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桑枝
概述:酒桑枝为桑枝的炮制品,方法为酒炙。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本草图经》: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
-
炒桑枝
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桑头:味苦,性寒,无毒。《本草图经》: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炒桑枝的炮制作用:桑枝生品以祛血中风热为主,可用于风热入营血所致遍体风痒,肌肤干燥,紫白癜风。
-
桑枝
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木材含桑色素、柘树宁、桑酮、四羟基芪、二氢桑色素、二氢山柰酚。茎含黄酮类成分:桑素(mulberrin),桑色烯(mulbel-rochromene),环桑素(cyclomulberrin),环桑色烯(cyclomulbel-rochromene)。浸出物:同药材。
-
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术
5.髓核切除:一般将神经根牵向上,椎间盘突出的部分可以切开,但根据近年来的资料,许多病人的术中所见是髓核或其碎片已经从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破口处脱出,容易以髓核钳切除,再检查邻近的硬脊膜外腔有无分散的髓核碎片,椎间隙破口有无突出的髓核组织,发现时一并摘除,但一般不主张进入椎间隙深部切除椎间盘组织。
-
经皮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术
5.髓核切除:一般将神经根牵向上,椎间盘突出的部分可以切开,但根据近年来的资料,许多病人的术中所见是髓核或其碎片已经从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破口处脱出,容易以髓核钳切除,再检查邻近的硬脊膜外腔有无分散的髓核碎片,椎间隙破口有无突出的髓核组织,发现时一并摘除,但一般不主张进入椎间隙深部切除椎间盘组织。
-
后路颈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5.髓核切除:一般将神经根牵向上,椎间盘突出的部分可以切开,但根据近年来的资料,许多病人的术中所见是髓核或其碎片已经从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破口处脱出,容易以髓核钳切除,再检查邻近的硬脊膜外腔有无分散的髓核碎片,椎间隙破口有无突出的髓核组织,发现时一并摘除,但一般不主张进入椎间隙深部切除椎间盘组织。
-
合谷
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和掌背动脉分布;合谷穴治疗范围广泛,疗效明显,是六阳经的代表性原穴,临床多治疗阳经病证,尤以头面五官病、胃肠病、妇科病、肩臂疾病为主。
-
二间
别名间谷。二间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前凹陷处,当赤白肉际,微握拳取穴。皮肤→皮下组织→指背腱膜。主治病症:二间穴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喉炎,扁桃体炎,口眼 斜,目痛,目赤,热病,身热,口干,鼻衄,齿痛,颔肿,三叉神经痛,面瘫,指麻肿痛,肩臂疼痛,肩周炎,腰痛,头昏,多卧嗜睡,大便脓血,麦粒肿等。
-
条口
条口穴主治膝、胫、足等疾患:如膝胫酸痛,下肢麻木,脚气,转筋,跗肿,足缓不收,足底热,肩臂不得举,下肢冷痛,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肩臂痛,肠疝痛,膝胫酸痛,两足无力,腹痛,泄泻,现又用条口穴治疗膝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下肢瘫痪,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炎,胃痉挛,肠炎,扁桃体炎等。正坐或仰卧取穴。
-
少泽
所属部位:指端少泽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少泽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皮肤由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少泽主要用于热病、头目及乳房疾患等: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少泽穴主治中风昏迷,癫疾,瘛疭;三棱针点刺出血。
-
少吉
微握拳,拳心向下,伸直小指,于手小指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桡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皮肤由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少泽主要用于热病、头目及乳房疾患等: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
-
小吉
概述:小吉为经穴别名,即少泽穴。微握拳,拳心向下,伸直小指,于手小指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桡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少泽主要用于热病、头目及乳房疾患等: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
-
飞虎
概述:飞虎为经穴别名,出《标幽赋》。所属部位:前臂飞虎穴的定位:标准定位:支沟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治疗胁痛:针刺患侧支沟,两胁肋痛者取双穴,泻法,强刺激,得气后让患者站立做深呼吸、咳嗽或活动肩部,每日1次,1周为一疗程,可治疗急性跌仆闪挫引起的胁痛。
-
飞处
所属部位:前臂飞处穴的定位:标准定位:支沟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治疗胁痛:针刺患侧支沟,两胁肋痛者取双穴,泻法,强刺激,得气后让患者站立做深呼吸、咳嗽或活动肩部,每日1次,1周为一疗程,可治疗急性跌仆闪挫引起的胁痛。
-
支正
主治项强,肘挛,手指痛,头痛,眩晕,神经性头痛,热病,目眩,好笑善忘,易惊,惊恐悲愁,精神病,消渴,寒热,颔肿,神经衰弱,癫狂,肩臂肘挛痛,手不能握,尺神经麻痹,颌肿,指痛,麦粒肿,四肢无力,项强肘挛,疥疮生疣,十二指肠溃疡等。穴位解剖:支正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
-
支沟
又名飞虎,以取穴手法而得名也。支沟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两骨间。支沟穴穴位解剖:支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前臂骨间膜。治疗胁痛:针刺患侧支沟,两胁肋痛者取双穴,泻法,强刺激,得气后让患者站立做深呼吸、咳嗽或活动肩部,每日1次,1周为一疗程,可治疗急性跌仆闪挫引起的胁痛。
-
胸穴指压疗法
概述:胸穴指压疗法:1.书名;抵压肋骨下缘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骶区疼痛、腹痛、腹胀、痛经腰腹2第十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点。取穴:①斜行肌束的上缘垂直压,有麻胀感传到上肢桡侧(大拇指侧)②斜行肌束的下缘垂直压,有麻胀感传至上肢尺侧(小指侧)上肢麻木、疼痛、震颤、肩痛、落枕肩臂2锁骨下方,于锁骨中点内一横指。
-
肩尖
概述:肩尖:1.经穴别名;为手阳明、阳蹻脉的交会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手臂挛急、臂神经痛及瘿气、瘰疬、风热瘾疹等。本穴配天宗、肩髎治肩周炎;一般直刺或针尖向肘部斜刺1.0~肩髃奇穴名·肩尖:肩尖为奇穴名。出《医说》。
-
肺尖肿瘤综合症
肺尖肿瘤综合症是指患者发生肺尖部肿瘤,侵犯臂神经丛和局部组织,引起患侧肩、前胸、上臂、手持续顽固性剧痛或伴同侧Horner综合征(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下陷和额部少汗),称Pancoast综合征。本征发病年龄多数为16~诊断依据1.一侧肩臂持续性进行性剧痛,并同侧手部肌肉萎缩或伴Horner综合征。
-
养老
本穴功能明目舒筋,治老年阳气不足诸病。养老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中的位置养老穴的位置养老穴的位置(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的位置(肌肉)养老穴的位置(骨骼)取法: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与尺骨小头最高点平齐的骨缝中取穴。分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尺神经手背支的吻合支。养老配内关、膈俞,治呃逆。
-
云门
布有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臂丛外侧束和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下方有腋动脉。主治病症:云门穴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哮喘,胸中烦闷,胸痛,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肩臂疼痛不举,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内侧痛,喉痹,瘿气,暴心腹痛,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等。
-
臑俞
主治肩臂疼痛,瘰疬,肩周炎,上肢瘫痪,臂外展无力,颈项强痛,肩背痛,臂酸无力,肩关节周围炎,肩肿,肩臂酸痛无力,不可举臂,颈项瘰疬,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快速取穴:手臂内收,腋后纹末端直上与肩胛冈下缘交点即是臑俞穴。布有臂后皮神经及腋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臑俞配后溪、肩井,治肩部疼痛。
-
巨骨
巨骨位于肩端上,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分布着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巨骨穴主治病证:巨骨穴主治肩背及上臂疼痛,肩臂挛痛,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伸展及抬举不便,半身不遂,瘰疬,瘿气,惊痫,瘾疹,吐血,胃出血,瘿气,颈淋巴结核,高热痉挛,下牙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