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寒失血
外寒失血为病证名。指寒邪郁于经络而致吐血。见《不居集》卷十三。《不居集》卷十三:“外寒失血者,为邪气不能发散,壅盛于经络,逼迫于血因而吐者,须当发散经中寒邪。”宜麻黄桂枝汤。
外感吐血
《症因脉治》卷二:“外感吐血之因,内有积热,诸经火盛,外有风寒,束其肌表,血络热甚,不得外越,妄行上冲。”若表邪已解,仍吐血发热,目痛不眠,为阳明邪热,宜用干葛石膏汤、犀角地黄丸等方。《不居集》卷十三:“外寒失血者,为邪气不能发散,壅盛于经络,逼迫于血因而吐者,须当发散经中寒邪。”宜麻黄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