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腭痈
概述:上腭痈:1.上腭疮;可选用凉膈散、清胃散等加减,外吹冰硼散。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上腭部喉痈。《医宗金鉴》卷六十六:“上腭痈若葡萄形,少阴三焦积热成,舌难伸缩鼻红涕,口难开合寒热增。”治疗:若壮热神昏谵语者,为邪毒内陷之候,舌苔黄、脉数有力。可用黄连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
-
悬痈
概述:悬痈为病证名。病因病机:上腭痈多由火毒炽盛所致。症状:上腭痈症见除上腭肿起、疼痛、色红,饮食吞咽均感不适外,或见身发寒热,口渴,舌苔黄,脉数等症。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也称海底漏、骑马漏。证属湿热下注。如病变波及泌尿器官,不仅尿液可自漏口流出,甚而尚可影响生育。
-
上腭悬痈
上腭悬痈为病名,即上腭痈。见《疡医准绳》卷三。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上腭部喉痈。《医宗金鉴》卷六十六:“上腭痈若葡萄形,少阴三焦积热成,舌难伸缩鼻红涕,口难开合寒热增。”若壮热神昏谵语者,为邪毒内陷之候,舌苔黄、脉数有力。可用黄连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
-
上腭部喉痈
见《疡医准绳》卷三。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上腭部喉痈。《医宗金鉴》卷六十六:“上腭痈若葡萄形,少阴三焦积热成,舌难伸缩鼻红涕,口难开合寒热增。”若壮热神昏谵语者,为邪毒内陷之候,舌苔黄、脉数有力。治宜解毒、泻热、消肿。可用黄连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
-
内疳疮
内疳疮为病名。多由火毒炽热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利咽,可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加减化裁,外用吹药。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上腭部喉痈。《医宗金鉴》卷六十六:“上腭痈若葡萄形,少阴三焦积热成,舌难伸缩鼻红涕,口难开合寒热增。”若壮热神昏谵语者,为邪毒内陷之候,舌苔黄、脉数有力。
-
上腭疮
上腭疮为病名,多由脾胃三焦蕴热而成,症见上腭生疮如黄粟,疼痛,口中腥臭;可选用凉膈散、清胃散等加减,外吹冰硼散。《医宗金鉴》卷六十六:“上腭痈若葡萄形,少阴三焦积热成,舌难伸缩鼻红涕,口难开合寒热增。”可用黄连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
-
喉痈
发于舌下如生一小舌样,连喉肿痛者名(chā插)舌喉痈;病因病机:多因六腑不和,气血不调,肺胃热蕴,风热痰火邪毒之气上冲咽喉,或过食辛辣醇酒炙煿厚味所致;或“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以伤七情郁结成痈毒生喉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用银翘散、清咽利膈汤、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
上腭痛
上腭痛病名。即上腭部喉痛。见《喉证明辨》卷三。参见上腭痈条。
-
悬蜞风
悬蜞风病名。系指上焦蕴热积热致使上腭肿胀,咽喉疼痛不利等的疾病。又名悬蜞、悬蜞虫毒风。《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论述本病原因为:“上焦蕴积热毒,风痰塞雍而起。”治宜清火解毒,消肿止痛。宜用三黄凉膈散加减。参见上腭痈、重痈、悬(疒其)风等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