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致余论
概述:《格致余论》为中医综合性著作。朱氏精《内》、《难》、《本经》并对张仲景、李东垣的外感内伤的学术思想有较深的研究。根据长期临床实践,提出人体阳易动而阴易亏。故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临床强调观察色,切脉问证,尤重脉诊。朱氏创用的方剂如大补阴丸、琼玉膏等,迄今仍为临床常用效方。
-
参芦汤
别名:人参芦汤处方:人参芦半两。功能主治:性躁味厚,暑月因大怒而咳逆,每作则举身跳动,神昏不知人,形气俱实者。视物倒植,干霍乱,中暑热之气。用法用量:人参芦汤(《医部全录》卷三二五)。大吐顽痰数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摘录:方出《格致余论》,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二
-
阴火痛风
痛风·肝肾阴虚证:痛风·肝肾阴虚证(goutwithsyndromeofyindeficiencyofliverandkidney)是指肝肾阴虚,虚热内扰,以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痛风证候。湿热加苍术、黄柏;
-
汤望久
汤望久清代医家。字来苏,浙江石门人。生平欠详,曾校辑《脉因证治》二卷,皆录自朱丹溪之著作如《丹溪心法》、《格致余论》、《金匮钩玄》等书。
-
历节
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流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一名白虎历节风是也。”《张氏医通·痛风》:“痛风一证,《黄帝内经灵枢》谓之贼风,《黄帝内经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方论》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在下加牛膝、防己;化热者,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或《备急千金要方》犀角汤等方。
-
历节风
《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张氏医通·痛风》:“痛风一证,《黄帝内经灵枢》谓之贼风,《黄帝内经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方论》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在下加牛膝、防己;化热者,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或《备急千金要方》犀角汤等方。
-
阴常不足
“阴常不足”的阴,指津液精血。见《格致余论》卷一。朱丹溪认为津液精血是人身的宝贵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果不注意保养精血,则阴虚阳亢,百病丛生。这是他侧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创用大补阴丸、越鞠丸、琼玉膏等流传于世。
-
养胎
概述:养胎(nurturingfetus)是指妇女妊娠期内注意饮食起居,以护养胎儿的方法。又名妊娠养胎、胎养。《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之人,有宿夹痾疹,因而有娠,或有娠之时,节适乖理,致生疾病,并令腑脏衰损,气血虚羸,令胎不长,故须服药去其疾病,益其气血,以扶养胎也。”(《儒门事亲》)。
-
阳常有余
“阳常有余”多指精血亏损、阴不济阳所产生的内火。阳,指气、火。见《格致余论》卷一。朱丹溪认为饮食失节,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热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
-
朱辟疆
1942年5月出生,江苏省镇江市人。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格致余论》、《医学衷中参西录》。单位:镇江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研究所(邮码:212028)最擅长治疗的疾病:各类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代谢性及风湿类疾病,内科疑难杂症,对慢性肾衰竭尤有研究。
-
本味
本味指食物的自然之味。出《吕氏春秋·本味篇》。朱丹溪主张用食物本味来养生,《格致余论·茹淡论》:“天之所赋者,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入补阴之功。”天然食品往往更符合人体生理的需要,不加五味调和的原始之昧,只要食品本身符合卫生,便是最理想的养脏之味。
-
朱彦修
朱彦修即朱震亨。字彦修,又称丹溪。根据《内经》论证“相火”有常有变,认为人体有赖于“相火”以温养脏腑和推动功能活动,但“相火”易于妄动,一旦相火妄动就会耗伤精血发生病变。他所创用的越鞠丸、大补阴丸、琼玉膏等至今仍为常用方剂。著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等书。
-
脉因证治
概述:《脉因证治》为综合性医书。旧题元·朱丹溪撰。主要内容: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篇,各证论候的次序先后为脉诊、病因、证候及治法,故名。本书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机要》、《格致余论》等书的有关内容编辑而成,而非朱氏之作。现存版本:现存最早为清乾隆年间刻本,前有缪遵义所撰序文,现存多种清刻本。
-
相火
肝、肾、胆、三焦均内寄相火·相火: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寄藏于下焦肝肾,有温养脏腑,主司生殖的功能。地与天之三阴三阳相应的六气之一·相火:相火是指地与天之三阴三阳相应的六气之一。三气为相火,上应天之少阳暑气;五气为金,上应天之阳明燥气;火气有二,其一在前位,应少阴,合五脏君主之官(心),故名君火。
-
东垣十书
《东垣十书》为医学丛书名。刊于1529年。其中《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为李杲所著;其余《脉诀》、《局方发挥》、《格致余论》、《此事难知》、《汤液本草》、《医经溯洄集》、《外科精义》等7种为其他医家的著作。现存多种明刻本,十几种清刻本,还有日本刻本和石印本。
-
睾
睾为人体器官名,又称“阴卵”、卵,即睾丸。睾丸系男性的外生殖器的一部分,位于阴囊内,是产生精子和男性激素的器官。《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格致余论·疝气论》:“疝气有甚者,睾丸连小腹急痛也。”《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
-
睾丸
睾丸是男性内生殖器官。上皮外有一薄层基膜,外围是胶原纤维和具平滑肌特性的扁平细胞,为类肌细胞,能收缩,可助曲细精管内精子及液体排出。生精细胞从青春期开始,不断发育成精子,从管壁基膜向管腔其顺序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支持细胞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还分泌少量雌性激素。
-
白虎风
《张氏医通·痛风》:“痛风一证,《黄帝内经灵枢》谓之贼风,《黄帝内经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方论》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在下加牛膝、防己;化热者,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或《备急千金要方》犀角汤等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
-
白虎历节风
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流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一名白虎历节风是也。”《张氏医通·痛风》:,“痛风一证,《黄帝内经灵枢》谓之贼风,《黄帝内经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方论》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在下加牛膝、防己;化热者,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或《备急千金要方》犀角汤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