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行
疾行快速行走。《素问·气厥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
疾
各种病证的泛称。《灵枢·五变》:“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见“疾风”。见“疾行”。④脉象名。指脉动急速,超过常数。《素问·平人气象论》:“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
七气丸
《医心方》卷十引《小品方》:方名:七气丸组成:大黄10分(炮),人参3分,椒2分(熬),半夏3分(炮),乌头5分(炮),桔梗3分,细辛3分,茱萸3分(熬),干姜3分,菖蒲3分,茯苓3分,芎3分,紫菀3分,甘草3分,石膏3分,柴胡3分,桃仁3分。寒气,即呕逆恶心;怒气,即上气不可忍,热痛上抢心,短气欲死,不得息;
-
囊
囊①盛物的口袋。《素问·气厥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②男性的阴囊。《素问·热论》:“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
弹法
概述:弹法:1.针刺辅助手法名;后世医家发展为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催气方法。《针经指南》:“弹者,凡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也。《针灸问对》:“用大指弹之,象左补也。弹法推拿手法名·弹法:弹法为推拿手法名。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
-
喘喝
喘喝证名。指气喘而有吼声者。《灵枢·本神》:“肺藏气,肺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多见于实证气喘,亦可见于虚喘,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参见喘证诸条。
-
喜气
喜气七气之一。见《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巢元方认为:喜气“不可疾行,不能久立。”参见七气、九气条。
-
时行
概述:时行为病名。《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时气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肘后备急方》卷二:“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
脱气
概述:脱气:1.刺法术语;《黄帝内经灵枢·经水》:“刺而过此者,则脱气。”脱气指正气耗损。《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治宜温补脾肾,用附子理中汤等。
-
趋翔
趋翔疾行及腾跃。《灵枢·刺节真邪》:“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