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火刑金
木火刑金为五行学说术语。五行归类中,肝属木,肺属金。由于肝火过旺,耗灼伤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均属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的变化。
-
反侮
反侮即相侮。相侮为五行学说术语。即反克,又称反侮。属病理变化范围,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反过来侮金。例如,肺金虚损而肝木亢盛的病症,即所谓“木火刑金”。《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
相侮
相侮为五行学说术语。即反克,又称反侮。属病理变化范围。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反过来侮金。例如,肺金虚损而肝木亢盛的病症,即所谓“木火刑金”。《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
泻青各半汤
《症因脉治》卷一:方名:泻青各半汤别名:泻白各半汤组成:龙胆草、黄芩、山栀、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主治:外感胁痛,咳嗽痰声。木火刑金,内伤肩背痛。用法用量:水煎,加青黛1钱冲服。
-
腋痛
燥热伤血,用青金泻白散;若木火刑金或积热熏肺,可兼有咳逆上气等症,治宜疏肝清肺,选用加味泻白散,严氏推气散、加味清胃汤等方加减。因于房劳,肾火上冲则精伤损肺,常见腋胁部隐隐作痛,方用左归丸、家秘天地煎合黄芩泻白散等方。张璐认为:湿热亦可致腋痛、腋肿,由少阳湿热所致(见《张氏医通》卷五)。
-
加味泻白散
主治伤风咳嗽,脉浮数,自汗身热。摘录:《麻科活人》卷三《医宗金鉴》卷五十三方之加味泻白散:处方:桑皮(蜜炙)、地骨皮、甘草(生)、川贝母(去心,研)、麦冬(去心)、知母(生)、桔梗、黄芩、薄荷。用药禁忌:如有客邪禁用。功能主治:《济阳纲目》卷二十八方之加味泻白散主治感热喘嗽,口干烦热,胸满有痰。
-
桑桔杏仁煎
《医级》卷七:方名:桑桔杏仁煎组成:桑皮、桔梗、杏仁、甘草、栀子。主治:肺经感邪,郁热化火,或木火刑金,痰中见血。
-
木生火
木生火为五行理论之一。用五行相生理论来解释内脏之间相互滋生或促进作用的关系。肝木能滋生、助长心火,肝主疏泄情志而藏血,心主神明而行血,肝木功能正常,有助于心的功能活动。由于肝火过旺,耗灼肺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易怒、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均属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的变化。
-
连贝丸
处方:黄连(制)、贝母、茯苓、玄参、甘草。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木火刑金,痰随火动,多怒咳烦,声嘶气促,脉洪数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汤调下。摘录:《医级》卷八
-
泻肝润肺止衄汤
处方:龙胆草10克,条黄芩10克,焦栀子10克,炙桑皮30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粉丹皮10克,麦门冬12克,元参10克,草决明10克,仙鹤草12克,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泻肝凉营,清热润肺。主郁怒全国各地肝,肝火亢盛,木火刑金,损伤肺络,血溢鼻窍。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儿童酌情减量。摘录:杨景海方
-
火盛刑金
火盛刑金为病机。①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由于肝火过旺,耗灼肺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易怒、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均属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的变化。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