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后腹痛
经后腹痛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妇科》。指经行之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多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血海空虚,行经后更虚而作痛。治宜补益。参见气血虚弱痛经、肝肾亏损痛经条。
-
目夕昏
目夕昏为症状名。即目常日夕昏。谓至傍晚则目视昏矇。乃“阴血亏损,阳气消耗,以致水火不济矣,所以至日将暮而昏也”(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属雀目范围。
-
阴损及阳证
阴损及阳证为证候名。指阴液亏损,日久伤阳,致阴阳俱虚,而以阴虚为主,阳虚稍次的证候。
-
内燥证
内燥证为证候名。指阴血津液亏损,机体失却濡润,以形体消瘦,皮肤干燥瘙痒,毛发枯稿,口鼻咽喉干燥,大便燥结,舌红无苔,脉细数为常见症的证候。
-
心阴虚证
心阴虚证为证候名。指心阴亏损,心脏、心神失养,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头晕健忘,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津液亏虚证
津液亏虚证为证候名。指津液亏损,脏腑组织失却濡养,以口燥咽干,唇焦或裂,渴欲饮水,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春温·热结阴亏证
春温·热结阴亏证(springwarmthwithsyndromeofheatbindingandyininsufficiency),是指阳明热结,阴液亏损,以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苔焦燥,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春温证候。
-
虚劳·心阴虚证
虚劳·心阴虚证(consumptivediseasewithsyndromeofheartyindeficiency)是指心阴亏损,心神失养,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头晕健忘,烦躁,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虚劳证候。
-
小儿紫癜·阴虚火旺证
小儿紫癜·阴虚火旺证(infantilepurpurawithsyndromeofexuberantfireduetoyindeficiency)是指阴精亏损,虚火亢旺,以紫癜时发时止,兼鼻衄、齿衄迁延不愈,或低热,盗汗,心烦少寐,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光红,苔少,脉细数为常见症的小儿紫癜证候。
-
虚火耳痈
虚火耳痈病证名。《疡科心得集》卷上:“所谓虚火耳痈者,或因肝胆怒火遏郁,或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甚而发。”即耳痈之一种。详见耳痈条。
-
阳常有余
“阳常有余”多指精血亏损、阴不济阳所产生的内火。阳,指气、火。见《格致余论》卷一。朱丹溪认为饮食失节,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热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
-
水亏火旺
水亏火旺为病机。1.火指心火,水指肾水。同水亏火炎。2.火指命门火。肾阴亏损,命门火偏亢,可出现牙齿浮动而痛,性欲亢进,遗精等症。
-
神光自现症
神光自现症证名。即神光自见症。《审视瑶函》:“此症谓目外自见神光出现,每如电光闪掣,甚则如火焰霞明,盖时发时止,与瞻视有色者不同。乃阴精亏损,清气怫郁,玄府太伤,孤阳飞越,而兴欲散,内障之重者。
-
舌面如镜
舌面如镜为舌象。舌面无苔,光滑如镜。多因阴液耗伤所致,见于肝肾真阴亏损的病证。《辨舌指南》:“更有病后,绛舌如镜,发亮而光。或舌底嗌干而不饮冷,此亦肾水亏极也。”
-
赤脉侵睛
赤脉侵睛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赤脉传睛。心火上炎或三焦积热者,宜清心泻火,可用泻心汤加减;肾阴亏损所致者,宜养阴清热,可用补心汤加减。参见赤脉传睛条。
-
明目治障汤
处方:枸杞子10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8克,谷精草10克。功能主治:平补肝肾,益精明目。主肾精亏损。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
夭然不泽
夭然不泽指面色枯槁无华,见于慢性病的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衰败之象。《黄帝内经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
银翘石斛汤
《中医方剂临床手册》:方名:银翘石斛汤组成:六味地黄丸加银花、连翘、石斛。功效:滋阴补肾,清热解毒。主治:慢性尿路感染,肾阴亏损者。
-
阴虚阳浮
概述:阴虚阳浮为病机。病因病机: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症状:症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治疗:治宜滋阴降火。
-
熊参汤
《救急选方》:方名:熊参汤组成:熊胆豆粒许。主治:元气亏损,痫厥瘛(纟众)。用法用量:煎人参汤,化开灌之。
-
肺热病·气阴两虚证
肺热病·气阴两虚证(lungheatdiseasewithsyndromeofdeficiencyofbothqiandyin)是指正气不足,阴津亏损,以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黏,自汗神倦,纳少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肺热病证候。
-
天然不泽
天然不泽诊断学术语。指面色枯槁无华,见于慢性病的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衰败之象。《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
嘶嗄
嘶嗄病状名。指声音嘶嗄不能成音。急性嘶嗄者,多因外邪犯肺,所谓金实不鸣,宜宣肺疏解。由久病转成嘶嗄者,多因肺脏气阴亏损所致,所谓金破不鸣,宜清金润肺。
-
涩脉
涩脉为脉象之一。指脉来不流利,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的脉象。《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涩脉主血少伤精,津液亏损,或气滞血瘀。
-
化凝汤
处方:当归5钱,黄耆1两,肉桂5分,茯苓5钱,柴胡1钱,甘草1钱,羌活1钱,半夏1钱。功能主治:气血亏损,凝滞不通,遍身骨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米露
《*辞典》:米露: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MǐL 来源:为新米或稻谷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广和堂帖》:和中纳食,清肺开胃。②《纲目拾遗》:大补脾胃亏损,生肺金。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