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道取穴
概述: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指在病痛所在的部位上选取有关穴位,这是《内经》中“以痛为输”“随而调之”等选穴原则的运用。如眼病取承泣、睛明;耳病取耳门、听宫、听会;胃痛取中脘;遗尿取中极,以及取用局部压痛点等。鼻病取上星、通天;
-
近取
近取为近道取穴的简称。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选取穴位。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
-
就近取穴
就近取穴即近道取穴。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选取穴位。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
-
取穴法
概述:取穴法:1.定取穴位的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有: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和简便取穴法等。《标幽赋》:“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临床上分近道取穴、远道取穴、随症取穴等多种。《医学入门》:“取者,左取右,右取左,手取足,足取头,头取手足三阳,胸腹取手足三阴…”
-
选穴法
选穴法为临症时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取穴法。常用的有局部选穴法,邻近选穴法,远道选穴法,循经选穴法,异经选穴法,辨证选穴法,对症选穴法等。参见取穴法:取穴法指针灸治疗时选取穴位的方法。临床上分近道取穴、远道取穴、随症取穴等多种。
-
远道取穴
概述:远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远隔取穴、远部取穴,简称远取。与近道取穴相对。其具体应用可分为本经取穴、异经取穴等。如胃火上炎的牙痛,取足阳明胃经的内庭、下关;属少阳经头痛的偏头痛,取中渚、侠溪、率谷等穴。又称他经取穴。如鼻病取手太阴肺经的列缺;胁肋部疼痛,取手少阳三焦经的支沟等。
-
远取
概述:远取为远道取穴的简称。又称远隔取穴、远部取穴,简称远取。与近道取穴相对。其具体应用可分为本经取穴、异经取穴等。如胃火上炎的牙痛,取足阳明胃经的内庭、下关;属少阳经头痛的偏头痛,取中渚、侠溪、率谷等穴。又称他经取穴。如鼻病取手太阴肺经的列缺;胁肋部疼痛,取手少阳三焦经的支沟等。
-
近部取穴
近部取穴(neighboringpointselection)为取穴法之一。指在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腧穴。即近道取穴。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近部取穴多用于治疗病位较局限和体表部位反应较为明显的病症。如鼻塞选迎香;面瘫选颊车、地仓等。
-
远隔取穴
概述:远隔取穴即远道取穴。又称远隔取穴、远部取穴,简称远取。与近道取穴相对。其具体应用可分为本经取穴、异经取穴等。如胃火上炎的牙痛,取足阳明胃经的内庭、下关;属少阳经头痛的偏头痛,取中渚、侠溪、率谷等穴。又称他经取穴。如鼻病取手太阴肺经的列缺;胁肋部疼痛,取手少阳三焦经的支沟等。
-
远部取穴
概述:远部取穴(distantpointselection)为取穴法之一。又如腰腿痛时,见腰脊疼痛,并沿大腿、小腿后侧放射者,属“足太阳经腰腿痛”,治疗应取足太阳经的“秩边”、“承扶”、“委中”、“承山”等穴。又称他经取穴。如胃痛取“足三里“,或取与胃相表里的脾经穴“公孙”,与胃相关的肝经穴“太冲“、心包经“内关”等。
-
定穴法
定穴法指确定人体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有: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和简便取穴法等。2.取穴法指针灸治疗时选取穴位的方法。临床上分近道取穴、远道取穴、随症取穴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