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偷筋草:别名:四川报春花来源:报春花科偷筋草PrimulaszechuanicaPax,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全草泡酒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水皂角子
出处:四川拼音名:ShuǐZ oJiǎoZǐ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茶决明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皂角条。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疾,夜盲,目翳。(四川)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炖猪肝服。摘录:《*辞典》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1237年)宋代官吏,通医。字华父,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自幼聪颖过人,人誉为神童。尝先后任四川节度判官、国子正、秘书省正字、潼州提点刑狱、绍兴知府、福建安抚使。尝撰《学医随笔》一卷,有刻本行于世。
-
涪翁
涪翁为东汉初年针灸家。名姓履贯不详。据《后汉书·郭玉传》载:行医民间,见人有疾,时下针石,应时而效。后将其术传于弟子程高,程高再传郭玉,均为当时针灸名医。所著《针经》《诊脉法》,均佚。涪翁因常钓鱼于涪水(今属四川),被视为“乞食人间”,故称涪翁。遇有疾者,即下针石,辄应时而效。
-
王暐
王暐为宋代医生,字养中。东嘉(今四川境内)人。撰《续易简方脉论》1卷。
-
王文选
王文选即王锡錱。王锡錱为清代医家,字文选,又字亚拙,号席珍子,又号亚拙山人。万邑(四川万县)人。撰有《医学切要全集》(1847年刊行)、《存存汇集医学易读》(1849)。
-
王亚拙
王亚拙即王锡錱。王锡錱为清代医家,字文选,又字亚拙,号席珍子,又号亚拙山人。万邑(四川万县)人。撰有《医学切要全集》(1847年刊行)、《存存汇集医学易读》(1849)。
-
王锡錱
王锡錱为清代医家,字文选,又字亚拙,号席珍子,又号亚拙山人。万邑(四川万县)人。撰有《医学切要全集》(1847年刊行)、《存存汇集医学易读》(1849)。
-
方士弱
方士弱即方如川。方如川为明代医生。字士弱。四川成都人。他在医学思想上,独尊古方古论,认为金元时代各医家著述是违背经典之作。编有《重证本草单方》一书,反映了一些保守和泥古思想。
-
严龟
严龟唐代官吏。梓州盐亭(今属四川)人。其父严譔为镇南军节度使,龟尝任汴歧宣慰汴寨,并著有《严龟食法》十卷。
-
周智端
周智端清代医家。字子方。四川蓬溪人。少颖悟好学,诗文俱优。祖、父皆业医。自幼受家庭熏陶,遂弃儒习医,数年即有医名。辨证入微,所治多效。著《伤寒六经定法》。卒年八十四。长孙天扬,传其学。
-
张子培
张子培清代医家。字汝珍,四川成都人。精岐黄术,于温病尤有研究,尝撰《春温三字经》,现尚有刊本行于世。
-
实用中国小儿科学
《实用中国小儿科学》儿科著作。胡光慈编。作者融会中西两种医学知识,以中西医对照方式,对常见儿科疾病扼要地予以介绍,并附治疗方剂。对儿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难免存在不够恰当的观点。195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子午流注难说
《子午流注难说》为书名。吴榷仙著。1958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首列子午流注环周图。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本输穴说难;下卷主要介绍针刺补泻手法、针效、针灸禁忌等基础理论。
-
梅光鼎
梅光鼎清代医家。字东阁。四川泸县人。光绪乙酉(1885年)拔贡,后中举人。主讲川南书院,兼通医学,晚年医术益精。著《内经精华》、《辨证要诀》、《梅氏药物》等,未梓。年79岁卒。
-
梅彪
梅彪唐代僧人、炼丹家。蜀州江源(今四川松潘)人。攻丹术,知医。撰《石药尔雅》一卷,已佚。
-
罗仲光
罗仲光明代医家。字觐吾。自号青城山人。南充(今属四川)人。习儒,博览群书。因母病,遂精医术。著《伤寒补古》、《活人奇方》,均佚。
-
林愈蕃
林愈蕃清代医家。字青山,号涧松。四川中江人。初习儒,后因家贫辍学,改研医药。有医名,尤精医方。著有《医方集要》、《医方录验》等。
-
李天成
李天成①明代医家。彭水(今属四川)人。因母病求医不得,遂决心弃儒学医,并深研医术,治愈母病,且以病赈人。著《古今医方》四卷,未见行世。②清代医家。字显生,浙江兰溪人。后随父徙居金山,并继父业而精于医。
-
李守仁
李守仁清代医生。四川乐山县人。初攻儒,后以家贫而习医,医术高明,求之者接踵。守仁以所得救济贫病,名噪一时,人皆重之。
-
李化楠
李化楠清代医家。字石亭,四川罗江人。平时对食物之治病者,多有寓意,尝集有《醒园录》二卷,现有刊本行世。
-
蒲悉生
蒲悉生近代医家。字鉴川、四川蓬溪县人。其生平欠详。著有《医学正旨》,现有刊本行世。
-
飞霞道人
飞霞道人即韩懋。韩懋(mào茂)(16世纪)为明代医家,字天爵,号飞霞道人。四川泸州人。因父母生病,考科举不中,遂外出,去峨眉山等地去求师学医。后于1522年撰《韩氏医通》一书,强调四诊在鉴别病证上的重要性,并对书写病案做了较全面的规定和改进。
-
平藓属
中文名平藓属拼音名pingxianshu拉丁名Neckera属下物种八列平藓、扁枝平藓、波叶平藓、齿叶平藓、翠平藓、东亚平藓、短齿平藓、多枝平藓、平藓、曲枝平藓、四川平藓、延叶平藓
-
硬叶藓属
中文名硬叶藓属拼音名yingyexianshu拉丁名Stereophyllum属下物种尖叶硬叶藓、舌叶硬叶藓、四川硬叶藓
-
湿地藓属
中文名湿地藓属拼音名shidixianshu拉丁名Hyophila属下物种卷叶湿地藓、湿地藓、四川湿地藓、芽胞湿地藓
-
干豆豉
干豆豉是指豆豉经制作完成后,再行干燥的产品,一般含水量低于30%,用时以水稀释,为量常用的品种,多用于炒菜,或制炸酱等。著名的有四川太和豆豉。
-
炉贝碱
炉贝碱是从商品贝母炉贝(产四川道孚一带)分离得到的一种异甾醇类生物碱,分子式C27H43O3N,分子量429.62,为无色棱状结晶,熔点258~260℃。实验证明该成分具抗炎、解痉等方面的活性。
-
方中矩
方中矩清代医生。字璇圊,四川涪州人。精医术,刚正不阿,治病本于古而不泥于古,多奏奇效。甚重医德,不较个人报酬,邑人重之。
-
八角枫花
《*辞典》:八角枫花: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BāJiǎoFēnɡHuā别名:牛尾巴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花。植物形态详八角枫根条。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治头风痛及胸腹胀满。研末,蒸鸡蛋服。
-
长梗玄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梗玄参:别名:鄂玄参来源:玄参科长梗玄参ScrophulariafargesiiFranch.,以块根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清火,解肠胃之毒,且有温补功效。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多花胡枝子
拼音名:DuōHuāH ZhīZǐ别名:铁鞭草、米汤草来源:豆科多花胡枝子Lespedezafloribunda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华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消积散瘀。主治疳积。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多花景天三七
来源:景天科多花景天三七SedumaizoonL.var.floribundumNakai,以全草、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主治吐血,咯血,跌打损伤。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狐肝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肝:拼音名:H Gān别名:狐肝粉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vulpesL.,以肝入药。生境分布:四川若尔盖、东北。功能主治:治心气痛,并能明目。用法用量:研面,兑酒服,1~
-
华萝藦
别名:奶浆藤来源:萝藦科华萝藦MetaplexishemsleyanaOli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河北、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补肾强壮。主治肾亏遗精,少乳,肢力劳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会东藤
别名:老妈妈针线包来源:萝藦科会东藤GymnemalongiretinaculatumTsiang,以种毛入药。生境分布: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刀伤出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金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兰:来源:兰科金兰Cephalantherafalcata(Thunb.)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湖北、湖南、四川、华东。功能主治:清热,泻火。主治喉痛,牙痛。用法用量:鲜全草1两,水煎后加白糖服。
-
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花:拼音名:L nɡShuǐHuā别名:水麻叶[四川]来源: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冷水花PileanotataWright,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淡、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黄疸,肺结核。注意:孕妇忌用。
-
强威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强威生草:来源:桔梗科强威生草Lobeliapleotricha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虚弱。主治久病体虚。用法用量:0.5~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条叶垂头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条叶垂头菊:别名:线叶点头菊来源:菊科条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lineare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青海、甘肃、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主治高热症引起的急惊痉挛,神志昏迷。
-
无粉报春
别名:偷偷还阳、云苔草来源:报春花科无粉报春PrimulaefarinosaPax,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根:治蛇咬伤。捣烂敷伤口周围。全草:治劳伤。泡酒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细梗胡枝子
拼音名:X GěnɡH ZhīZǐ别名:掐不齐来源:豆科细梗胡枝子Lespedezavirgata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华北、华东、四川、河南。功能主治:治疟疾。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鸢翅骨
《*辞典》:鸢翅骨: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YuānCh Gǔ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翅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功能主治:治小儿齁咳累,鸢翅骨,刮灰兑开水服。摘录:《*辞典》
-
鸢胆
《*辞典》:鸢胆: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YuānDǎn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胆。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功能主治:治心胃气痛。附方:治心胃气痛:鸢胆、鸢心、鸢肚。共炕干,研末,兑开水服。摘录:《*辞典》
-
紫桔梗
别名:白升麻来源:毛茛科紫桔梗Delphiniumpogonanthum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升阳。主治风热头痛,水泻。用法用量:1~2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紫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绿草:拼音名:ZǐLǜCǎo别名:阿伯秀[苗语]来源:荨麻科粗齿冷水花Pileafasciata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治胃气痛。用法用量:3~
-
泽藓属
中文名泽藓属拼音名zexianshu拉丁名Philonotis属下物种长肋泽藓、齿缘泽藓、东亚泽藓、多根泽藓、卷叶泽藓、毛尖泽藓、毛叶泽藓、美丽泽藓、密叶泽藓、偏叶泽藓、四川泽藓、贴叶泽藓、细叶泽藓、硬叶泽藓、疣边泽藓、羽叶泽藓、泽藓、直叶泽藓
-
石毛藓属
中文名石毛藓属拼音名shimaoxianshu拉丁名Oreoweisia属下物种石毛藓、疏叶石毛藓、四川石毛藓、小石毛藓
-
草藓属
中文名草藓属拼音名caoxianshu拉丁名Pseudoleskea属下物种草藓、密根草藓、四川草藓、疣叶草藓、云南草藓、皱叶密根草藓
-
丝带藓属
中文名丝带藓属拼音名sidaixianshu拉丁名Floribundaria属下物种橙色丝带藓、粗叶丝带藓、东亚丝带藓、黄色丝带藓、假丝带藓、绿色丝带藓、锐齿丝带藓、散生丝带藓、疏叶丝带藓、丝带藓、四川丝带藓、中形丝带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