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
没有人(物)。《素问·气交变大论》:“肖者瞿瞿,莫知其妙。”《素问·营卫生会》:“乃化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素问·六微旨大论》:“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素问·著至教论》:“三阳一当,请闻其解。”③无,不存在。《素问·调经论》:“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
-
难经直解
《难经直解》医经著作。清·莫熺注。书成于1669年。本书是《莫氏锦囊十二种》的一种。莫氏注释《难经》以滑寿《难经本义》的理论为主,直接以《内经》有关原文阐解《难经》,并附莫氏个人心得作为补充。现存康熙刻本、莫氏丛书本等。
-
脉学入门四言举要
《脉学入门四言举要》脉学著作。宋·崔紫虚撰,清·莫熺注。刊于1742年。为《莫氏锦囊十二种》之一。莫氏认为崔氏《四言举要》“言宗经旨,理越前人,较之素(问)、难(经)诸书,又无浩瀚难测之患,…但言辞简要,含义实深”(见自序),遂予注释。注文主要参考《濒湖脉学》,兼采其他。
-
慎独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陷,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明代理学家邵庸发展了慎独学说,指出,保持本性不受“情”的蒙蔽才能在修养过程中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使主体能凭借内心的信念,选择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
-
经验安化汤
处方:黄连1钱,薄荷1钱,天花粉1钱,木通5分,甘草4分,菊花3分。功能主治:解初生儿胎毒。主用法用量:上用新汲水3盏,煎作1盏。孩儿初生,莫与乳食,以此大温灌儿3-5茶匙,咽下间歇,方与乳食。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二引《慈幼选要》
-
马牙窟窿
马牙窟窿是指根茎类药材茎基脱落后留下的多数排列整齐的圆形空洞,状似马牙痕。如毛莫科植物大三叶升麻的根茎(关升麻)。
-
王况
王况为北宋针灸家。拱州(今河南睢县)人。名医宋毅叔婿。史载一巨商失禁吐舌不能收,诸医莫能疗,况针其舌底,抽针,病人舌即伸缩如平时,名动京师。
-
许胤宗
许胤宗(约540~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以专长治疗骨蒸病(结核病)而著名。他诊治疾病重视切脉识病,批判那种“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的医生。据载陈国柳太后病风不语,口噤不能下药,名医皆不能治。他用熏蒸疗法,以黄芪防风汤数十剂,置于床下,使药气如烟雾,令人腠理,达到治疗的效果。
-
郑思聪
郑思聪清代医生。字敏斋。莫厘(今江苏吴县)人。撰有《汤头歌诀续编》四卷(1899年)。
-
眩针
眩针即晕针。《针灸内篇》:“古法进针宜缓,出针宜迟,不可骤然拔出针头,且有一等眩针或呕吐,或浑身发汗,或人事莫知,遗大小便者,针头切不可拔出,只需嚼老姜三片即醒。”.
-
郑子振
郑子振清末莫厘(今江苏吴县)人。尝抄录古圣贤名言及经验良方作为“医治心身之善本”。后又编集《集善录》两卷,采录验方及急救诸法,后由同邑席锡蕃载入《惠然公坛》(1918年)。
-
内家拳
据传始于宋·张三丰。张精于少林拳,并有所发展,增加了点穴法等。内家拳将道教气功炼养之旨融于拳法中,具有贵柔尚意的特点,以心息相依、运行匀缓、意到气到、动静自如、以柔克刚、灵活婉转、莫测端倪为行拳要领。至今流行的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大成拳等,皆从内家拳演绎发展而成。
-
卯南卯北
“卯南卯北”是指用地支所属的方位,喻针刺捻转方向,以区分补泻。《席弘赋》:“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意指补法从卯向午捻转,即左转(大指向前);泻法,从卯向子捻转,即右转(大指向后)。与卯南酉北意思相仿。
-
嵇清
嵇清南宋正骨科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传治金疮骨损秘术。其父随高宗南渡时(1126年),救治戎马践伤者甚众。清承家学亦精骨伤秘术。年不满二十即接任父职,凡宫中有骨折者,他医莫能治,皆能整复如初,故倍受敬重。执掌太医院事,卒于官。后世每称“嵇接骨”。后裔嵇胜有医名。
-
邓思齐
邓思齐为唐代医生。商州(今陕西商县)人。先时有病足数十年不履地者,诸医莫能疗,其亲将患者置道旁以求救治。一新罗僧见之,入山采威灵仙使服之,数日能步履。邓氏知之,试用有效,于贞元二年(786)献于朝廷,于禁中用之亦效,令编附本草,授以太医丞。
-
伤寒百证歌
概述:《伤寒百证歌》为伤寒著作。宋·许叔微撰。主要内容:许氏将《伤寒论》中证候等内容编列为100种,用七言歌诀予以阐析,并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此非深研《伤寒论》精髓得其蕴义者莫能为。现存版本:现存元刻本、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十万卷楼丛书》本。
-
行针总要歌
《行针总要歌》为针灸歌赋名。见《针灸大成》。内容概括针法的一些要点。如:“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只在二、三分内取,用之无失且收功。”又:“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均通俗易晓。
-
萧京
萧京明代医家。闽中晋江(今福建)人。幼体弱,患梦遗之疾,百治莫瘳。后随父宦游慈阳,得黄州名医胡慎庵诊治,三月获效,遂师事之,得其传,久之精医理。归里后行医,见当时医者治病舍本逐末,效不佳,乃竭己之所学,悉灵素之蕴,发脉旨,阐药性,辨病之虚实,所治多奇效。撰《轩岐救正论》六卷(1644年)。
-
童月轩
童月轩清末医家。家数世业医。承家学,亦习岐黄术。临证期间有感于医学成方浩繁,经方、时方又非医者莫能使用,乃将家藏历试多验之单方338首,补为《历验再寿编》(1923年)以方便患者选用。此书后被收入《三三医书》。
-
李翰林
李翰林唐代官吏。知医。其原名已佚不可考,天台(今属浙江)人。因旁通医术而为人疗疾。有莫姓患者,喘病久治不愈,李以青桔皮裹刚子一个,以线缚定,于火上烧之,烧灰存性,以生姜汁和之,竟愈其疾。
-
长生
长生为养生用语。谓生命可以延长或不死。当今批判地继承这些观点,是强调不要过劳过逸,切忌纵欲无度,莫伤真气,此为养生要旨。长生之说源于先秦神仙家,为先秦道家所吸收与阐扬,并成为后世道教的思想物质与精神支柱。道教徒以此为核心动力,力图与生命消亡过程积极抗争,由此发展出丰富有效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
贯众酒
处方:贯众。功能主治:寸白诸虫。用法用量:五更嚼炙肉1片,莫吞,俟虫寻肉,其头向上,却吐出肉,嚼使君子3个,并轻粉1字,吞下,少顷以当晚所煎贯众酒,吞解毒雄黄丸7粒,泻下皆虫也。摘录:《直指》卷二十五
-
彩云捧日
系指风 赤障,血翳包睛的病证。《目经大成》卷二:“此症满风 生障赤色,厚薄高低不等,痛涩莫敢开视,见人则两眉紧斗,眵泪并流,且丝脉纵横,白睛亦红紫相映,故曰彩云捧日。”
-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是从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入手,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化学动力学)以及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间的关系(结构化学)等问题,它是化学学科的理论核心。肉眼看不见的原子,借助于仪器的延伸已经变得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物,微观世界的原子和分子不再那么神秘莫测了。
-
锥
锥指针灸之针。《儒门事亲》:“烧锥燎艾,莫知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