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囟
后囟(posteriorfontanel)为人体部位名。是指婴儿出生后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很小或闭合,至迟约于生后2~指婴儿的左右顶骨与颅盖诸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最易触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亦称额囟、囟门、囟骨,和三角形的后囟,亦称枕囟。囟应在小儿半岁至两岁内闭合,过迟或过早闭合均属病态。
-
前囟、后囱穿刺术
新生儿在疾病诊治申常需经静脉采集血液以供检查,因在四肢、头皮及颈部的浅静脉穿刺不易成功,常在失败后改用前囟或后囟穿刺取血。2.体姿参考前因穿刺取仰卧位,后囟穿刺取俯卧位,操作者站在患儿头侧,助手右手托着颈部,左手固定头部,使上矢状窦与操作台面垂直。后囟穿刺时在穿刺点刺向颅顶方向,针与头皮角度呈35度~
-
后囟穿刺术
概述:婴儿在疾病诊疗中常需静脉采集血标本以供检查,当自四肢、头皮或颈部浅静脉采集难以成功时,常改用前、后囟穿刺取血。适应症:后囟穿刺术适用于新生儿或后囟未闭婴儿,无出血倾向者,用其他方法采血困难时,可用此法。抽取血液后,拔出针头,压迫片刻。注意事项:注意无菌操作,注意固定患儿头部,避免损伤。
-
持续性枕横位难产
(2)肛查:肛查盆腔后部空虚,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或前后径上,枕横位时前、后囟门分别位于骨盆两侧,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横径上,后囟位于骨盆左侧方,则为枕左横位,反之为枕右横位(图1)。旋转至前位后,胎头一般均能很快下降,甚至可自然分娩,若未能达到自然分娩,即可以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
-
先天性脑积水
概述:脑脊髓液循环与分泌吸收障碍,过多的脑脊液积于脑室内,或在颅内蛛网膜下腔积存,称为脑积水。婴幼儿骨缝未闭,颅内压增高时,头颅可以发生代偿性扩大,故在早期颅内压增高症状可以不明显。严重脑积水如头围超过50cm、大脑皮质萎缩厚度在1cm以下,已合并有严重功能障碍及畸形者,手术疗效不佳。
-
囟门
囟会穴在督脉的位置囟会穴在前头部的位置囟会穴在前头部的位置囟会穴在前头部的位置囟会穴在前头部的位置囟会穴的取法: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2寸处取穴。囟会穴主治头面疾患等:如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颜青、鼻衄、癫疾、小儿惊痫、卒中等。囟会配上星、风门,有宣肺清热,利鼻窍的作用,主治鼻渊,鼻塞。
-
脑后顶门
脑后顶门出《奇效良方》。即后囟。详该条。
-
囟门宽大
囟门宽大(widenedfontanel)是指小儿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超过2厘米,或(及)后囟宽大的表现。
-
囟开不合
延迟闭合,多由胎禀不足,先天肾气亏虚,不能充养脑髓而致。囟开不合的治疗:治以培元、滋肾、充髓为主,宜内服调元散(《证治准绳》:人参、白术、茯苓、熟地、茯神、黄芪、山药、炙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石菖蒲、姜、枣),外用封囟散(柏子仁、天南星、防风研末)猪胆汁调,摊纱布上,敷于囟门。
-
解颅
又名囟开不合、囟解。解颅·肾虚肝旺证:解颅·肾虚肝旺证(metopismwithsyndromeofspleendeficiencyandliverhyperactivity)是指肾精亏虚,阴虚内热,肝经火旺,以颅缝裂开,前囟宽大,头额青筋暴露,眼珠下垂,目无神采,神烦不安,手足心热,筋惕肉瞤,时或瘛疭,口干,舌红,苔薄白或腻为常见症的解颅证候。
-
囟
囟为人体部位名。囟(xìn信)同顖。指婴儿的左右顶骨与颅盖诸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最易触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亦称额囟、囟门、囟骨,和三角形的后囟,亦称枕囟。囟应在小儿半岁至两岁内闭合,过迟或过早闭合均属病态。
-
囟不合
气血少弱,骨木不荣,由肾气未成,肝肺壅热上冲于脑,遂令发枯,骨髓不足而囟不合。治疗:治以培元、滋肾、充髓为主,宜内服调元散(《证治准绳》:人参、白术、茯苓、熟地、茯神、黄芪、山药、炙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石菖蒲、姜、枣),外用封囟散(柏子仁、天南星、防风研末)猪胆汁调,摊纱布上,敷于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