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针疗法
治疗方法·芒针疗法:芒针疗法(elongatedneedletherapy)是用针身细长,形如麦芒的针具(芒针)深刺腧穴治疗疾病的方法。2个主要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环跳,腰痛取带脉等。以右手持针柄捻转,左手持针体下压,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腹部可直刺,腰臀及肘膝关节处直斜刺,头面或腰背部应横刺。
-
芒针
针身细长有如麦芒,故名。现用芒针仿古代长针,用不锈钢制造,形与毫针相似,但针体较长,一般都在6寸以上,专用于深刺透刺。临床操作时,以右手持针柄捻转,左手持针体下压,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刺激时如患者感觉不适,即应停针。腹部可直刺,腰臀及肘膝关节处直斜刺,头面或腰背部应横刺。
-
中国芒针秘验
《中国芒针秘验》为书名。杨兆刚主编。1999年4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第二篇为芒针秘验奇案,是杨兆钢教授33年在海内外诊治的数10万病例中精选而来,承于古,启于今,包括各科的一些常见病和疑难病,可以使读者从辨证、立法、取穴、施术、手法以及论理中得到启发性的指导,而从中掌握一些常见病和疑难病证的施治方法。
-
全知
全知为经外奇穴名。出《芒针疗法》。位于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平胸锁乳突肌之上3/10与下7/10的交点处。主治颈神经痛、全身神经痛、风湿症、颈部肌肉痉挛、关节炎、半身不遂等。一般可直刺2寸。高血压、心脏病及体弱者禁刺。
-
肩背
肩背为经外奇穴名。出《芒针疗法》。位于侧颈部,锁骨上窝中央上约2寸,斜方肌上缘中部。主治肩背神经痛、肩胛风湿症、项背部肌肉疼痛及痉挛等。一般用芒针,针尖向下透过斜方肌,直达陶道穴或身柱穴。
-
颈臂
颈臂为经外奇穴名。出《芒针疗法》。位于锁骨内1/3与中2/3交点向上1寸,当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处。主治上肢麻木、瘫痪、肩臂风湿痛等。一般沿水平方向直刺0.5~0.8寸,勿向下刺,避免刺伤肺尖、引起气胸。颈臂
-
外金津玉液
外金津玉液为经外奇穴名。出《芒针疗法》。位于颈部中线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廉泉穴直上1.5寸,两旁各开0.3寸处。主治中风失语、流涎,以及舌面溃疡、舌肌麻痹或痉挛、口腔炎等。一般向舌根方向斜刺0.5~1.0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