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木论
概述:《龙木论》为书名。此书与《龙树眼论》不同,内容主要记述72种眼科病证的方论;其中包括23种内障眼、44种外障眼以及5种小儿外障眼。其佚文主要保存在《秘传眼科龙木论》卷1~为《秘传眼科龙木总论》的简称。本书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著,其中卷八为针灸经,重点介绍眼科疾病常用腧穴的位置、功能以及针灸方法。
-
生犀升麻汤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论》:组成:犀角1两1钱,川升麻5钱,防风5钱,白附子5钱,白芷5钱,黄芩5钱,甘草1钱。主治:内障。气血皆衰,荣卫凝滞,瞳仁倒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钟半,煎至半钟,去滓再煎,食后服,日3次。
-
秘传眼科龙木论
概述:《秘传眼科龙木论》为中医眼科著作。约宋元间编撰。六主要辑录了《龙木论》及《眼论审的歌》的内容,包括眼科总论和72种眼科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治疗方药。卷七诸家秘要名方,引录《三因方》等书中的38个眼科方剂;卷八针灸经;卷九-十诸方辨论药性,均系从有关文献中辑录的眼科常用针灸穴位、针灸法及药性主治。
-
补肝芜菁子散
别名:芜菁子散处方:芜菁子3升(淘净)。制法:以清酒3升煮令熟,晒干,治下筛。功能主治:令人充肥,明目洞视。主用法用量:芜菁子散(《普济方》卷八十一引《龙木论》)。摘录:《千金》卷六
-
凉肝丸
处方:防风2两,黄芩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大黄1两,知母1两,人参1两半,茯苓1两半。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斑疮入眼外障。肝胆伏热而致五软,面红唇红,肌热。用法用量:先用秦皮汤洗之,然后每服10丸,空心以茶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龙木论》
-
牛胆丸
《千金》卷十:别名:牛胆煎、瓜蒂丸组成:牛胆1枚,芫花1升,荛花半升,瓜蒂3两,大黄8两。主治:酒疸,身黄曲尘出。《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龙木论》:组成:牛胆5钱,钩藤5钱,人参1两,羚羊角1两,藿香1两,广香1两,琥珀少许。主治:小儿青盲外障。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疳积上目·湿热犯目证
又称小儿疳眼(见《卫生宝鉴》卷十)、疳毒眼(明·倪维德《原机启微》)、疳眼(出《龙木论》)、疳涩眼(出《儒门事亲》)、小儿疳眼外障(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小儿疳伤眼目(见《银海精微》)、疳病攻眼症(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疳疾上目(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详见疳积上目条。
-
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
定义: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infantilemalnutritioninvolvingeyewithspleen-kidneyyangdeficiency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白睛干燥无泽,黑睛混浊呈乳白色,形寒面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少津,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疳积上目证候。《秘传眼科龙木论》对本病记载较早。疳积上目相当于西医的角膜软化症。
-
小儿雀目
《世医得效方》小儿雀目多“疳而得之”,以肝虚为主,故又称“肝虚雀目内障”,与成人阳虚高风雀目内障不同。参见肝疳:肝疳为病证名,五疳之一。治疗宜清肝泄热,用泻青丸加减,次用集圣丸(《幼科发挥》:黄连、干蟾、青皮、莪术、使君子、砂仁、芦荟、夜明砂、五灵脂、当归、川芎、木香)以清热除疳,健脾消积。
-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眼科著作。原题葆光道人撰。书中除总论眼科外,将眼科常见病证72种以问答方式编为七十二问,记述各病症状和治疗方药。但内容民《龙木论》中的眼科七十二证不同。1949年后出版《秘传眼科龙木论》时,附录了本书的全文。
-
补肾散
《普济方》卷七十九引《龙木论》:补肾散:处方:泽泻2两,干地黄1两半,人参1两半,茯苓1两,干山药1两,菖蒲1两。功能主治:瞳人干缺外障。主治:肾气虚弱,有所不荣,腰痛连小腹,不得仰俯,惙惙短气。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猪肾1个(批开)掺药在内,入盐少许,以线扎定,水煮熟,空心食之。制备方法:上为末。
-
指甲散
《普济方》卷七十八引《龙木论》:方名:指甲散组成:左手中指甲(洗净候干)。主治:眼翳;诸物入眼。用法用量:用灯草蘸点眼中翳处。1-2次即去。制备方法:上以刀刮其屑。
-
秦皮洗眼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方名:秦皮洗眼汤组成:秦皮1两,秦艽1两,甘草半两,玄参1两,柴胡(去苗)3分。主治:热毒风上攻,目睛疼痛。《圣惠》卷三十二:方名:秦皮洗眼汤别名:秦皮汤组成:秦皮2两,秦艽(去苗)1两,细辛1两,防风(去芦头)1两,甘草半两(炙)。附注:秦皮汤(《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龙木论》)。
-
通顶石南散
《幼幼新书》卷六引《龙木论》:方名:通顶石南散别名:石南散组成:石南1两,藜芦3分,瓜蒂5-7个。功效:利膈,开风痰。主治:小儿通睛外障;肝受风痰盛,瞳人开大眼不收而展缩者。用法用量:每用1粳米许,搐鼻,每日2次,通顶为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石南散(《本草纲目》卷三十六)。
-
搜胃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龙木论》:方名:搜胃散组成:大黄2两,桔梗2两,元参2两,防风2两,车前子2两,细辛2两,芒消2两,黄芩2两。主治:小儿眼睑生赘外障,此眼初患时,因脾胃壅毒冲眼,脸眦生肉,小如麻米,后渐长大,摩隐瞳人,赤涩泪出。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水1盏,煎至5分。食后温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疳积上目·脾虚虫积证
又称小儿疳眼(见《卫生宝鉴》卷十)、疳毒眼(明·倪维德《原机启微》)、疳眼(出《龙木论》)、疳涩眼(出《儒门事亲》)、小儿疳眼外障(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小儿疳伤眼目(见《银海精微》)、疳病攻眼症(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疳疾上目(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详见疳积上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