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神封
神封穴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嗽气短,肺痈乳痈,呕吐,不欲食,卧寐不安,咳嗽,气喘,不嗜食,乳痈,胸胁胀满,现代又多用以神封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胸满,乳痛,肺炎,哮喘,胸膜炎,心动过速,乳腺炎,腹直肌痉挛等。仰卧位,胸骨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当第4肋间隙中取穴。
-
灵墟
灵墟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灵墟穴的取法:仰卧位,在第三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胸廓内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在肋软骨及其之间的肋间结构的后方,和胸内筋膜、胸横肌前方下,降距胸骨两侧缘约1~不宜深刺。斜刺或平刺0.5~
-
灵墙
概述:灵墙为经穴别名,即灵墟。灵墟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灵墙穴的取法:仰卧位,在第三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灵墙穴穴位解剖:灵墟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胸内筋膜。斜刺或平刺0.5~
-
胸俞
胸俞指胸部第一侧线的腧穴。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参见胸俞十二穴:胸俞十二穴即俞府、或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12穴。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
胸第一侧线
胸第一侧线为经穴定位线。距胸骨中线2寸的纵线为足少阴肾经经过处,分布俞府、或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各穴。
-
胸俞十二穴
胸俞十二穴即俞府、或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12穴。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