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经拾遗方论
《内经拾遗方论》为医方著作。宋·骆龙吉撰。撰年不详。作者鉴于《内经》一书所记疾病,虽有病因、证候,但缺方剂、治法,遂摘取其中62种病症加以注解,并为之拟定处方。其后明代刘浴德、朱练又续补88种病症,体例一仿前书,合编为四卷,改名《增补内经拾遗方论》。现有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
骆龙吉
骆龙吉宋代医家。著《内经拾遗方论》四卷,注解《内经》所记疾病六十二种。明刘浴德等又续补八十八病症,改书名为《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
刘浴德
刘浴德明代医家。字肖斋、子新,号壶隐子,江苏淮阴县人,著有《壶隐子应手录》、《壶隐子医谭一得》、《内经拾遗方论》,《脉赋训解》、《脉诀正伪》等多种,并有刻本行世。
-
炒栀散
处方:炒山栀制法:上药炒黑,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胆移热于脑,传为鼻血、汗血,眼目视物不明。用法用量:每次6克,白滚水调下。摘录:《内经拾遗方论》卷一
-
枸杞酒
《千金》卷二十七:枸杞酒:处方:枸杞根120斤(切),干地黄末2斤半,桂心1升,干姜1升,泽泻1升,蜀椒末1升,商陆末2升。主精血虚损。注意:忌食芜荑、葱。主治:火证。主治:五内邪气,消渴,风湿,胸胁间气,头痛,五劳七伤,胃中宿食,鼻衄吐血,内湿风疰,恶血石淋,伤寒瘴气,烦躁满闷,虚劳喘息及脚气肿痹。
-
谷疸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谷疸丸:处方:苦参90克(锉)龙胆30克(去芦头)牛胆1枚(干者)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谷疸。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三因》卷十:别名:苦参丸组成:苦参3两,龙胆草1两,栀子(去皮,炒)半两,人参3分。亦治因劳发热,热郁发黄者。
-
黄连清心饮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二:黄连清心饮:别名:黄连清心汤(《古今医鉴》卷八)。治筋痿,白淫。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二《内经拾遗》卷二:方名:黄连清心饮别名:黄连清心汤组成:黄连、生地(酒洗)、归身(酒洗)、甘草(炙)、茯神(去木)、酸枣仁、远志(去骨)、人参(去芦)、石莲肉(去壳)。
-
集灵膏
《内经拾遗方论》卷一:集灵膏:处方:生地熟地各860克人参(去芦)枸杞子各5C0克麦门冬(去心)620克天门冬(去皮、心)牛膝各250克制法:上药哎咀,加水,用桑柴火熬成膏。治久嗽气血俱虚,不能送痰而出者。或加当归、茯神各180克,任加蜜,或加黄耆250克。主诸阴亏损,六阳偏炽,而成虚损痨怯,咳嗽吐血,发热内蒸。
-
神仙九气汤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保生备录》:方名:神仙九气汤组成:姜黄、香附(炒)。主治:肤胀。用法用量:每服5-6钱,空心淡盐汤调服;或以温酒调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首风
《圣济总录·首风》:“新沐之人,皮腠既疏,肤发濡渍,不慎于风,风邪得以乘之,故客于首而为病,其证头面多汗,恶风头痛。”治宜大川芎丸、芎蒡散、防风饮、前胡汤、白僵蚕丸、天麻丸、茶调散、羌活散、白芷丸等方。头风主要指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及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等病造成的头痛。
-
泄风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泄风》:“腠理为渗泄之门,风若中之,外不得入,内不得出,风搏汗泄,故名泄风。”证见多汗,皮上湿如水渍,口干,不能劳事,身痛而寒。治宜益气固表止汗,用玉屏风散等方。《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参见漏风、首风条。
-
斑龙宴
处方:鹿血。主脱荣,心血少;每用预夜减食,次晨空心以布缚鹿于床,首低尾昂,用三棱针刺眼大眦前毛孔(名天池穴),银管3寸许,插向鼻梁,吮其血,和以药酒(任意,或八珍散加沉香、木香煮者),尽量。各家论述:《增补内经拾遗方论》:白斑曰斑;宴,饮也,刺血饮之,故曰宴。摘录:《韩氏医通》卷下
-
珍珠粉丸
《内经拾遗方论》卷一:珍珠粉丸:处方:珍珠90克蛤粉黄柏(新瓦上炒赤)各500克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各家论述:方用樗皮、黄柏能燥湿清热,青黛能解郁热,蛤粉咸寒引下,滑石利窍,珍珠宁神定志。主治:精滑白浊。《医方考》卷四:方名:珍珠粉丸组成:牡蛎粉(取血色者,炙)1斤,黄柏1斤,珍珠3钱。
-
朱砂滚涎丸
《儒门事条》卷十五:别名:朱砂滚痰丸组成:朱砂(水飞)、白矾(生用)、赤石脂、硝石各等分。主治:五痫。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荆芥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研蒜膏为丸,如绿豆大。附注:朱砂滚痰丸(《松崖医径》卷上)。本方原名朱砂滚涎散,与剂型不符,据《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改。
-
柴平汤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宦邸便方》:柴平汤:处方:银柴胡6克黄芩4.5克人参(去芦)半夏(汤泡七次)各3克甘草1.5克陈皮3.6克苍术(泔浸)4.5克厚朴(姜制)3克功能主治:和解少阳,祛温和胃。功能主治:痎疟,湿疟,食疟;②《医方考》:用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平胃散以健脾制湿,二方合而为一,故名曰柴平。
-
梧桐濯足汤
处方:梧桐叶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治泄泻不止,服诸药罔效者。3升,煎十数沸,将药取出。只浴两足后跟,其泻即止,若浴之近上,大便方闭。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增补内经拾遗》卷三:方名:梧桐濯足汤组成:梧桐叶不拘多少。用法用量:用水数10碗,煮10数沸取出。
-
诸葛解甲风
功能主治:治夏月感冒。1.8克,用水100毫升调服。不用被盖,其汗立出。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内经拾遗》卷三引《医家必用》:方名:诸葛解甲风别名:发汗散、诸葛行军散组成:麻黄(去根节)8两,绿豆10两(连皮)。功效:发汗。量强弱加减,壮者钱半,次者1钱,10岁以下用5-6分。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煮料豆药方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四:方名:煮料豆药方组成:当归4钱,甘草1钱,川芎1钱,广皮1钱,白术1钱,白芍1钱,丹皮1钱,杜仲2钱(炒),牛膝4钱,首乌8钱,菊花1钱,杞子8钱,生地4钱,熟地4钱,黄耆2钱,青盐6钱。功效:乌须黑发,固齿明目。制备方法:上药同黑豆煮透,晒干。
-
周孝垓
周孝垓清代医家。字平叔。吴县(今属江苏)人。尝编《内经病机纂要》。书以明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为蓝本,载《内经》病机一百四十七证。宗王冰、吴鹤皋、张介宾、马莳注说,间附己见。另著《金匮要略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