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中
概述:经中:1.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主治病症:主治二便不通、五淋、带下、月经不调、腹泻等。刺灸法:刺法:一般直刺1.0~灸法:可灸。阴部·经中:经中又名阴部。位于脐下1.5寸(气海)再旁开3寸处。
-
阴都
概述:阴都:1.经穴名;阴都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肌肉)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内脏)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阴都穴的取法:仰卧位,在肓俞上4寸,中脘(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阴都穴穴位解剖:阴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鞘内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一般直刺1.0~
-
补肾汤
《古今医鉴》卷十:补肾汤:处方:破故纸(酒炒)小茴(盐、酒炒)玄胡索牛膝(去芦,酒洗)当归杜仲(酒炒)黄柏(酒炒)知母(酒炒)功能主治:主肾虚腰痛。加生姜,水煎服。10日即愈。用法用量:每夜取1剂,以水1大升,浸至五更,煎至三分之二,滤取汁,以羊肾3-4枚(切),下之,再煮3-5沸,如作羮法,空腹顿服;
-
关、阖、枢
关、阖、枢经络学说术语。用以解释三阳三阴经的不同功能和气机变化特点。见《灵枢·根结》和《素问·阴阳离合论》。三阳经中,太阳居阳分之表,为关;阳明居阳分之里,为阖;三阴经中,太阴居阴分之表,为关;厥阴居阴分之里,为阖;少阴居阴分之中,为枢。六经皮部也是结合关阖枢来命名。参见皮部条。
-
硫酸氨
结构及分子式:(NH4)2SO4生产方法:以氨和硫酸为原料,经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铵溶液,再经结晶、分离、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受热易分解。与碱性物质作用放出氨气。用途:主要用作农业肥料,工业上用作酸性染料染色的助染剂和皮革的脱灰剂等。包装与储运:用内衬塑料袋,外套塑料编织袋包装。
-
足厥阴经络现象
典型足厥阴经络现象:杜某男30岁1971年初诊左肝经扁平苔癣病期六年,表面光滑之红色扁平丘疹,沿肝经排成带状,从左内踝前方至股部。感传一般循本经上行,直抵期门穴,越横膈入肺,由神藏浅出,再沿足少阴经抵俞府穴,循足阳明经气舍、水突、人迎和大迎穴,交承浆至人中穴。
-
环状胰腺手术
手术名称:环状胰腺手术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胰腺的先天性异常适应症:环状胰腺手术适用于环状胰腺引起十二指肠第2段的狭窄及梗阻,表现为高位肠梗阻症状者。3.胃空肠吻合术虽然可以引流胃内容物,但术后胃内容仍然按自然的途径通过幽门至十二指肠,使症状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故引流手术应做在幽门以下十二指肠第1段。
-
返本还原
返本还原是指子午流注纳干法开输穴的同时,必须同开原穴,其中本是指本日的值日经,原指值日经的原穴,因为“原”穴是十二经出入的门户,故逢输必开原穴。阴经无原,以输代之。如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丙子时取小肠经荥穴前谷,戊寅时取胃经输穴陷谷,同时取胆经原穴丘墟。
-
伏阳
伏阳指阳热之邪潜伏在体内。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又如《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明·吴又可认为邪伏募原(见《温疫论》)。后世认为,凡初起不见表证,而先见里热甚至血分热证者为伏气温病,例如春温与伏暑之类便是。
-
千金腹痛方
《医略六书》卷三十:方名:千金腹痛方组成:熟地5两,黄耆3两(酒炒),白术两半(制),当归3两,白芍1两半(酒炒),川芎1两,炙草5钱,桂心1两半,大枣8枚,炮姜8钱。主治:产后腹中绞痛,脉软紧细者。用法用量:酒煎5钱,去滓温服。各家论述:产后血气两虚,寒邪内伏,故腹中绞痛,时发寒热焉。
-
九味仓廪汤
处方:潞党参1钱至钱半,羌活8分至1钱,薄荷1钱至钱半,茯苓2钱至3钱,防风1钱至钱半,前胡1钱至钱半,苦桔梗1钱至钱半,清炙草6分至8分,陈仓米3钱至4钱。各家论述:此方妙在参、苓、仓米益气和胃,协济羌、防、薄、前、桔、甘,各走其经以散寒,又能鼓舞胃中津液上输于肺以化汗,正俞氏所谓“藉胃汁以汗之”也。
-
稻槎菜属
中文名稻槎菜属拼音名daochacaishu拉丁名Lapsana中国植物志80(1):209描述LapsanaL.稻槎菜属,菊科,9种,分布于东半球北温带,我国3种,常见有稻槎菜L.apogonoidesMaxim.,产西南、西北、经中南至东部。花全部舌状,黄色,外层的总苞片小,少数,内层的草质,结果时稍硬;瘦果倒披针形,有棱20-30条,无冠毛。
-
关于规范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比对试验管理工作的通知
二、实施方案与样品:比对试验实施方案包括比对试验的样品、样品管理要求、比对项目、适用标准、作业指导书、结果反馈报告单、统计分析原则和日程安排等。中检院组织比对试验专家组对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报送的检验记录和结果进行技术审核,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中期报告,再经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确认。
-
内镜下上颌窦手术
①上颌窦开口在筛泡与钩突之间,切除钩突后可在内镜直视下,用弯刮匙或弯吸引器头沿下鼻甲附着处仔细探查,如果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或出现小气泡,通常提示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位置(图9.4.17.2-2)。鼻泪管的骨壁坚硬,容易识别。术后处理:1.手术后酌情填塞中鼻道,填塞材料有膨涨海绵、可吸收止血菱、明胶海绵和油纱条。
-
上颌窦鼻内镜手术
①上颌窦开口在筛泡与钩突之间,切除钩突后可在内镜直视下,用弯刮匙或弯吸引器头沿下鼻甲附着处仔细探查,如果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或出现小气泡,通常提示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位置(图9.4.17.2-2)。鼻泪管的骨壁坚硬,容易识别。术后处理:1.手术后酌情填塞中鼻道,填塞材料有膨涨海绵、可吸收止血菱、明胶海绵和油纱条。
-
外寒失血
外寒失血为病证名。指寒邪郁于经络而致吐血。见《不居集》卷十三。《不居集》卷十三:“外寒失血者,为邪气不能发散,壅盛于经络,逼迫于血因而吐者,须当发散经中寒邪。”宜麻黄桂枝汤。
-
恽铁樵
恽铁樵(1879-1935年)近代医家。恽体素弱,经中、西医诊治,未奏效。他先后两次开办“铁樵中医函授学校”,宣传他的主张,培养新一代的中医人才,并撰写了大量的医着,辑为丛书出版,书名为《药庵医学丛书》,共八辑,对温病、热病、妇儿科等方面中西医汇通的医治经验、方剂使用记录,还有医案记载等都留下宝贵的纪录。
-
十四经
十四经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合称。十四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督脉。
-
六十六穴
六十六穴为十二经中井、荥、输、原、经、合各穴的总称。十二经各有“五输”,合六十穴;另加阳经“原”六穴。即阴经井、荥、输(原穴同)、经、合,每经五穴,共三十穴;阳经井、荥、输、原、经、合,每经六穴,共三十六穴。子午流注针法就是以六十六穴为基础的。《标幽赋》:“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即指此。
-
柯萨奇病毒
柯萨奇病毒对乳鼠的敏感性很高,根据它们感染乳鼠产生的病灶,柯萨奇病毒可以分为a、b两组。a组某些型别的型特异性抗原可在37℃引起人类o型红细胞凝集反应。化验结果意义阳性(效价≥1∶80为可疑,效价≥1∶160):病毒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出疹性发热病、普通感冒、疱疹性咽峡炎、心包炎、流行性肌痛等。
-
地龙汤
组成:当归尾一分,肉桂、地龙各四分,麻黄五分,苏木六分,独活、黄柏、甘草各一钱,羌活二钱,桃仁六个。功能主治:《张氏医通》卷十四方之地龙汤主治腰脊痛或打扑损伤,从高坠下,瘀血积于太阳经中,或胫脯臂股中痛不可忍,鼻塞不通。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方之地龙汤主治牙疼。咽津无妨。
-
独活当归汤
别名:当归独活汤处方:独活8两,当归4两。功能主治:产后中柔风,举体疼痛,自汗出。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产后血虚亏乏,风邪袭入经中,营血不能灌溉,故肢体不仁,疼痛不止。当归养血以荣经脉,独活祛邪以除痹痛。摘录:方出《千金》卷三引《小品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五○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别名:桂枝龙骨牡蛎汤、桂甘龙骨牡蛎汤处方:桂枝1两(去皮),甘草2两(炙),牡蛎2两(熬),龙骨2两。潜阳,镇惊,补心,摄精。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各家论述:①《注解伤寒论》: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也,以发散经中火邪;患者心悸善惊,稍劳则惕惕而动,并喜手按其胸,时有虚烦,已二年之久。
-
内托羌活汤
概述:内托羌活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功能主治:《医学入门》卷七方之内托羌活汤主治发于足太阳经的尻臀痈,坚硬肿痛,两尺脉紧而无力者。《兰室秘藏》卷下方之内托羌活汤:组成:肉桂3分,连翘5分,炙甘草5分,苍术5分,橘皮5分,当归梢1钱,防风1钱,藁本1钱,黄耆1钱5分,黄柏(酒制)2钱,羌活2钱。
-
黄连清膈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30克黄连(去须)15克鼠尾黄芩(净刮)9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心肺间有热,及经中热。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温水送下。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
手厥阴经络现象
典型手厥阴经络现象:王某男26岁1981年初诊心包经皮脂腺囊肿病期八年,圆形囊肿性皮损,从腋窝至内关穴沿心包经呈带状播散。3.对102名冠心患者针刺内关穴后,有53人出现了感传,感传线大多可达曲泽穴,少数可达天泉穴或心前区。在另55名无感传的受试者,同位素仅在注射穴周围均匀弥散,无循经迁徙的迹象。
-
伏邪
伏邪是指感而不随即发病,而伏藏于体内的病邪,也指这一类发病类型。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伏气之说为温病所重视,特别是王孟英更为强调,把温病分为外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大类。后世认为,凡初起不见表证,而先见里热甚至血分热证者为伏气温病,例如春温与伏暑之类便是。
-
三阳并病
三阳并病(exogenouscolddiseaseinvolvingthreeyangchannels)是指外感伤寒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中,一经病变未解,又并发另一经的病变,两经病证同时存在。有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
-
外感吐血
《症因脉治》卷二:“外感吐血之因,内有积热,诸经火盛,外有风寒,束其肌表,血络热甚,不得外越,妄行上冲。”若表邪已解,仍吐血发热,目痛不眠,为阳明邪热,宜用干葛石膏汤、犀角地黄丸等方。《不居集》卷十三:“外寒失血者,为邪气不能发散,壅盛于经络,逼迫于血因而吐者,须当发散经中寒邪。”宜麻黄桂枝汤。
-
尚论篇
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初刻于1648年。将合病、并病、坏病、疾病四类,附于三阳经末;将过经不解、差后劳复、阴阳易等附于三阴经末。本书于1763年江西黎川陈氏重刊时并为四卷,而别刻喻昌《尚论后篇》四卷,论述温证、伤寒、真中风,小儿诸症以及太阳阳明方、阳明少阳方、三阴及各证方等,与《尚论篇》合为八卷。
-
伏气
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又如《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晋·王叔和《伤寒例》认为:“中而…明·吴又可认为邪伏募原(见《温疫论》)。后世认为,凡初起不见表证,而先见里热甚至血分热证者为伏气温病,例如春温与伏暑之类便是。
-
济阴煎
处方:川连1钱半,白术1钱半(炒),木通1钱半,当归3钱,川芎1钱,白芷1钱半,升麻8分,生地5钱,甘草8分。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黄连清热燥湿以降心火,生地滋阴凉血以壮肾水,白术培脾土以制湿,白芷散伏湿以升阳,木通降火利水,甘草缓中解毒,当归养经中之血,川芎行血中之气,升麻升阳明清气以散湿热也。
-
桃叶珊瑚属
中文名桃叶珊瑚属拼音名taoyeshanhushu拉丁名Aucuba中国植物志56:6描述AucubaThunb.桃叶珊瑚属,山茱萸科,7种,分布喜马拉雅地区至日本,我国有桃叶珊瑚A.chinensisBenth.等5种,由东部经中南至西南。花瓣4枚,卵形或披针形,镊合状排列,先端常尾尖;子房下位,1室,有下垂的胚珠1颗,花柱短而粗,柱头头状;
-
九味蟠葱散
概述:九味蟠葱散为方剂名,出自《张氏医通》卷十四方。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风寒湿三气交互乘间袭入经中,故疝结小腹,睾丸肿痛不止。羌活散风寒以胜湿,苍术燥脾湿以消肿,槟榔破滞气以开结,延胡通经气以活血,丁香温中散寒,肉桂暖血祛风,茯苓和脾胜湿,甘草和中和胃,干姜暖胃气以散寒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