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斑
概述:紫斑为病证名,又称肌衄(见《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葡萄疫(见《外科正宗·葡萄疫》)。外感邪热,热毒炽盛,内伏血分,则迫血妄行;急性起病时,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呕吐、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腹痛者,加白芍10克、木香6克。将水鱼劏净,茜根、仙鹤草煎汤去渣,入水鱼炖熟。详见血证条。
-
血证
其中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为内科所常见。久病或热病之后:久病或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久病或热病使阴津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如《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外感咳血,壅于肺者易治;二是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关。
-
紫癜病
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紫癜是指以皮肤黏膜出现紫斑为主要表现的血证。外感邪热,热毒炽盛,内伏血分,则迫血妄行;急性起病时,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呕吐、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腹痛者,加白芍10克、木香6克。方药治疗:主方:可用茜根散加减治疗。将水鱼劏净,茜根、仙鹤草煎汤去渣,入水鱼炖熟。
-
紫癜
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紫癜是指以皮肤黏膜出现紫斑为主要表现的血证。外感邪热,热毒炽盛,内伏血分,则迫血妄行;急性起病时,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呕吐、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腹痛者,加白芍10克、木香6克。方药治疗:主方:可用茜根散加减治疗。将水鱼劏净,茜根、仙鹤草煎汤去渣,入水鱼炖熟。
-
三分三
《中医大辞典》·三分三:出自:《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别名:大搜山虎、山野烟、山茄子来源及产地:茄科植物三分三AnisodusacutangulusC.Y.WuetC.Chen的根。药理作用:根的浸膏可扩瞳、减少唾液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对抗氨甲酰胆碱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叶片全缘。花冠裂片常带褐紫色,药冠管内基部具5块紫斑。花期5-6月。
-
血康口服液
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适量,滤过,滤液加入单糖浆和苯甲酸钠3g,加水至规定量,搅匀,灌装,即得。另取肿节风对照药材2g,加水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pH值:应为4.0~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小儿紫癜
辨证论治:风热伤络:证见:发热,微恶风寒,紫斑多发于四肢,以下肢及臂部为甚,常呈对称性分布,斑色鲜红,成丘疹或红斑样,大小不一,或融合成片,面部微浮,舌红苔微黄,脉浮数,或伴有皮肤搔痒,恶心呕吐,腹痛便血,尿血,关节肿痛等证。舌淡,苔薄白,脉细软。将水鱼劏净,茜根、仙鹤草煎汤去渣,入水鱼炖熟,?
-
播散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胶原病
全身各脏器主要表现为血管炎及间质炎,部分脏器表现有以坏死并伴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肉芽肿。由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继发细菌感染,最后导致支气管肺炎,使病情加重并成为本病的死亡原因。皮损以紫斑或沿动脉走向分布的结节为主,多无弥漫性瘙痒性粟粒丘疹或斑块。
-
红蝴蝶疮·热毒炽盛证
定义:红蝴蝶疮·热毒炽盛证(lupuserythematosuswithblazingheat-toxinpattern)是指热毒炽盛,外灼肌肤,以面部蝶形红斑鲜艳,皮肤紫斑,伴有高热,烦躁口渴,神昏谵语,抽搐,关节肌肉疼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洪数或滑数为常见症的红蝴蝶疮证候。热毒消灼阴血,筋失濡养,则有关节肌肉疼痛;
-
大麻药
研末撒或调敷。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药理作用:1.抗癌作用本品根有显着抗癌作用,体外试验中水提物20mg/ml能明显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肉瘤S180、肉瘤S37及子宫颈癌U14等细胞的呼吸,而醇提取物于40mg/ml对艾氏腹水癌、肉瘤180有显着抑制作用,总碱无效,皂甙为主要有效成分,粗皂甙0.2mg/ml即有明显抑制效果。
-
紫癜·气不摄血证
定义:紫癜·气不摄血证(purpurawithsyndromeoffailureofqitokeepblood)是指气虚不能摄血,以病程较长,皮肤紫癍反复发作,色暗呈乌青癍块,面色晄白,神倦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紫癜证候。气血亏耗,筋脉百骸失于濡养,故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
-
破瘀消癥
破瘀消癥为消法之一。用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药物或穴位,消除瘀血积块的方法。如腹腔内瘀血肿块,推之不移动,痛处固定,舌有紫斑、脉涩。针灸常选用阿是穴、归来、三阴交、血海等穴。如腹腔或子宫积块,推之不移动,舌有紫斑,脉涩,用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抵当汤之类。
-
固本统血颗粒
固本统血颗粒药典标准:品名:固本统血颗粒GubenTongxueKeli处方:锁阳、菟丝子、肉桂、巴戟天、黄芪、山药、附子、枸杞子、党参、淫羊藿制法:以上十味,肉桂提取挥发油,用适量倍他环糊精包合,研细,备用;用于阳气虚损、血失固摄所致的紫斑,症见畏寒肢冷,腰疫乏力,尿清便溏,皮下紫斑,其色淡暗。
-
药毒疹·热毒入营证
定义:药毒疹·热毒入营证(drugeruptionwithpatternofheat-toxinenteringnutrientphase)是指热毒入营,外灼肌肤,以皮疹鲜红或紫红,甚则紫斑、血疱,高热神志不清,口唇焦燥,口渴不欲饮,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绛,舌苔少或镜面舌,脉洪数为常见症的药毒疹证候。舌绛,苔少,或镜面舌,脉洪数。详见中药毒、药毒条。
-
红蝴蝶疮·脾虚肝旺证
定义:红蝴蝶疮·脾虚肝旺证(lupuserythematosuswithpatternofspleendeficiencyandliverhyperactivity)是指脾虚肝旺,以皮肤紫斑,胸胁胀满,腹胀纳呆,头昏头痛,耳鸣失眠,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弦为常见症的红蝴蝶疮证候。辨证分析: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故见皮肤紫斑;详见红蝴蝶疮条。
-
羚羊三黄汤
处方:羚羊角1-1.5g,生地12g,生黄柏9g,黄连6g,黑栀子12g,白芍9g,金银花18g,丹皮9g,陈皮6g,白茅根15g,甘草2g,阿胶12g。功能主治:紫斑,火热型者。用法用量:水煎服。羚羊角可改用犀角5g,或加汉三七3g。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番薯
《*辞典》:番薯: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FānShǔ别名:朱薯(《闽书》),山芋、甘薯(《群芳谱》),红山药(《农政全书》),香薯蓣、红薯(《汲县志》),金薯(《甘薯录》),番茹、土瓜(《纲目拾遗》),地瓜(《闽杂记》),红苕(《广州植物志》),白薯(《岭南草药志》)。叶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6~
-
凤凰毛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花绿色带紫斑;唇瓣侧裂片不明显,中裂片肉质,肾状三角形,与距成直角而平展,全缘,上表面光滑,近基部有两个圆锥形胼胝体;蒴果球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性味:苦;凉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治乳腺炎。
-
蕙实
拼音名:HuìShí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蕙兰的果实。萼片狭长圆状披针形,长3cm左右,宽5-7mm,浅绿色,先端较绿,基部较淡,具5条较深色的脉;唇瓣不明显3裂,比花瓣短,浅黄色带紫褐色斑点,先端反卷,唇盘中央从基部至中部具2条褶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建兰生于山坡林下。性味:味辛;性平功能主治:明目;
-
假酸浆
《*辞典》:假酸浆: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JiǎSuānJiānɡ别名:水晶凉粉(《贵州草药》),蓝花天仙子、大千生(《云南中草药》),冰粉(《云南中草药选》),鞭打绣球、草本酸木瓜(《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莪(《广西药植名录》)。花冠漏斗状,径约3厘米,花筒内面基部有5个紫斑。
-
金钗石斛
拼音名:JīnChāiSh H 英文名:HarbaDendroliiNobilis别名: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来源: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的茎。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纵纹,节膨大,棕色,节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残存膜质叶鞘。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
-
兰花叶
拼音名:LánHuāYè别名:兰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建兰;萼片狭长圆状披针形,长3cm左右,宽5-7mm,浅绿色,先端较绿,基部较淡,具5条较深色的脉;唇瓣不明显3裂,比花瓣短,浅黄色带紫褐色斑点,先端反卷,唇盘中央从基部至中部具2条褶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建兰生于山坡林下。凉血止血;利湿解毒。
-
牛角三七
拼音名:NiúJiǎoSānQī别名:夏兰、羊角七、鹿角七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多花兰的假鳞茎或全草。萼片狭长圆状披针形,长3cm左右,宽5-7mm,浅绿色,先端较绿,基部较淡,具5条较深色的脉;唇瓣不明显3裂,比花瓣短,浅黄色带紫褐色斑点,先端反卷,唇盘中央从基部至中部具2条褶片。4.寒兰生于山坡林下。性味:辛;
-
泡桐叶
拼音名:PàoTónɡYè别名:桐叶、白桐叶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毛泡桐木部所含右旋芝麻素(dsesamin)对流感病毒、仙台病毒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泡桐花提取物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泡桐叶泡沫提取物使小鼠呼吸道酚红排出量明显增加,表明有祛痰作用。性味:味苦;疔疮肿毒;
-
麒麟吐珠
拼音名:QíLínTǔZhū别名:青丝线、麒麟塔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虾衣草的茎、叶。小苞片卵状披针形、稍长于花萼;花冠白色,长约3cm,伸出苞片之外,花冠管狭钟形,喉部短,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全缘或微裂,下唇3浅裂,有3行紫斑;蒴果棒状。生境分布:原产墨西哥,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有栽培。
-
水朝阳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ShuǐZhāoY nɡ别名:水旋复、水葵花、旋复花、金佛花(《云南中草药》)。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3.5~总苞半球形,苞片3~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表,降气除痰,治感冒头痛,发热,咳嗽,鼻炎,眼痛。附方:治咳嗽痰多,胸满嗳气:水朝阳花三钱,水煎服。
-
出血性素质
出血性素质指由于自然地或极轻微的外伤在皮下、粘膜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引起出血的病理状态。此外,传染病、白血病、恶病质、尿毒症、中毒、肝脏疾病等也可有此症状。对出血性素质的临床诊断检查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纤维蛋白溶解等五个因素是很必要的。
-
冷敷疗法
操作方法冷敷疗法是用冷的物体放置在人身体的某个部位上,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收缩,起到散热、降温、止血、止痛及防止肿胀等作用的一种方法。3.患者在劳累后,感到疲乏时,不宜作冷敷。注意事项1.作冷敷时,要了解病人的感觉,观察患处皮肤的反应,如果有感到不适或疼痛,皮肤发灰,出现紫斑或水泡时,应立即停止冷敷。
-
风铃草属
中文名风铃草属拼音名fenglingcaoshu拉丁名Campanula中国植物志73(2):78描述CampanulaL.风铃草属,桔梗科,300种以上,分布于北温带,主产地中海区,我国约有20种,大部产西南部,北部少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有时簇生于茎基;花冠钟状,很少漏斗形或辐状,5裂;雄蕊5,分离;子房下位,3-5室;种子极小。
-
百合属
中文名百合属拼音名baiheshu拉丁名Lilium中国植物志14:116描述LiliumL.百合属,百合科,8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85种,全国均有分布,尤以西南和中部最多,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鳞茎的鳞叶供食用,如百合L.browniiF.E.Br.var.viridulumBaker及卷丹L.lancifoliumThunb.等。雄蕊6,花药丁字着生;
-
洼瓣花属
中文名洼瓣花属拼音名wabanhuashu拉丁名Lloydia中国植物志14:79描述LloydiaSalisb.etReichb.洼瓣花属,百合科,2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7种,产西南部至东北部,但主产地为西南部。属下物种黄洼瓣花、尖果洼瓣花、平滑洼瓣花、洼瓣花、洼瓣花(原变种)、西藏尘瓣花、西藏洼瓣花、小洼瓣花、云南洼瓣花、紫斑洼瓣花
-
玉凤花属
中文名玉凤花属拼音名yufenghuashu拉丁名Habenaria中国植物志17:422描述HabenriaWilld.玉凤花属,兰科,约600种,全球热带至温带地区均产之,我国约有70种,以西南为最多。花大小变化较大,通常多朵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唇瓣通常3裂,基部一般有距,极罕无距;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疏松粘合而成,有花粉块柄和粘盘。
-
红门兰属
中文名红门兰属拼音名hongmenlanshu拉丁名Orchis中国植物志17:242描述OrchisL.红门兰属,兰科,约100种,分布于整个北温带以及亚洲和北非的温暖地区,我国约16种,全国除南部炎热地区外均产之。陆生兰,具根状茎或块茎;蕊柱直立,短,与花药基部完全合生;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疏松联合而成,有花粉块柄,粘盘藏于粘囊中。
-
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为证候名。指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以面色淡白而晦暗,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局部疼痛如刺,痛处不移,舌淡紫或有紫斑,脉沉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蝴蝶草属
中文名蝴蝶草属拼音名hudiecaoshu拉丁名Torenia中国植物志67(2):152描述ToreniaL.蝴蝶草属,玄参科,约30种以上,分布于亚、非热带地区,我国约11种,产西南部和南部。花腋生或数朵排成短总状花序;花冠管圆柱状或上部扩大,二唇形,上唇直立,阔,凹陷,微缺或2裂,下唇3裂;蒴果长椭圆形,为宿萼所包藏,室间开裂。
-
丹毒·湿热毒蕴证
定义:丹毒·湿热毒蕴证(erysipela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toxinamassment)是指湿热毒蕴,以发于下肢,发热,局部以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为主,亦可发生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舌苔黄腻,脉洪数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傈疮疡…”
-
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环草石斛、束花石斛、铁皮石斛
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环草石斛、束花石斛、铁皮石斛石斛──金钗石斛HarbaDendroliiNobilis(英)DendrobiumStem别名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纵纹,节膨大,棕色,节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残存膜质叶鞘。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
-
大灵丹
《玉案》卷五:大灵丹:处方:当归身4两,人参4两,阿胶3两,川芎1两8钱,牡蛎1两8钱,天麻1两8钱,生地2两,丹皮2两,续断2两,何首乌(9蒸9晒)2两,山栀(炒黑)2两,甘草8钱。功能主治:妇人一切赤白带下,因此久不孕育,及诸虚百损。主治:痘疮,壮热癫狂,惊搐谵语,红紫斑焦干陷,一切恶症。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硬红斑
诊断:根据小腿屈侧面对称分布的皮下结节伴触痛,可破溃形成溃疡及病理学改变,可以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结节性红斑损害常常发生双小腿伸侧面的结节,表面皮肤呈鲜红色,无溃疡发生。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的动脉及静脉壁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增生,血栓形成管腔闭塞,产生由淋巴细胞环绕的干酪样坏死。
-
维生素P
维生素P是在治疗毛细管透性增大的紫斑病中,因红辣椒(paprika)和柠檬汁的效果比用维生素C好,故A.von-Szent-Gyrgyi(1936)根据“permeabili-ty”(通透性)的词头“P”,把这种有效成分定名为维生素P。药品说明书别名路丁;芸香甙,芦丁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出血症。常用的复方片剂,具有一定的疗效。
-
脊髓分裂症
概述:在胚胎时期,由于脊髓或椎管发育畸形,使脊髓分裂为两半,称为脊髓分裂症。另一种是在一个硬脊膜鞘内,包含两半脊髓,其中由纤维组织中隔分开。MRI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脊椎裂患者可有局部皮肤多毛、紫斑、小凹、色素沉着等临床表现,有神经损害的症状,尤其是长期遗尿或发生明显尿失禁者,应多考虑为脊柱裂所引起。
-
血复生片
40μm,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功能与主治:益气养血,滋阴凉血,化瘀解毒。用于气血两虚、阴虚津亏、自汗盗汗、烦燥失眼,出血紫斑等恶性贫血,癌症放、化疗后的血象异常;尤其是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升高或调整血象作用。6片,一日3次。河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保赤败毒散
《治痘全书》卷十三处方升麻、干葛、紫苏、川芎、羌活、地骨皮、甘草、防风、荆芥、前胡、薄荷、牛蒡子、桔梗、枳壳、蝉退、山楂。功能主治痘疮初热壮甚,或风寒壅盛,致红紫斑影不起,或痘疮暴出之时,热毒之气发越,疹点隐于皮肤之中。用法用量】水煎服。夏,加香薷;冬,加麻黄。
-
退红解毒汤
处方:紫草丹皮甘草连翘川连防风木通北柴胡地骨皮赤芍桔梗荆芥红花蝉蜕栀子羌活炒芩糯米竹叶石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透疹。治痘疹初期,发热三四日不退,疹点大小不等,或红斑紫斑,黑赤焦枯,或腰疼。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白沙虫药
《*辞典》:白沙虫药: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B iShāCh nɡY o别名:痢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香茶菜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方形,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黄色,上唇内具紫斑。小坚果卵状三棱形。生境分布:生于草坡路旁。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利湿,解毒。治痢疾,烂脚丫。
-
大砂仁
拼音名:DàShāRén别名:土砂仁、牛牯缩砂、波罗砂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疣果豆蔻的果实。小苞片简状,长2-2.5cm,褐色,一侧开裂至近基部;唇瓣倒卵形,长2.5-3cm,杏黄色,中脉有紫色脉纹及紫斑,先端2裂,边缘坡波状;下皮为1列薄壁细胞,含黄色色素。外胚乳细胞多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方晶。止呕安胎。
-
二叶舞鹤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二叶舞鹤草:拼音名: rY WǔH Cǎo来源:百合科舞鹤草属植物二叶舞鹤草Maianthemumbifolium(L.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微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外用:研末撒;(《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各家论述:《甘肃中草药手册》: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用于吐血,尿血,月经过多等症。
-
聚花风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聚花风铃草:别名:灯笼花来源: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聚花风铃草Campanulaglomerata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去净泥土,切碎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用于咽喉炎,头痛。备注:(1)同属植物紫斑风铃草CampanulapunctataLam.与前种相似,同等入药。
-
土半夏
别名:犁头七、土半夏、小独脚莲来源及产地:天南星科植物犁头尖Typhoniumdivaricatum(L.)Decne.的全草或块茎。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血。治痈疖肿毒,乳痈,瘰疬,癣疮,蛇咬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基部楔形,两侧小叶长圆状卵形,基部两侧大小不等;功能主治:燥湿化痰,和胃健脾,降逆止呕。
-
獐牙菜属
中文名獐牙菜属拼音名zhangyacaishu拉丁名Swertia中国植物志62:344描述SwertiaL.獐牙菜属,龙胆科,约100种,广布于全球,我国约70余种,南北均产之。花蓝色或白色,有黄色的腺点,排成密锥花序式或伞房花序式的圆锥花序;果为一卵形或长椭圆形的蒴果,成熟时分裂为2果瓣,有种子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