长针,用不锈钢制造,形与毫针相似,但针体较长,一般都在6寸以上,专用于深刺透刺。临床操作时,以右手持针柄捻转,左手持针体下压,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刺激时如患者感觉不适,即应停针。腹部可直刺,腰臀及肘膝关节处直斜刺,头面或腰背部应横刺。
-
薄
《灵枢·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素问·经脉别论》:“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薄脾则烦不能食。”见“薄厥”。《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
-
长银针针法
长银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采用金属银制成的长针刺激腧穴,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
-
喉镜下声带移位术
喉镜下声带移位术适应证双侧声带外展性麻痹,长期戴气管套管不能拔管者。手术图解图1声带外侧切口图2颈侧穿过两根长针图3结扎牵拉线图4声带向外侧移位手术器械1.悬吊式喉镜、喉显微镜。2.喉电灼器、长腰穿刺针。2.喉侧位x线拍片排除声门下、颈段气管狭窄。手术方法1.低位气管切开术,并由此导入麻醉气管插管。
-
骆驼刺属
中文名骆驼刺属拼音名luotuocishu拉丁名Alhagi中国植物志42(2):163描述AlhagiGagnebin.骆驼刺属,蝶形花科,3种,分布于地中海区,我国有骆驼刺A.pseudalhagiDesv.1种,产西北,可植为绿篱。子房近无柄,有胚珠多颗,花柱丝状,内弯;荚果线形,厚或近圆柱状,不开裂,常于种子间缢缩而内面具隔膜,但荚节不断离;
-
芒针疗法
治疗方法·芒针疗法:芒针疗法(elongatedneedletherapy)是用针身细长,形如麦芒的针具(芒针)深刺腧穴治疗疾病的方法。2个主要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环跳,腰痛取带脉等。以右手持针柄捻转,左手持针体下压,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腹部可直刺,腰臀及肘膝关节处直斜刺,头面或腰背部应横刺。
-
长短收肌耻骨部注射
操作名称:长短收肌耻骨部注射适应证:长短收肌耻骨部注射适用于:1.髋部长短收肌痉挛或挛缩所致的下肢内收畸形、外展功能困难。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尽量分开;2.药液配方(1)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20.5mg,得宝松1ml或去炎舒松A注射液4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配成镇痛复合液,用于急性期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
-
梨状肌注射
操作名称:梨状肌注射适应证:梨状肌注射适用于:1.梨状肌综合征。禁忌证:1.穿刺部位或合并全身感染。准备:患者取俯卧位;2.定位标记后,常规皮肤消毒。用7号长针刺入皮肤,缓慢进针深入肌层。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5.严禁使用腐蚀及刺激性药物,以免损伤坐骨神经或形成瘢痕。
-
胸椎椎间孔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胸椎椎间孔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胸椎椎间孔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用于胸外伤后疼痛,包括肋骨骨折、胸壁挫伤、梿枷胸等。3.用于原发性肋间神经痛及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如胸椎结核、胸椎转移瘤、退行性胸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胸膜炎等压迫或刺激肋间神经所致的疼痛和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症。3.常规皮肤消毒。
-
臀中肌注射
名称:臀中肌注射适应证:臀中肌注射适用于:1.髋关节疼痛。4.合并有糖尿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准备:1.患者体位取侧卧位或俯卧位。5cm处进针,针尖斜行向臀中肌刺入,直至髂骨嵴下方2~然后缓缓拔针,边退针边注射,在浅层再改变针尖方向,依次同法做扇形浸润注射。注意事项:1.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
野菠菜
拼音名:YěBōCài别名:酸模、皱叶羊蹄、羊蹄根、野当归、土大黄、野萝卜、牛舌菜、千年不烂心、癣药草、假大黄、连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长刺酸模的根或全草。基生叶较大,叶具长柄,叶片披针形至长圆形,长可达20cm以上,宽1.5-4cm,基部多为楔形;气微,味苦、涩。性味:酸;性寒功能主治:凉血;或水煎洗。
-
平掌押手法
平掌押手法即骈指甲手法。为押手进针法之一,又称平掌押手法。是以左手五指相骈,手掌平伸,按放于施针部位,使穴位适当食、中二指缝间,针由缝间进入的押手方法。多用于长针进针或腰背臀部的穴位。
-
夹持押手法
夹持押手法为押手法之一。是以右手持针柄,左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部,露出针尖少许,协同右手用力将针刺入穴位的押手方法。适于长针进针。指以右手持针柄,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指夹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两手同时配合用力将针刺入穴位的押手方法。
-
夹持进针
夹持进针进针法之一。其法:①手指消毒后,左手拇、食指夹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对准穴位,右手捏持针柄,两手同时配合用力,将针快速刺入穴位。适用于长针直刺。
-
方震
方震清代医生。字青来,江苏苏州人,清于眼科,常能使盲者复明。如一人因丧子苦哭而丧明数年,震以长针由目眦处刺之,行拔障术,术毕,病者即能见所书之字,其神验如此。
-
卵巢囊肿切除术
2.弥漫性腹膜炎。3.脐疝、膈疝、腹壁疝、腹股沟疝或股疝。4.凝血功能异常。2.肠道准备术前晚上行0.1%肥皂水灌肠。2.头低脚高仰卧位。如囊肿大于10cm,通常需要先将一套圈置于拟穿刺部位,再用长针接吸引管,刺入后吸空内容液,完成后拔出针头即用分离钳夹住穿刺孔提起囊壁,收紧套圈防止其余囊液外漏(图11.5.1.4-5)。
-
卵巢及卵巢囊肿切除术
2.弥漫性腹膜炎。3.脐疝、膈疝、腹壁疝、腹股沟疝或股疝。4.凝血功能异常。2.肠道准备术前晚上行0.1%肥皂水灌肠。2.头低脚高仰卧位。4.如囊肿大于10cm,通常需要先将一套圈置于拟穿刺部位,再用长针接吸引管,刺入后吸空内容液,完成后拔出针头即用分离钳夹住穿刺孔提起囊壁,收紧套圈防止其余囊液外漏(图11.5.1.3-3);
-
卵巢切开及卵巢囊肿切除术
2.弥漫性腹膜炎。3.脐疝、膈疝、腹壁疝、腹股沟疝或股疝。4.凝血功能异常。2.肠道准备术前晚上行0.1%肥皂水灌肠。2.头低脚高仰卧位。4.如囊肿大于10cm,通常需要先将一套圈置于拟穿刺部位,再用长针接吸引管,刺入后吸空内容液,完成后拔出针头即用分离钳夹住穿刺孔提起囊壁,收紧套圈防止其余囊液外漏(图11.5.1.3-3);
-
后穹窿切开术
手术名称:后穹窿切开术别名:直肠子宫陷凹切开术;麻醉和体位:局麻、针麻、腰麻、鞍麻或静脉麻醉。2.宫颈钳钳夹宫颈后唇向前上方牵拉,暴露后穹窿,用2.5%碘酊棉球重新消毒后穹窿,乙醇脱碘,干棉球拭干。6.盆腔脓肿者自切口放入橡皮管引流,不缝合切口,下端达阴道口,接负压引流管(图11.1.1.4-6)。
-
直肠子宫陷凹切开术
手术名称:后穹窿切开术别名:直肠子宫陷凹切开术;麻醉和体位:局麻、针麻、腰麻、鞍麻或静脉麻醉。2.宫颈钳钳夹宫颈后唇向前上方牵拉,暴露后穹窿,用2.5%碘酊棉球重新消毒后穹窿,乙醇脱碘,干棉球拭干。6.盆腔脓肿者自切口放入橡皮管引流,不缝合切口,下端达阴道口,接负压引流管(图11.1.1.4-6)。
-
阴道后穹窿切开术
手术名称:后穹窿切开术别名:直肠子宫陷凹切开术;麻醉和体位:局麻、针麻、腰麻、鞍麻或静脉麻醉。2.宫颈钳钳夹宫颈后唇向前上方牵拉,暴露后穹窿,用2.5%碘酊棉球重新消毒后穹窿,乙醇脱碘,干棉球拭干。6.盆腔脓肿者自切口放入橡皮管引流,不缝合切口,下端达阴道口,接负压引流管(图11.1.1.4-6)。
-
双手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needle-insertingwithbothhands)是指刺手与押手互相配合,持针刺入腧穴的进针法。主要有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提捏进针法(skin-pinchingupneedleinserting)指用押手拇、食两指将输穴的皮肤捏起,辅助刺手进针的双手进针法。
-
夹持进针法
概述:夹持进针法(fingers-squeezed-needleinserting)为进针法之一。指用押手拇、食两指,夹持棉球,裹住针尖,辅助刺手将针刺入腧穴的双手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操作方法:手指消毒后,左手拇、食二捐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左手辅助压送将针刺入腧穴。
-
乳腺炎穴
乳腺炎穴为经外奇穴名。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位于背部,第六、七胸椎棘突之间,旁开1.5厘米处。主治急性乳腺炎。一般用两根长针(5~6寸),一根针尖从左侧穴斜向上至右侧第一胸椎旁开1.5厘米处;
-
背三针
概述:背三针:1.沿背部督脉经自下而上进行皮下透刺的—种针法;2.靳三针之一。第1针由长强穴进针至命门穴;第2针由命门穴进针至至阳穴;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30°角,进入皮肤0.5cm许将针体放平,然后向上平刺。主要治疗小儿麻痹症、脑炎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多发性神经根炎等。指取背部大杼、风门、肺俞三穴。
-
骈指进针法
骈指进针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指押手四指并拢,以掌面平压穴位上,刺手持针,使针尖部穿过两指间的缝隙而刺入穴内的双手进针法。参见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为进针法之一。其法:手指消毒后,左手拇、食二捐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左手辅助压送将针刺入腧穴。
-
骈指押手
骈指押手为针刺时的押手方式之一。又称并指押手。是以左手五指相骈,手掌平伸,按放于施针部位,使穴位适当食、中二指缝间,针由缝间进入的押手方法。多用于长针进针或腰、背、臀部的穴位进针。骈指押手
-
骫中
骫中即委中。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等。1.0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蟒针针法
蟒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采用特制的粗长针具透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
-
强刺激
强刺激指刺激量较大的针刺。与弱刺激对称。针刺以粗长针具,高频率、大幅度及长时间地捻转提插,使患者得到强烈针刺感应者为强刺激。灸法以大艾炷、多壮,或长时间熏灸为强刺激。适用于体质壮实,耐受性强,或某些需要大剂量刺激的病症,如急性疼痛和痉挛瘫痪等。
-
绒毛活检
绒毛活检是一种产前检查,用来检测是否有如唐氏综合征那样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做经宫颈绒毛活检的准妈妈认为,整个过程就像是做宫颈抹片一样,要么一点都不疼,要么可能会感觉有一些绞痛或像被捏了一下一样。因此,你一定要和产科医生商量一下你的选择,以了解进行此项检查的利弊。1%的风险只不过比羊水穿刺(0.25%~
-
骶髂关节注射
操作名称:骶髂关节注射适应证:骶髂关节注射适用于:1.骶髂关节损伤性疾病,包括骶髂关节扭伤,骶髂关节失稳症。3.骶髂关节感染性炎症:结核性骶髂关节炎(仅限注入抗结核药物),化脓性骶髂关节炎(仅限注入敏感抗生素)。5.其他骶髂部痛症,包括骶髂肌炎,丛性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3.臀部炎症及感染的患者。
-
臀上皮神经阻滞术
3.常规皮肤消毒。方法:1.用7号短针(肥胖者用长针),垂直刺入皮肤,缓慢边进针,边注意胀感出现,有时可深至髂骨翼板。用7号腰麻针垂直刺入皮肤,针尖朝上逐渐向髂骨嵴下缘斜刺,由浅入深,由皮下向筋膜下肌肉浅层作扇形浸润。2.注射阿霉素前注射少量曲安奈德可以避免局部疼痛加重。4.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
-
子宫肌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子宫肌瘤切除术别名:myomectomy分类:妇产科/妇产科内镜/腹腔镜ICD编码:68.2905概述:子宫肌瘤的表现见下图(图11.5.1.6-1,11.5.1.6-2)。1.取截石位或平卧位,经阴道置举宫器。20U缩宫素溶于40ml生理盐水中,或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0.5ml肾上腺素。9.肌瘤取出可用组织破碎或经后穹窿或腹壁小切口取出。
-
坐骨结节注射
操作名称:坐骨结节注射适应证:坐骨结节注射适用于:1.坐骨结节滑囊炎,坐骨结节腱鞘炎。方法:在离坐骨结节外侧1cm处的皮肤做一标记,常规消毒后,长针自标记处斜刺入,待针尖触及坐骨结节后稍上提,抽吸针筒,有时抽出淡黄色液体(如坐骨结节囊肿或坐骨结节滑囊炎),抽毕再向囊内注入药液;2d或加用镇痛药。
-
卵巢囊肿剥除术
2.弥漫性腹膜炎。3.脐疝、膈疝、腹壁疝、腹股沟疝或股疝。4.凝血功能异常。2.肠道准备术前晚上行0.1%肥皂水灌肠。2.头低脚高仰卧位。如囊肿大于10cm,通常需要先将一套圈置于拟穿刺部位,再用长针接吸引管,刺入后吸空内容液,完成后拔出针头即用分离钳夹住穿刺孔提起囊壁,收紧套圈防止其余囊液外漏(图11.5.1.4-5)。
-
骈指押手法
骈指押手法针刺押手法之一。又称平掌押手法。是以一手四指相骈,手掌平放于施针部位,使穴位适当食、中二指缝间,另一手持针由缝间刺入的押手方法。多用于长针进针或腰背臀部的穴位。
-
利
《灵枢·病本》:“大小便不利。”②腹泻下利。《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病吐利。”《素问·脏气法时论》:“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素问·调经论》:“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灵枢·决气》:“骨属伸曲不利。”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⑧顺利,引申为中。
-
李培卿
李培卿为近代针灸家。上海嘉定人。字怀德,上海人。后徙居嘉定县。于22岁时以陈慕兰为师,钻研《内经》、金元四大家之说,针灸术并尊窦汉卿、杨继洲等家。又好用长针,中年重用温针,并提出于夏季伏天施针灸治法,发明“伏针”、“伏灸”术。由其后代整理之《针灸科李培卿学术经验》,概述其学术成就。
-
坐骨神经阻滞疗法
操作名称:坐骨神经阻滞疗法适应证:坐骨神经痛(包括根性和干性)。一般于腘窝上角处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薄枕,于患侧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顶点连线中点向下约3cm处做标记,常规消毒,用7号8cm长针,垂直皮肤快速进针,深度因人而异,大约7cm,出现异感后,稍退针2~
-
半月神经节阻滞疗法
操作名称:半月神经节阻滞疗法适应证:适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经颅外三叉神经各周围支治疗无效者。若出现三叉神经第Ⅱ、Ⅲ支以外的神经阻滞现象,如视物模糊、复视、咽部不适等,则需待局麻药作用消退后退针0.1cm,再注入2%利多卡因0.5ml,耐心观察等待,直至阻滞范围与病变发作时的痛区吻合。6.同侧面神经麻痹。
-
下颌神经阻滞疗法
操作名称:下颌神经阻滞疗法适应证:下颌神经阻滞疗法适于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痛的患者。准备:1.向患者介绍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用7号8cm长针,自进针点垂直皮面刺入皮肤,直达骨面,即蝶骨翼突外侧板根部,测量进针深度,然后退针至皮下,调整进针方向,向后15°~注意事项:注意防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