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取癖丸
《直指小儿》卷三:方名:取癖丸组成:甘遂(微炒)2钱,芫花(炒)2钱,牵牛(半炒半生,碾,筛,取肉)2钱,辣桂2钱,蓬术2钱,青皮(去白)2钱,木香2钱,桃仁(浸,去皮,炒)2钱,五灵脂2钱。主治:癖气。泄后冷粥补,仍和胃。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去油巴豆1钱,研和十分细,飞面糊为丸,如麻子大,风干。
-
中脾积
中脾积即脾中积。见《证治准绳·幼科》。脾中积为病证名。食硬物或冷物伤脾而成的积滞。症见面黄,或带虚浮,脐上微痛,肚皮热,饮食减少,脐上及腹中痛,所食不化,头微热。治宜消积健脾。先用取癖丸,后用匀气散、醒脾散调理。
-
脾中积
脾中积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中脾积。小儿积滞,症见面黄或带虚浮,脐上微痛,肚皮热,饮食减少,脐上及腹中痛,所食不化,头微热。治宜消积健脾。先用取癖丸,后用匀气散、醒脾散调理。
-
小儿食癥
小儿食癥为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由于小儿脾胃娇嫩,饮食生冷粘滞食物,困阻脾胃,不能消化,因而胶滞其间与血气相搏而成。症见乳食减少,腹内结块不散,日渐长大,坚固不移,并有胁下刺痛,恶心呕逆等。体弱者以健脾为主,佐以疏导,如参苓白术散;体实者以疏导散结为主,佐以消瘀,如取癖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