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齿线
定义:齿线(dentateline)是指肛瓣与肛柱基底部共同在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锯齿状的环形线。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cm,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痔
常用的硬化剂有5%石炭酸植物油、5%鱼肝油酸钠、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及4%明矾水溶液等。④第2次注射前,先做直肠指诊,如痔块已硬化,表明粘膜已固定,则不应再注射,或经肛门镜先以钝针头试探,如痔核表面粘膜松驰,则再进行注射。步骤(图5):①侧卧位,局麻后用组织钳夹住痔块部位皮肤,向外牵拉,暴露内痒。
-
齿状线
定义:齿状线即齿线。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cm,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管癌
大致分为3大类:上皮细胞肿瘤(如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腺癌等)、非上皮细胞肿瘤(如肉瘤、淋巴瘤等)和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1974年以前,一般认为肛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经腹会阴联合肛管、直肠切除术(Miles术),并认为手术是惟一最有效的方法。
-
肛管恶性肿瘤
大致分为3大类:上皮细胞肿瘤(如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腺癌等)、非上皮细胞肿瘤(如肉瘤、淋巴瘤等)和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1974年以前,一般认为肛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经腹会阴联合肛管、直肠切除术(Miles术),并认为手术是惟一最有效的方法。
-
内痔注射疗法
概述:内痔注射疗法为内痔治法之一。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还纳。硬化萎缩法:常用药物为5%石炭酸甘油、4%明矾液、消痔灵等。侧卧位、截石位及俯卧位均可。Barwell等报道1例用5%石炭酸植物油注射治疗1期内痔,4d后发生腹膜后感染,经剖腹发现腹膜后有广泛水性脓液,无局限性脓肿,结肠未发现病变。
-
注射疗法治疗内痔
概述:内痔注射疗法为内痔治法之一。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还纳。硬化萎缩法:常用药物为5%石炭酸甘油、4%明矾液、消痔灵等。侧卧位、截石位及俯卧位均可。Barwell等报道1例用5%石炭酸植物油注射治疗1期内痔,4d后发生腹膜后感染,经剖腹发现腹膜后有广泛水性脓液,无局限性脓肿,结肠未发现病变。
-
肛乳头
定义:肛乳头(analpapilla)是指肛管与肛柱连接部位的三角形乳头状隆起。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cm,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肛门瘘管
概述:肛门瘘管简称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其内口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长年不愈。④括约肌外型--少见,内口在齿线上直肠壁,外口在肛周远处皮肤上,瘘管在内外括约肌外,经肛提肌而下(图2-105)。切开瘘管仅损伤部分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皮下部及浅部,不会引起术后肛门失禁。
-
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治疗严重脱垂性内痔
手术名称:严重脱垂性痔的吻合器治疗别名:PPH治疗严重脱垂性痔;由于手术不侵犯肛管组织、齿线及皮肤,因此术后疼痛感觉极轻,术后气便分辨能力不受影响,术后并发症也少见,如肛管处狭窄、感染、出血等。2.体位俯卧位或截石位。并发症:1.吻合口出血:在钳闭吻合钉时,保持吻合器关闭状态约20~
-
严重脱垂性痔的吻合器治疗
手术名称:严重脱垂性痔的吻合器治疗别名:PPH治疗严重脱垂性痔;由于手术不侵犯肛管组织、齿线及皮肤,因此术后疼痛感觉极轻,术后气便分辨能力不受影响,术后并发症也少见,如肛管处狭窄、感染、出血等。2.体位俯卧位或截石位。并发症:1.吻合口出血:在钳闭吻合钉时,保持吻合器关闭状态约20~
-
PPH治疗严重脱垂性痔
手术名称:严重脱垂性痔的吻合器治疗别名:PPH治疗严重脱垂性痔;由于手术不侵犯肛管组织、齿线及皮肤,因此术后疼痛感觉极轻,术后气便分辨能力不受影响,术后并发症也少见,如肛管处狭窄、感染、出血等。2.体位俯卧位或截石位。并发症:1.吻合口出血:在钳闭吻合钉时,保持吻合器关闭状态约20~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严重脱垂性内痔
手术名称:严重脱垂性痔的吻合器治疗别名:PPH治疗严重脱垂性痔;由于手术不侵犯肛管组织、齿线及皮肤,因此术后疼痛感觉极轻,术后气便分辨能力不受影响,术后并发症也少见,如肛管处狭窄、感染、出血等。2.体位俯卧位或截石位。并发症:1.吻合口出血:在钳闭吻合钉时,保持吻合器关闭状态约20~
-
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
用粗不吸收线在插入橡皮管处的近端约1cm处环绕结肠和橡皮管,紧紧结扎以绞窄肠壁控制肠壁和系膜的出血。凡采用外置造口者,术后都应早期定期扩张。8.结肠和肛管靠拢吻合处环形狭窄:由于肛管括约肌和肛提肌的经常收缩,吻合处的环状瘢痕很易挛缩而导致狭窄,当粪便经常不成形或拉出的结肠曾有回缩时则更易发生。
-
改良Bacon术式拖出式直肠切除术
用粗不吸收线在插入橡皮管处的近端约1cm处环绕结肠和橡皮管,紧紧结扎以绞窄肠壁控制肠壁和系膜的出血。凡采用外置造口者,术后都应早期定期扩张。8.结肠和肛管靠拢吻合处环形狭窄:由于肛管括约肌和肛提肌的经常收缩,吻合处的环状瘢痕很易挛缩而导致狭窄,当粪便经常不成形或拉出的结肠曾有回缩时则更易发生。
-
改良Bacon术式
用粗不吸收线在插入橡皮管处的近端约1cm处环绕结肠和橡皮管,紧紧结扎以绞窄肠壁控制肠壁和系膜的出血。凡采用外置造口者,术后都应早期定期扩张。8.结肠和肛管靠拢吻合处环形狭窄:由于肛管括约肌和肛提肌的经常收缩,吻合处的环状瘢痕很易挛缩而导致狭窄,当粪便经常不成形或拉出的结肠曾有回缩时则更易发生。
-
肛门内括约肌
定义: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analsphincter)是指直肠末端环形肌增厚形成的由植物神经支配的平滑肌。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
-
内痔
风伤肠络:内痔·风伤肠络证(internalhemorrhoidwithpatternofwindinjuringintestinecollateral)是指风伤肠络,以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为常见症的内痔证候。脾虚下陷,则肛门坠胀,痔核脱出肛外;常用药物:1.硬化萎缩药消痔灵,5%~
-
内痔环切术
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手术图解⑴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⑵固定环痔⑶环形切开外层粘膜⑷分离痔核后固定内层粘膜⑸环形切断内层粘膜⑹缝合内、外层粘膜⑺去除内痔图1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适应证1.环状内痔或内痔数目超过4个以上以及合并混合痔者。术前需清洁灌肠。麻醉同内痔切除术。手术步骤1.体位截石位。
-
外痔
外痔可分为气滞血瘀、湿热下注、脾虚气陷等证型。湿热为患则渗流滋水;适应证:单纯静脉曲张性外痔,混合痔的外痔部分。辨证分析:血分有热,加之便时努挣或负重远行,气血瘀滞,血热妄行,脉络破裂,血溢脉外,瘀于皮下则见肛缘肿物,颜色紫暗;外治法:先用苦参汤煎水熏洗肛门,再外涂痔疮膏,每天1次。
-
改良whitehead
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手术图解⑴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⑵固定环痔⑶环形切开外层粘膜⑷分离痔核后固定内层粘膜⑸环形切断内层粘膜⑹缝合内、外层粘膜⑺去除内痔图1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适应证1.环状内痔或内痔数目超过4个以上以及合并混合痔者。术前需清洁灌肠。麻醉同内痔切除术。手术步骤1.体位截石位。
-
sarasola-klose
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手术图解⑴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⑵固定环痔⑶环形切开外层粘膜⑷分离痔核后固定内层粘膜⑸环形切断内层粘膜⑹缝合内、外层粘膜⑺去除内痔图1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适应证1.环状内痔或内痔数目超过4个以上以及合并混合痔者。术前需清洁灌肠。麻醉同内痔切除术。手术步骤1.体位截石位。
-
漏疮
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皆为湿热之象。阴虚火旺:肛漏·阴虚火旺证(analfistula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ire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瘘管外口凹陷,周围颜色晦暗,脓水清稀,病程缠绵,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心烦不寐,食欲不振,舌质红少津,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无力为常见症的肛漏证候。
-
肛漏
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皆为湿热之象。阴虚火旺:肛漏·阴虚火旺证(analfistula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ire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瘘管外口凹陷,周围颜色晦暗,脓水清稀,病程缠绵,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心烦不寐,食欲不振,舌质红少津,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无力为常见症的肛漏证候。
-
肛裂切除术
手术名称:肛裂切除术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肛门、肛管的手术/肛裂手术ICD编码:49.3902概述:肛裂是齿线下肛管皮肤层小溃疡。侧卧位、俯卧位或截石位均可。肛裂切口必须深达溃疡肉芽的基层,才能全部切除肛裂的溃疡。3.修整创缘皮肤,使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部生长。
-
肛瘘切开挂线法
肛瘘切开挂线法是手术切开和挂线疗法相结合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肛瘘的方法。肛瘘切开挂线法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患侧着床,屈膝,暴露臀部,局部常规消毒,行局麻或腰俞麻醉,先用探针及手指查明瘘管分布情况。如为复杂性肛瘘,应将齿线以下的所有瘘管管道、空腔窦道依次予以切开,务使创口引流通畅。
-
混合痔
概述:混合痔(mixedhemorrhoid)为病名。操作方法: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肛门部,局部浸润麻醉,充分暴露痔核,将外痔部分作。此外,手术中尽量保留肛管皮肤和粘膜,以防术后肛门直肠狭窄。即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管皮下血栓形成和增生的结缔组织。
-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别名: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ICD编码:48.7601概述: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用于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侧卧位、截石位及俯卧位均可。6cm,然后用腰麻穿刺针先在右侧正中垂直刺入皮肤、皮下、坐骨直肠间隙及肛提肌,到达骨盆直肠间隙。
-
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别名: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ICD编码:48.7601概述: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用于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侧卧位、截石位及俯卧位均可。6cm,然后用腰麻穿刺针先在右侧正中垂直刺入皮肤、皮下、坐骨直肠间隙及肛提肌,到达骨盆直肠间隙。
-
肛瓣
定义:肛瓣(analvalve)是指两个相邻肛柱基底之间的半月形皱襞。《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环形肌在肛管处特别增厚,形成肛门内括约肌。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门外括约肌
定义: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analsphincter)是指环绕肛管的由肛神经支配的具有括约肛门作用的横纹肌。外括约肌有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个部分。直肠全长12cm。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直肠柱
定义:直肠柱即肛柱(analcolumn)。《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柱
定义:肛柱(analcolumn)又称“直肠柱”。《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
-
直肠瓣
即大肠的末端。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同,下端则扩大为直肠壶腹,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成直角形成会阴曲。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直肠壶腹
即大肠的末端。3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结,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终止于齿线,并与肛管相连。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6个米粒大小、黄白色的乳头状突起,称肛乳头。
-
肛直角
定义:肛直角(anorectalangle)是指直肠下段与肛管轴线形成的近似90°的夹角。即大肠的末端。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管直肠环
定义:肛管直肠环(anorectalring)是指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邻近的部分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纤维共同组成的肌环。即大肠的末端。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窦
定义:肛窦即肛隐窝(analcrypt),是指肛瓣与两个相邻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袋状小陷窝。《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肛隐窝
定义:肛隐窝(analcrypt)又称“肛窦”,是指肛瓣与两个相邻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袋状小陷窝。《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环形痔切除术
手术名称:内痔环形切除术别名:内痔环切术;常见的有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皮赘)、静脉曲张外痔及炎性外痔。第2期:排便时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喷血,出血中等。2.内痔伴有直肠黏膜脱垂者。侧卧位、截石位及俯卧位均可。3.将痔块和直肠下端黏膜从括约肌表面分离开,一边分离,一边将软木塞稍向外拉,但切勿滑出肛门。
-
内痔外剥内扎术
手术名称:内痔外剥内扎切除术别名:内痔外剥内扎术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肛门、肛管的手术/痔手术ICD编码:49.4601概述:痔是直肠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俯卧位、侧卧位或截石位。若痔块较大,也可用2-0号铬制肠线连续缝合痔块蒂部。4.用同法切除其他两个母痔。
-
内痔外剥内扎切除术
手术名称:内痔外剥内扎切除术别名:内痔外剥内扎术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肛门、肛管的手术/痔手术ICD编码:49.4601概述:痔是直肠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俯卧位、侧卧位或截石位。若痔块较大,也可用2-0号铬制肠线连续缝合痔块蒂部。4.用同法切除其他两个母痔。
-
内痔环形切除术
手术名称:内痔环形切除术别名:内痔环切术;常见的有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皮赘)、静脉曲张外痔及炎性外痔。第2期:排便时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喷血,出血中等。2.内痔伴有直肠黏膜脱垂者。侧卧位、截石位及俯卧位均可。3.将痔块和直肠下端黏膜从括约肌表面分离开,一边分离,一边将软木塞稍向外拉,但切勿滑出肛门。
-
血栓性外痔摘除术
手术名称:血栓性外痔摘除术别名:血栓性外痔剥离摘除术;②结缔组织;常见于左侧正中、右前及右后三处,称原发性内痔(母痔)。常见的有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皮赘)、静脉曲张外痔及炎性外痔。肛门镜检查,在齿线上是直肠柱扩大,呈结节状突起。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还纳。侧卧位或俯卧位。
-
血栓性痔疮清除术
手术名称:血栓性外痔摘除术别名:血栓性外痔剥离摘除术;②结缔组织;常见于左侧正中、右前及右后三处,称原发性内痔(母痔)。常见的有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皮赘)、静脉曲张外痔及炎性外痔。肛门镜检查,在齿线上是直肠柱扩大,呈结节状突起。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还纳。侧卧位或俯卧位。
-
血栓外痔摘除术
手术名称:血栓性外痔摘除术别名:血栓性外痔剥离摘除术;②结缔组织;常见于左侧正中、右前及右后三处,称原发性内痔(母痔)。常见的有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皮赘)、静脉曲张外痔及炎性外痔。肛门镜检查,在齿线上是直肠柱扩大,呈结节状突起。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还纳。侧卧位或俯卧位。
-
血栓性外痔剥离摘除术
手术名称:血栓性外痔摘除术别名:血栓性外痔剥离摘除术;②结缔组织;常见于左侧正中、右前及右后三处,称原发性内痔(母痔)。常见的有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皮赘)、静脉曲张外痔及炎性外痔。肛门镜检查,在齿线上是直肠柱扩大,呈结节状突起。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还纳。侧卧位或俯卧位。
-
气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指痔外静脉丛发生瘀血扩大曲张、成团状而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物。湿热下注:外痔·湿热下注证(externalhemorrhoid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diffusingdownward)是指湿热下注,以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溏,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外痔证候。治法:清热利湿,理气活血。
-
内痔切除术
内痔切除术手术图解图1痔切除术体位图2手指扩张肛门⑴显露痔核⑵切开皮肤,夹紧痔核基部⑶缝扎痔核上端血管⑷切除痔核⑸缝合⑹完成手术图3内痔切除术适应证1.经注射疗法或枯痔疗效后仍反复出血的内痔。4.显露痔核用组织钳夹住痔核下端皮肤向外牵拉,使齿线充分显露[图3⑴]。2.肠线结扎线头宜留长些(1cm),以免滑脱出血。
-
肛门瘘管切开术
手术名称:肛瘘切开术别名:肛门瘘管切开术;俯卧位、侧卧位或截石位。蹄铁形肛瘘为高位弯形肛瘘的一种。即先切开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及其下方的瘘管,然后用橡皮筋由剩余的管道口通入,经内口引出,缚在肛管直肠环上,这样可避免因一次切断肛管直肠环而造成肛门失禁。如仍不能排尿,可给氨甲酰胆碱0.25mg皮下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