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科学
现代科学指20世纪以来发展的自然科学。在这些成就的推动下,各个学科领域都发生深刻革命,分化为4000多个学科,形成庞大的结构体系,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大层次,每一层次内部又包含上千个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众多的交叉学科。现代科学还在发展当中。
-
唯象中医学
概念:唯象中医学是运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知识和语言,从现象的总结和概括形成系统理论的中医学说。唯象中医学的特点:唯象中医学的特点最重要的有三:唯象性,其研究层次是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现象,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如实地、系统地总结现象,从中找出规律,概括为理论,不要求揭示出现象的内在本质、规律的内在根据;
-
中医文化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已开展了中医哲学、中医学方法论、易学与中医学、儒道佛与中医学、北京市民养生、“太医院”文化、“同仁堂”文化、“药王庙”文化、宫廷医学、燕京学派、北京四大名医等研究。人们思维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有很大不同。
-
中西医结合
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是在倡导西医学习中医的基础上,至20世纪60年代初确定下来的。2.用生理学等现代基础医学研究中医学术,进而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在阐明阴阳、脏腑、气血等理论的实质,探讨各种证候的规范,研究活血化瘀、针刺镇痛等治法的机制,都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传统中医学术与现代科学实验方法的结合。
-
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中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理论现代化,即吸收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发掘、整理、阐明经典理论的科学精华,研究和解决经典学说提出而没有完全解决的理论问题,开拓和探讨经典理论所未包括的医学问题,把经典理论提高到现代水平,建立新的中医理论,逐步形成现代中医学;
-
系统论
概述:系统论是研究世界的系统性和系统规律的科学理论。现代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半个世纪来,系统论有了长足发展,世界的系统性和系统规律被从不同方面作出研究,建立起许多新的系统论学说,诸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泛系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参量型系统论、生命系统论、中医系统论等。
-
现代实用中药
《现代实用中药》医学著作。叶橘泉主编。第一篇概说,为中药学总论;第二篇各论,按笔划顺序选录常用中药500余种,打破传统药学著作的药物分类法和以每味药物的性味功治为主的叙述方法,增加了现代科学的内容。分别记述各药的异名、学名、科属、形态、产地、性味、品质、成分、药理、效用、用量、附方、制剂等。末附索引。
-
香山科学会议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前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的资助与支持。评述报告、专题报告主要是剖析现状,探讨前沿和展望未来。
-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手段: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手段除采用传统的一般药理学指标研究对离体器官、整体脏器和病理模型外,并逐步运用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临床药理学等方法,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同位素、电子计算器等技术,观察指标从器官水平发展到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
-
交叉科学
交叉科学由两门以上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多种新兴学科的总称。综合学科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研究和处理复杂客体而形成的新学科,如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城市科学等。
-
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都有,而自然科学的革命更具代表性,许多情况下所讨论的科学革命实际是指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质的飞跃,最典型的是以经典力学和电磁理论为代表的近代科学革命,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带头的现代科学革命。
-
科学模型
科学模型即科学研究中模拟原型客体的型式,是现代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科学模型的特点:其特点是依科学研究的特定目的,用模型来再现原型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模型的分类:科学模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模型,用一种实物作模型来模拟要研究的原型客体,如医学上常用的动物模型;
-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以探索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科学活动。现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选定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方案,通过观察和实验搜集经验材料,运用科学思维建立概念、观点、理论。
-
中药化学
2.同类同名科教书籍。中药化学是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中药学科。通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可以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以开辟药源、创制新药。
-
原子论
现代科学和哲学已经证明,古希腊人设想的原子纯粹是一种猜测,化学上的原子也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其内部结构现已证实了几个层次。原子论的思想是唯物的,但带有机械的性质,对近代西方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产生较深影响,成为实物中心论和还原论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医学领域也有一定反映。
-
中药制剂学
中药制剂学是研究将中药制成适宜剂型,以适应医疗或预防需要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它既继承了传统的中药制剂方法,并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来研究中药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操作及剂型质量控制等,以及创立某些改进剂型及新剂型,从而制备均匀、稳定、有效的中药剂型,以满足临床用药及保健的需要。
-
气功学
气功学是研究气功的源流、原理、功法和应用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以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气功态时体内外效应及其本质和规律为主要内容,以阐明气功科学原理为目的。以气功在医疗、保健、延年、益智、体育、文化、艺术,仿生技术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
-
腧穴形态学
腧穴形态学即应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腧穴的形态结构。近代学者通过尸体解剖,并联系针感与机能进行了许多综合性的观察,从经络学说或神经、神经体液学说等多种途径,运用实验形态学、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等新的科学手段,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穴位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
心实质研究
心实质研究指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等途径,探讨中医心本质的研究课题。从分子水平来看,cAMP可以调节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药与提高血小板内cAMP有关。心肾相交:心肾综合征即是心肾不交的具体表现之一。其中的肠血管活性肽,为强碱性的28个氨基酸多肽,由胃肠道的D细胞与胰岛的D。
-
中医政策
中医政策指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保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而制定的政策。并规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医的学理和实践经验,用现代科学加以整理和总结,逐步提高它的学术水平和医疗水平,使它有助于我国人民的保健医疗事业的发展,使世界医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
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附件: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2年6月1日全文: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定。
-
中医学基础
概述:中医学基础即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孕育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更贴近于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有别于立足在形式逻辑与实证方法的自然科学理论。具体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和养生防病等,构筑成中医基础理论体系。
-
秋石
秋石养生名词。外丹术指丹鼎内所生芽状物,内丹术借指药物(元神、元气)。《周易参同契》:“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俞琰注:“古记之龙虎,黄帝之金华,淮南之秋石,至阳之黄芽,无非托号以寓其微意而已。”又称龙虎石。淡秋石含有少量激素,可能对抗衰老有积极意义,但尚待现代科学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
生命起源假说
他认为原始地球上无游离氧的还原性大气在短波紫外线等能源作用下能生成简单的有机物(生物小分子),简单有机物可生成复杂有机物(生物大分子)并在原始海洋中形成多分子体系的团聚体,后者经过长期的演变和“自然选择”(即适于当时外界条件的团聚体小滴能保存下来,不适的就破灭了),终于出现了原始生命即原生体。
-
试管婴儿
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产生试管婴儿,首先需要从妇女卵巢中取出成熟的卵子,在体外创造合适的受精条件使卵子受精;斯特普托和爱德华兹先前准备等受精卵发育至64个细胞阶段、即大约4天至5天后植入莱斯莉的子宫,但这次决定两天半后植入子宫。
-
科学记忆法
科学记忆法是人们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归纳出的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与技巧,下面简要介绍若干种。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因为不论哪一种语言,学习目的总是为了读、写、听、说,这四种能力恰恰涉及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四种不同的通道,因此,在学习语文、外语等课程时,最好采用多通道记忆法。
-
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它研究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即人类认识中反映客观世界辩证发展过程的思维形态。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有: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等,这些规律和方法是人类形成和发展辩证认识所必须遵循的。
-
扶正固本法研究
扶正固本法研究是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和阐明中医扶正固本法则的研究课题。465天)上海龙华医院还发现补阳药物能使抗体提前形成,而补阴药则使抗体存在时间延长,温补肾阳药有助于各种机体功能低下的恢复,且对稳定机体内的激素代谢、能量代谢、水液代谢、刺激造血、提高免疫功能等均具有调节作用。
-
黑箱
黑箱指不能或不必观测其内部结构和机制,只从输入、输出认识其性态的系统。现代科学正日益把人体白箱化,但医学研究特别是临床诊治是不可随便把人打开的,黑箱研究和黑箱方法在科学和医学中将长期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学的黑箱理论和黑箱方法将提高到现代水平,得到更自觉的应用和发展。
-
素火腿
素火腿采用传统工艺,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产品坚韧、柔软、鲜香、味美,营养丰富,可与火腿媲美.素火腿的食用量每餐约30克素火腿的营养价值素火腿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维生素E及钙、钾、镁、硒等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使用方便。3.然后,再铺一层豆油皮,再涂一层清糊;5.装入蒸笼蒸至成熟;
-
金实
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金匮要略》、《临证指南医案》、《医学心悟》、《医学衷中参西录》。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金实主编、副主编《病毒性肝炎中医证治》、《肺脏病学》、《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研究》、《中医内科学》等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研制了生津颗粒、狼疮净等新药。
-
学习理论
学习在现代科学的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是研究的主要课题。因此,联结论包括巴甫洛夫的古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习惯形成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等。其代表性人物,完形(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德国心理学家克勒所提出的顿悟论和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的期待论或符号学习论等都属于认知论。
-
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
(三)技术要求应当包括原辅料质量标准、感官指标、功能要求、鉴别、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等内容,并符合现行规定。第四章营养素补充剂技术审评要点:第二十四条营养素补充剂应当符合现行规定,并按照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的要求开展技术审评工作,且符合本章要求。
-
层次序列
层次序列指系统的结构层次按一定内容或方向呈现的有序性排列。现代科学和哲学把整个物质世界理解为一个庞大的层次序列:总星系一星系团—银河系—太阳—地球—生物圈—社会—人—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层次序列是现代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现实世界的层次序列具有普遍性;
-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指为测定物质中化学成分的含量而进行的分析。根据所用方法不同,可分为重量分析、滴定分析(容量分析)和仪器分析三类。因分析试样用量及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常量,半微量和微量分析等。定量分析是现代科学的一种常规性研究方法,它不仅在自然科学中,而且在社会科学乃至思维科学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
肺实质研究
肺实质研究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等途径,探讨中医肺本质的研究课题。(1)肺主治节。(2)肺主皮毛。(3)肺肾相生。肺内转化酶能将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成为强有力的升压剂。肾气衰则必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肺气虚则必转化酶锐减,从而上述的相生功能亦必减退。
-
分化系统
要素不能离开整体单独存在,其功能由整体功能分化出来并始终受整体功能的支配。中国的《周易》所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家所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对这种系统模式的哲学概括。在医学上,用机器一类的组合系统来类比作为分化系统的人体,容易产生误解和差错。
-
活血化瘀疗法
活血化瘀疗法常用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温经活血法、解毒活血法、凉血化瘀法、行气活血法、攻下逐瘀法、益气活血法、养血活血法、滋阴活血法、温阳活血法等。血流量增加;(6)降低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参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炎性反应,并使炎症病灶局限化,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形成等;
-
活血化瘀研究
活血化瘀研究是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手段,探讨和阐明活皿化瘀冶则机制的研究课题。研究确认,活血化瘀:(1)可改善冠脉循环及心脏功能。研究发现:阳虚血瘀的病人其血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全血粘度均增高,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沉均降低,提示阳虚患者有血球成分增高而血浆成分相应降低的特点;
-
经络实质研究
发现经络现象虽与已知的解剖学、生理学现象有关但又不同,需要作出新的说明,为此已提出多种假说,如神经一体液调节说、人体自控系统说、第三平衡系统说、二重反射假说、概念性单元说、经络一皮层一内脏相关假说、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说、气说、机体能感知的气血液通道说、波导说、类传导说、低阻经络说、良导络说等。
-
科学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分科知识体系。现代科学的体系包括以下三大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科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其发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决定的;同时又具有重要的认识功能,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和预见客观世界的存在和发展;
-
中医骨伤科学
概念:中医骨伤科学:1.学科名;特别是近30多年来,骨伤科界系统整理了中医的理伤手法,进行夹板材料力学测定和中草药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开展了肾主骨和活血化瘀等理论研究,运用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的原则治疗骨关节损伤,取得了损伤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患者痛苦少及并发症少等良好效果。
-
脏腑实质研究
脏腑实质研究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等途径,探讨中医脏(象)腑实质的研究课题,详见心实质研究、脾实质研宄、肺实质研究、肝实质研究、肾实质研究各条。
-
中药反突变研究
邱桂信等用甲基亚硝基胍诱变哺乳类细胞V79对68种中药的反突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中的白术、黄芪、仙灵脾,仙茅、肉苁蓉、枸杞子、土鳖虫、穿山甲、红藤、野葡萄藤、菝葜、芙蓉花、漏芦、绿萼梅、北沙参、天门冬、生南星、鹤虱、牡蛎等有显著的反突变作用。还发现中药的配伍不同,反突变的结果也不同。
-
中医方法论
概念:中医方法论是以中医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还是20世纪后期特别是70年代以来的事,黄建平的《祖国医学方法论》(1979)、刘长林的《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1982),祝世讷的《中医学方法论研究》(1985)和《中医系统论》(1900)等著作问世,可视为这一学科逐步形成的标志。
-
傅斯年
傅斯年(1896—1950)是一位反对中医的代表人物,他是史学大师,也是一位近代中国的典型知识份子—心直口快、有话直说。这岂不是明显表示中国人的脑筋仿佛根本有问题?”在整段话中,傅斯年把中医、西医的论争归咎于教育的失败,而教育在他定义中,当然是指现代化的西方教育,也就是以现代科学为基准的教育。
-
人体观
人体观是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观点。近代在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影响下,形成了机械人体观,它以解剖学为基础,注重人体的形态结构,并以近代力学所描述的机械运动来理解人的生命活动。中医学中的人体观: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形神相关、形气转化等观点,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解是深刻的、辩证的。
-
人体科学
人体科学研究的内容:人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物质形态人体,但它冲破了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人体的传统的观点和方法的局限,运用现代科学新的理论和方法,明确提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着重于研究人的功能态,以揭开人类生命现象的奥秘,为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的功能,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开辟道路。
-
实验药理学
实验药理学是指不直接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药理学研究,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医药理论,精选和应用现有的实验药理学模型和指标,创制新的动物实验模型和指标,对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体质学
体质学是研究生物界,特别是人类体质特征的学科。直至1935年苏联巴甫洛夫将体质按神经类型分类,体质分型已不下几十种。中医学从《内经》开始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对人体类型作了若干分类,并以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