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气
概述:布气:1.气功术语;系道教气功疗病法之一。这类功法的具体施行,在《太清王老口传服气法》、《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胎息秘要歌诀》、《摄养枕中方》、《服气十事》、《神仙传》等书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
-
气功外气疗法
肝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肿。卫气在发挥其功能时又必须赖于中焦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三、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精和气作为物质基础的。我们用外气疗法治病时,要充分考虑阴阳相对应的关系,来取穴位和经络以发气、点穴、针刺,才能达到调阴阳以除病的作用。清·唐容川《医易详解》说:“内经…
-
气功外气麻醉法
气功外气麻醉法是在外科手术中不注射任何麻醉药和止痛药,只依靠气功师对病人施放外气而达到止痛和麻醉目的的方法。据对29例病人的89个测痛点测试,未接受气功师布气前痛阈平均数为111.5g,接受布气10分钟时的痛阈平均值为160.22g,说明气功外气有显著镇痛作用。
-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概述: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1.气功功法;各诀虽然名目不同,但大体都有吸气、呼气、咽唾、咽气,配合闭目、闭气、按摩、握固等法。全书共收服气功法要诀15种,依次为进取诀、淘气诀、调气诀、咽气诀、行气诀、炼气诀、委气诀、闭气诀、布气诀、六气诀、调气液诀、食饮调护诀、休粮诀、守真诀、服气胎息诀。
-
放松原理
放松原理也叫心身放松原理。练功要领的“松”,包括情绪放松、表情放松、呼吸放松、肌肉放松和姿态放松,合而称之为“心身放松”,实际指精神放松和肌体放松。心身放松可以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语词的“自暗不”(练功者)或“他暗示”(布气者、练功指导者)有步骤地实现。放松是建立气功态的首要条件。
-
真灵
真灵即真灵之气。古人谓此存在于广袤的宇宙之中,是一种具有原始生命机能,能化生万物的精微物质,为万物之本源。《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布气真灵,揔统神元。”
-
内功按摩
内功按摩为按摩方法之一。运气按摩为推拿方法名。运用体内之气,通过手指或手掌等部的发效,以作用于经络穴位而治病的方法。晋·许逊《灵剑子·胎息秘要歌诀》中有“布气与他人攻疾”的记载。《诸病源候论·虚劳膝冷候》:“互跪,调和心气,向下至足,意想气索索然,流布得所,始渐渐平手,舒手傍肋,如似手掌内出…
-
坤元
坤元坤为地,元为根元。指大地为生长万物的根元。《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
-
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的新方法,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平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治法。因此,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
-
医疗气功
现代气功学把有医疗作用的气功功法,统称为医疗气功,也叫医疗功。只要锻炼得法,大多数静功和动功功法对常见的慢性疾患如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原发性高血压、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医疗作用;有修养的气功师的布气(发放外气)疗法,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气功态
气功态是以正常人体功能态为基础通过练功而呈现的特殊功能态。内功的气功态以入静为特征,称为内功态;外功的气功态以布气或发放外气为特征,称为外功态。如练功过程中测得的脑电信号,证实人体气功态时大脑皮层的活动处于不同于常人醒觉态、睡眠态等的新的状态。练功者进入气功态,也就是出现气功效应。
-
气功运气疗法
概述:有修养的气功医师通过练功运气实现“内气外放”,射入病人特定穴位(布气),使患者得气,以达疏通经络、畅达气机、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疗法,叫气功运气疗法,也叫气功外气疗法。气功运气疗法的手法:运气疗法的手法有三种:(1)补气法,适用于虚证。(3)理气法,适于肝气郁结,气不条达之症。
-
运气按摩
运气按摩气功学术语。指气功医师运用体内之气,通过手指或手掌等部位发功,作用于患者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而治疗疾病。《灵剑子·胎息秘要歌诀》有“布气与他人攻疾”的记载。《抱朴子内篇》、《诸病源候论》等中也有较具体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