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膺窗
皮肤由第2、3、4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针由皮下经胸大肌表面的胸肌筋膜,进入该肌及其深面的胸小肌,该二肌均为胸前神经支配。主治病症:膺窗穴主治咳嗽,气喘,咳逆,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痈,乳癖,乳腺炎,胸膜炎,肠炎,胸痛,胸满,唇肿,肠鸣泄注,肋间神经痛,胸胁胀痛,胸满气短,气短,胸胁胀满等。
-
胸乡
概述:胸乡为经穴名(XiōngxiāngSP19)。仰卧位,乳中旁开2寸,向上一肋,当第3肋间隙处取穴。分布着第三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主治病症:胸乡穴主治胸胁胀痛,胸胁胀满,胸痛引背,呃逆,吞咽困难,膈肌痉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胁支满,痛引胸背,支气管炎,咳嗽气逆,咳嗽,气喘,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
妊娠乳痈
治疗:治宜托里解毒,兼顾胎元,方用托里解毒汤(人参、黄芪、当归、芍药、白术、茯苓、陈皮、连翘、白芷、金银花、甘草),并结合外治法。或隔蒜灸之;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处方:肩井天宗合谷膻中少泽太冲膺窗方义:肩井为治疗乳痈经验穴,有消肿散结之功;随证配穴:气郁—期门、行间,胃热—梁丘、足三里。
-
应窗
应窗即膺窗。见《太平圣惠方》。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膺:胸膺;层次解剖:皮肤→浅筋膜→胸大肌→肋间肌。有宽胸理气、消痈止痛作用。主治胸肺、乳房疾患,如胸满胸痛、咳逆、哮喘、乳痈、唇肿、肠鸣泄注等。现多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等。一般斜刺0.3~
-
足阳明胃经穴
足阳明胃经穴指属于胃阳明胃经的经穴。
-
胸第二侧线
胸第二侧线为经穴定位线。距胸骨中线4寸的锁骨中线,为足阳明胃经经过处。分布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各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