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
脊背部:脊即脊背部。泛指人体背部包括脊柱、背肌等。《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脊椎:脊即脊椎,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的统称。《素问·刺腰痛》:“足太阳之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
-
总苞草属
中文名总苞草属拼音名zongbaocaoshu拉丁名Elytrophorus中国植物志10(1):69描述ElytrophorusBeauv.总苞草属,禾本科,约4种,分布于热带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其中总苞草E.spicatus(Willd.)A.Camus1种,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亦产。一年生、直立草本;鳞被2,雄蕊1-3,花药微小,花柱长。属下物种总苞草
-
细画眉草属
中文名细画眉草属拼音名xihuameicaoshu拉丁名Eragrostiella中国植物志10(1):36描述EragrostiellaBor细画眉草属,禾本科,约9种,分布于东南亚与热带非洲,我国有细画眉草E.lolioides(Hand.外稃卵形或披针形,硬纸质,有3脉,其主脉多少或明显地具脊,侧脉较细弱,成熟后自下而上依次脱落;属下物种细画眉草
-
骶
骶骶骨。《素问·刺热论》:“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骶也。”王冰注:“脊节之谓椎,脊穷之谓骶。”
-
鸡肺散
处方:雄鸡1只(1斤3-4两者。取其搭脊脊血1块,即名鸡肺,将肺同后药共研烂),辰砂3分(研细),冰片3厘(研细)。制法:上共研细如膏,用无灰酒炖滚搅匀。功能主治:疳疾眼,生白膜白翳。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
毛蕊草属
中文名毛蕊草属拼音名maoruicaoshu拉丁名Duthiea中国植物志09(3):125描述DuthieaHack.毛蕊草属,禾本科,3种,分布于克什米尔、阿富汗和我国,我国只有毛蕊草D.dura(Keng)Keng1种,产四川西部。多年生草本;小穗有1-5小花,常有苞片,近侧向压扁,排成偏于一侧的短穗状花序,最上部的小花常不完全,小穗轴具节;
-
广肠
广肠为人体部位名,指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肠段。《黄帝内经灵枢·肠胃》:“广肠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证治要诀》:“广肠,言其广阔于大小肠也。”
-
业平竹属
中文名业平竹属拼音名yepingzhushu拉丁名Semiarundinaria中国植物志09(1):323描述SemiarundinariaMakinoexNakai业平竹属,禾本科,约10种,主产日本,其中夜叉竹S.yashadake(Makino)Makino我国浙江莫干山亦有分布。假小穗生于叶小技下部各节,基部托以佛焰苞片,苞片顶端常具退化叶片;雄蕊3,花丝分离;属下物种业平竹
-
淋泉
淋泉为经外奇穴名。位即尾骨尖端上1口寸处,及其左右各旁开0.5寸处。主治淋病。一般艾炷灸3~5壮,或温灸5~《针灸集成》:“石淋…又方,以禾秆量患人口吻如一字样,一端按尾穷骨端向上,秆尽脊上点记;将其按中折,墨记,横着于脊点,左右秆两端尽处,三七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等列作经外穴,名淋泉。
-
木虾公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虾公:别名:上树虾、虾公脊、鸡背石斛、金黄泽来源:兰科石斛属植物虾脊石斛DendrobiumjenkinsiiWall.exLindl.[D.aggregatumRoxb.],以全草入药。采后亦可将整枝插入湿沙内,随时备用。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哮喘。2两,干品减半。
-
消阴来复汤
《医醇剩义》卷四:方名:消阴来复汤组成:鹿茸1钱,附子8分,枸杞3钱,菟丝4钱,当归2钱,破故纸1钱5分,益智1钱,小茴香1钱,金毛脊2钱(去毛,切片),木香5分,独活1钱(酒炒),牛膝2钱,枣2枚,姜3片。主治: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
须芒草属
中文名须芒草属拼音名xumangcaoshu拉丁名Andropogon中国植物志10(2):184描述AndropogonL.须芒草属,禾本科,约100种,多产于温暖地区,我国有华须芒草A.chinensis(Nees)Merr.等2种,产南部。小穗成对,背向压扁或近线形,无柄的实性,有柄的中性或雄性,排成成对或指状的总状花序;属下物种华须芒草、西藏须芒草、须芒草
-
龙爪茅属
中文名龙爪茅属拼音名longzhuamaoshu拉丁名Dactyloctenium中国植物志10(1):66描述Dactylocteniumwilld.龙爪茅属,禾本科,约10种,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其中龙爪茅D.aegyptium(L.穗状花序短而粗,2至数个指状排列于秆顶小穗轴一侧,穗轴延伸于小穗之外成一小尖头,小穗脱节于颖上和小花之间;属下物种龙爪茅
-
固沙草属
中文名固沙草属拼音名gushacaoshu拉丁名Orinus中国植物志10(1):39描述OrinusHitchc.固沙草属,禾本科,约3种,分布于克什米尔和我国西部,我国均产,有保土固沙之用。多年生草本,具长根茎,根茎上被有光泽的鳞片;小穗有2至数小花,稀单花,具短柄,较疏松地排列于穗轴一侧,脱节于颖之上及诸小花之间;
-
伏膂之脉
伏膂之脉即伏冲之脉。伏膂之脉指隐伏在脊背筋肉之间的经脉,指肾脉。《黄帝内经素问·疟论》:“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王冰注:“伏膂之脉者,谓膂筋之间,肾脉之伏行者也。肾之脉,循股后廉贯脊属肾…指冲脉之伏行于脊内者。出《黄帝内经灵枢·岁露》。
-
指目
指目脉学名词。指用指尖隆起处按脉脊的一种切脉法。因指尖感觉敏锐,当用一般切脉法脉象不明时,采用此法以确定脉象,获取进一步的脉诊印象。《脉说》:“必以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之脊,不啻睛之视物…”采用此种诊法时需注意诊者指尖毛细动脉搏动处可能造成的误差。
-
冰草属
中文名冰草属拼音名bingcaoshu拉丁名Agropyron中国植物志09(3):110描述AgropyronGaertn.冰草属,禾本科,约15种(狭义),大部分布于欧亚大陆的高草原上,我国有冰草A.Cristatum(L.小穗有3至多花,两侧压扁,无柄,紧密排列于甚短的德轴两侧而成穗状花在,顶生小穗不孕或退化;外稃有5脉,主脉多成脊,无芒或具短芒;
-
羽穗草属
中文名羽穗草属拼音名yusuicaoshu拉丁名Desmostachya中国植物志10(1):31描述DesmostachyaStapf羽穗草属,禾本科,仅羽穗草D.bipinnata(L.多年生草本,根茎被覆瓦状鳞片。小穗无柄,强两侧压扁,无芒,有数至多朵小行,脱节于颖之下,于穗轴之一侧呈覆瓦状排列为两行;外稃卵状披针形,厚膜质,具3脉,顶端尖或近锐尖;
-
脊肉粥
处方:猪脊肉2两,粳米3两,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滋养脏腑,滑润肌肤。主体质虚弱,羸瘦,营养不良,脾胃虚寒等气血不足之证。用法用量:先将猪脊瘦肉洗净,切成小块,用香油烹炒一下,然后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调味品、细盐、川椒,再煮1-2沸即可。可作早晚餐随意服食。
-
菱形肌
rhomboidmuscle菱形肌位于背上部斜方肌深面,为菱形扁肌。菱形肌的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注靠拢并稍上提。
-
六味拨云散
处方:煅甘石1两(水飞),硼砂2钱,朱砂1钱,硇砂3分,琥珀6分,梅片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剑脊障症(角膜剑状混浊)。用法用量:点眼。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
脊脉
脊脉指足少阴肾脉。因其脉自股后贯脊,故称为脊脉。(一云指督脉。参《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素问·玉机真脏论》:“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
-
对耳屏沟
对耳屏沟是指在对耳屏突起的脊面凹陷中。
-
脊骨
脊骨指脊椎骨。又称膂骨、中𦛗骨。俗称脊樑骨。中医所称的脊多指第一胸椎棘突至第四骶椎,共21节。为督脉等所行经。
-
脊樑骨
脊樑骨即脊骨。脊骨指脊椎骨。又称膂骨、中𦛗骨。俗称脊樑骨。中医所称的脊多指第一胸椎棘突至第四骶椎,共21节。为督脉等所行经。
-
顀间
顀间指两椎(棘突)骨之间。顀,字当作“椎”。《灸膏盲俞穴法》:“亦以墨界脊上顀间。”
-
王泾
王泾为南宋医官,人称“御诊王承宣”,生活于12世纪。与王继先同时,曾为御医,亦称“王医师”。因德寿脾疾误进凉药,被杖脊黥面,放逐海上,后得归,平素常捣萝卜汁和面作饼,谓能去面毒。
-
尪痹
尪痹(aggravatedbi)是指以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废人,舌质暗红,脉细涩为主要表现的重证骨痹。
-
项脊强
项脊强证名。项背肌肉经脉牵强。即项背强。《医学心悟·项脊强》:“项脊者,太阳经所过之地,太阳病,则项脊强也。”详项背强条。
-
腰脊
腰脊腰椎骨。共五节。上与胸椎、下与骶椎连接。是人体俯仰、屈伸的主要关节。《灵枢·刺节真邪》:“膝脊者,身之大关节也。”
-
掩法
掩法推拿手法名。用手掌遮盖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千金要方》卷五上:“治小儿夜啼……以儿母手掩脐中,亦以摩儿头及脊。”
-
剑脊翳
剑脊翳病证名。①即横翳内障。“横翳又名剑脊翳,白瞳人中映出于外如剑脊,中高边薄,横格于瞳人中,色白如银”(《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②属宿翳,又称剑横秋水。详参该条。
-
中𦛗骨
中𦛗骨即脊骨。脊骨指脊椎骨。又称膂骨、中𦛗骨。俗称脊樑骨。中医所称的脊多指第一胸椎棘突至第四骶椎,共21节。为督脉等所行经。
-
(月引)(yǐn引)
(月引)(yǐn引)脊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其为人,赤色,广(月引)脱面。”
-
独活秦艽汤
处方:独活、秦艽、防风、川芎、苍术。功能主治:少阴经风湿腰痛,引脊内廉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无喙兰属
中文名无喙兰属拼音名wuhuilanshu拉丁名Holopogon中国植物志17:96描述ArchineottiaS.C.Chen无喙兰属,兰科,4种,分布于东亚,其中无喙兰A.gaudissartii(Hand.腐生兰,体态与鸟巢兰属Neottia相似,但蕊柱结构极为原始,即顶端没有药床,柱头顶生,不具蕊喙,而且花丝明显。(参阅《植物分类学报》,17:9-22,1979。
-
伛
伛(yū雨)为症状名。曲背、驼背。《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伛。”刺脊骨间隙,深伤脊髓,可造成伛偻曲背。
-
齿唇兰属
中文名齿唇兰属拼音名chichunlanshu拉丁名Odontochilus描述OdontochilusBl.齿唇兰属,兰科,约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斐济,我国有6种,产西南至台湾。甚近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区别点在于本属距短,囊状,藏于两侧萼片基部之内,叶一般绿色,萼片较厚,以及蕊柱前面的2条褶片状脊不明显等。
-
润下汤
《医钞类编》卷七:方名:润下汤组成:牛膝1两,降香1钱,苏木1钱,栀仁1钱。主治:负重奔走,纵情女色,六淫受伤,血从脊上,或呕或吐,势如潮涌,不可抑遏。用法用量:水煎,童便兑服。
-
散湿饮
《玉案》卷五:方名:散湿饮组成:白术1钱,苍术1钱,防己1钱,防风1钱,茯苓1钱,官桂1钱5分,天麻1钱5分,当归1钱5分。主治:脊内酸痛。用法用量:水煎,临服加酒1杯。
-
棱线
棱线是指小菌香等果实上突出的脊线,有主棱、副棱之分,主棱正对维管束,副棱正对油管。
-
硬草属
中文名硬草属拼音名yingcaoshu拉丁名Sclerochloa中国植物志09(2):276描述SclerochloaBeauv.硬草属,禾本科,约数种,常分布于欧洲和东亚,我国有硬草S.kengiana(Ohwi)Tzvel.1种,产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属下物种耿氏硬草、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