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脉理存真
《脉理存真》脉学著作。清·余显廷校订。刊于1876年。余氏叔祖父余燕峰曾以《诊家枢要》为基础,杂采诸家学说,详辨脉象,编成《脉理》一书。显廷据《脉理》予以校订补充。书成,其父余丽元定名《脉理存真》,并撰滑伯仁先生传一篇附于卷前。现存清刻本。
-
李柱国
李柱国汉代医家。履贯未详。曾于汉成帝时任御医,参与校订医经、经方,计医经七家共二百十六卷,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另有神仙家(养生)。史家认为系我国校勘医书之第一人。
-
柴源
柴源南宋医家。绍兴(1131-1162)年间为翰林医,效诊御脉兼权太医局教授。曾与王继先等校订《证类本草》,成《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绍兴本草》)三十一卷。
-
朱永弼
朱永弼为北宋医家。政和(1111~1118)年间为翰林医侯、编类《圣济经》所点对方书官。政和六年与曹孝忠等同为《证类本草》校勘官,校订而成《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30卷。
-
夏惟勤
夏惟勤明代医家。冀州(今河北冀州)人。太学生。精医术,治多奇中,有“国手”之誉。曾校订《仁术便览》、《明目至宝》。
-
罗绍芳
罗绍芳清代医家。字林一。方亭(今四川什邡)人。道光五年(1285年)举人。精医。著《医学考辨》十六卷,由方问经校订(18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