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囟风伤寒
概述:囟风伤寒为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治以葱白捣碎取汁,涂于囟门;或用艾茸炒热,布包敷于囟门,气通即愈。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小儿生下三朝五日,忽然鼻塞弗乳,不能开口呼吸,此乃保母鼻风吹入小儿囟门,宜清风散(防风、荆芥、羌活、蝉蜕、川芎、藿香、陈皮、甘草、桔梗、僵蚕)治之。”
-
葱涎膏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吉氏家传方》:葱涎膏:处方:葱叶7条,猪牙皂角(为末,去皮)7条。功能主治:婴儿初生3-5日,鼻塞气急,饮乳之时啼叫不止。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吉氏家传方》《普济方》卷三六三:葱涎膏:处方:猪牙、皂角、天南星、赤小豆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囟风伤寒。制备方法:上用葱涎捣成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