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产
难产·气滞血瘀证:难产·气滞血瘀证(difficultdeliverywithsyndromeofqistagnationandbloodstasis)是指气滞血瘀,运行不利,胎儿娩出受阻,以分娩时腰腹疼痛剧烈,宫缩虽强,但间歇不匀,产程进展缓慢,或下血暗红、量少,面色紫暗,精神紧张,胸脘胀闷,时欲呕恶,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数为常见症的难产证候。
-
乳难
概述:乳难:1.难产;见《针灸甲乙经》。乳难出《神农本草经》滑石、贝母、泽泻等条。据《脉经》乳作产解,则乳难当为产难、难产之意。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不下·乳难:乳难指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不下。
-
油蜜煎
处方:香油蜂蜜童便各200毫升功能主治:治难产,浆沥胞干,胎不得下。用法用量:上药和匀,入铜锅内,慢火煎三沸,掠去沫,调滑石末30克,或益母草末,搅匀顿服。外以油、蜜于母腹脐上下摩之。摘录:《济阴纲目》卷八《普济方》卷三四二引《便产须知》:方名:油蜜煎别名:油蜜饮组成:清油半两,好蜜1两。滑胎即下。
-
催生立应散
处方:车前子1两,当归1两,冬葵子3钱,牛膝2钱,白芷3钱,大腹皮2钱,枳壳2钱,川芎2钱,白芍1钱。功能主治:难产及横生逆产。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方内车前子清降通闭,冬葵子滑胎利产,香白芷开泄阳明,大腹皮疏利逆气,当归养血脉润胎,枳壳破滞逆泻气,川芎行血中之气,白芍敛阴中之血,牛膝逐胎下行以易产。
-
立圣鹤顶丹
别名:立圣丹处方:寒水石不拘多少(江南人谓之软石膏者,分作2处,1半生,1半炭火煅令通红)。制法:上为极细末,入朱砂再合研,色与桃花色相似即止。功能主治:难产,难产横逆恶疾,死胎不下。用法用量:立圣丹(《普济方》卷三五六)。摘录:《百一》卷十八引朱炳方
-
催生如圣散
《郑氏家传妇科万金方》卷三:催生如圣散:处方:当归、川芎、大腹皮、枳壳、白芷。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或有漏血,胎脏干涩,难产痛剧者,并进3服,良久腹中气宽,胎滑即产下。胎死不下,煎红花、温酒调下。附注:催生独圣散(《丹溪心法》卷五)、催生为全散(《宋氏女科》)。
-
锁骨切断术
在现代产科学上,由于加强了妇幼卫生工作和产科技术水平提高,难产多能及早处理,因难产施行毁胎术已甚少采用,仅适用于死胎、畸形胎儿及极少数特殊情况者。常用的有穿颅术、断头术、内脏剜除术和脊柱切断术等。适应症:锁骨切断术适用于:1.适用于穿颅术后胎肩娩出困难者。取膀胱截石位。2.注意保护阴道组织。
-
产难
概述:产难为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胎儿娩出发生困难,为各种异常产的总称。病因病机:多因气滞、气虚、血瘀、产道异常、胎位异常、胎儿异常等原因所致。杨子建《十产论》中伤产、催产、冻产、横产、倒产等均属难产范围。
-
神授乌金散
《医方类聚》卷二三四引《王岳产书》:方名:神授乌金散组成:鲤鱼皮、猪肝衣、头发(3件煅过)、白僵蚕、桂心、白附子、当归、香墨、灶突土膜、灶门膜各等分。难产、儿枕痛,恶露不下,血晕,血风抽掣,伤寒,产后乍见鬼神,血风不识人,产后四肢浮肿。
-
儿捧母心
儿捧母心为病名,即捧心生。见清·叶其蓁《妇科切要》。捧心生为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从现象观察,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
-
捧心生
捧心生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观察到儿臂上举,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
-
坐碍
坐碍病名。难产证型之一。见顾允若《妇科撮要》。指脐带绕颈造成的难产。详碍产条。
-
新生儿产伤性疾病(锁骨骨折)
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与分娩方式、胎儿娩出方式位和出生体重有关。检查:X片可确诊。治疗方案:青枝骨折一般不需治疗,对于完全性骨折,有学者也认为无需处理,随着小儿生长发育,肩部增宽,错位及畸形均自行消失,也可在患侧腋下置一软垫,患肢以绷带固定于胸前,2周可愈合。
-
前不均倾位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枕横位中胎头以前不均倾势入盆者简称为前不均倾位。2.产程中容易出现尿潴留。4.直肠指检或阴道检查,宫颈前唇水肿,骨盆前半部被塞满,而骨盆后半部有空虚感,胎头矢状缝在骨盆横径位上,且后移至接近或偏向骶岬。1、腹壁松弛或悬垂腹者,可加用腹带纠正胎儿的倾斜姿势,避免前顶先入盆。
-
走马催生丹
《普济方》卷三五六:组成:光明辰砂1两(研),麝香(研)1钱,桃嫩苗7茎,柳嫩苗7茎(如无取皮,须是向东方妙,取向东方者),雄蛇蜕1条(首尾全者,树上蜕者,是雄,不然只取中间5寸,烧烟欲尽,急速取出,用瓷器盆盖于地上,周围用湿土围之,良久取出,为末)。主治:难产危急,横生逆产,子死腹中,胎衣不下。
-
榆皮通滑泄热煎
《千金》卷二十:方名:榆皮通滑泄热煎别名:榆皮散、榆皮汤组成:榆白皮1升,葵子1升,车前子5升,赤蜜1升,滑石3两,通草3两。主治:肾热,应胞囊涩热,小便黄赤,苦不通;及妇人难产。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皆属利水伤津之味,惟赤蜜虽能导火,兼可通津。以其专利窍,故产难亦得用之。
-
鼠圣一粒丹
《医学正印》卷下:方名:鼠圣一粒丹组成:大雄鼠1个(活捉者,猫咬及药死者不用,割取外肾子1双,又取其腰子1双,余骨肉不用),上好乳香不拘多少(炙出汗,研为细末)。主治:妇人难产,1-2日不下者。制备方法:上将鼠腰肾子4枚,去膜研烂,入乳香末又研匀,以可丸为度,丸如梧桐子大,外用好辰砂末为衣,阴干。
-
兔头骨
《*辞典》:兔头骨:出处:《别录》拼音名:T T uGǔ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头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甘酸,平。②《食疗本草》:味酸。功能主治:治头痛眩晕,消渴,难产,恶露不下,小儿疳痢,痈疽疮毒。①《别录》:主头眩痛,癫疾。③《纲目》:烧末敷,妇人产后阴脱,痈疽恶疮。
-
金笔丸
处方:金箔3片,兔毫笔头3个(烧为灰)。制法:上和停,用蜡为丸,如梧桐子大,作1服。功能主治:难产。用法用量:温酒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五六
-
救母丹
《辨证录》卷十二:救母丹:处方:当归12克川芎6克人参6克荆芥9克益母草6克赤石脂末3克功能主治:治难产子死胞中。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人参、川芎、当归以补产妇之气血,益母草下死胎,赤石脂化痰血。况益母草又善下死胎,石脂能下瘀血,自然一涌而出,无少阻滞矣。
-
开骨膏
处方:乳香(研细)。功能主治:难产。用法用量:每服1粒,无灰酒吞下。摘录:《准绳·女科》卷四《准绳 女科》卷四:组成:乳香(研细)。制备方法:滴水为丸,如芡实大。
-
开骨千金不易汤
处方:当归24克川芎6克败龟版9克白发一大团功能主治:开骨催生。治交骨不开,以致难产者。用法用量:加酒150毫升煎服。摘录:《胎产秘录》卷中
-
葵子如圣散
处方:黄葵子(炒)70粒。功能主治:催生。主妇人产难。用法用量:《医灯续焰》本方用法: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若胎漏血干难产,痛极者,并进三服,良久腹中气宽,胎滑即产;如打扑死胎,红花酒调下。注意:须见正产候,方可服之。摘录:方出《孙真人海上方》,名见《医灯续焰》卷十五
-
马齿苋散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马齿苋散:处方:马齿苋(捣汁)、猪脂膏、石蜜。功能主治:痘痂不落,成癍痕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马齿苋膏”。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圣惠》卷八十七:马齿苋散:处方:马齿苋半两(干者),没石子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麝香1钱(细研),兰香根灰2钱。主治:难产痛甚。
-
金鱼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鱼藤:别名:豆瓣鹿衔、肉质伏石蕨、鸡嘴鹿衔、金碎石、石串连、底线通筋来源:蕨类水龙骨科金鱼藤Lemmaphyllumcarnosum(Wall.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接骨,催生,除湿。主治小儿高热,风湿,难产(宫缩无力),中耳炎,骨折。和本品适量配伍其它药共捣烂加猪油烘热,复位后包敷患处,固定。
-
山楂核
《*辞典》:山楂核: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ShānZhāH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种子。功能主治:治食积,疝气。附方:①治胃积坚久,嘈杂吞酸,胁间积块作痛:山楂核五钱(炒黄,研),沙蒺藜五钱(焙),鸡内金五钱(焙黄),共为细末。(《海上方》)③治阴肾癫肿: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
-
水棉花
《*辞典》:水棉花: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ShuǐMi nHuā别名:满天星、花升麻、绿升麻、野棉花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背湖北银莲花的根、叶。生境分布:多生于旷野草地或疏林中。注意:孕妇忌服。②治风湿关节痛,外伤所致内出血:野棉花根适量,泡酒服(每次含生药量不能超过一钱)。③治疮疡:野棉花鲜叶取汁外搽。
-
兔皮毛
《*辞典》:兔皮毛:出处:《唐本草》拼音名:T P M o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皮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②《本草拾遗》:毛烧灰,主灸疮不瘥。③《纲目》:毛灰治小便不利。外用:烧灰涂敷。(《肘后方》)②治妇人带下:兔皮,烧令烟断,为末,酒服方寸匕。(孟诜《必效方》)摘录:《*辞典》
-
味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味牛膝:别名:味膝、尾膝、未牛膝、土牛膝、窝牛膝来源:爵床科味牛膝StrobilanthesgrossusC.B.Clarke或S.forrestii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性味:酸、苦,平。功能主治:行瘀血,消肿痛,强筋骨。主治经闭症瘕,淋痛难产,腰膝痹痛。3钱,水煎服。
-
圣妙寸金散
《证类本草》卷十七引《胜金方》:别名:胜妙寸金散、寸金散组成:败笔头1枚(烧灰,为末)。主治:难产。用法用量:以生藕汁1盏调下。若产母虚弱及素有冷疾者,恐藕冷动气,即于银器内重汤暖过后服。附注:胜妙寸金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九)、寸金散(《妇人良方》卷十七)。
-
仙传四急保生丹
《卫生鸿宝》卷五:组成:凤仙子(大红)90粒(白)49粒(另研包好,临时将药秤明分两配入),龟板1两(麻油涂炙),通梢牛膝3钱,桃仁钱半,川芎5钱,归身5钱。主治:临产交骨不开,难产。产后瘀血变症,或儿枕痛,加炒红曲3钱、酒炒马料豆2合,共为末,童便、陈酒各半杯,调服2-3钱。制备方法:上为末。
-
仙传通津救命至灵丹
《古方汇精》:别名:仙传通津救命至灵汤组成:桂圆肉6两(去核),生牛膝梢1两(用酒1杯,浸,捣烂)。主治:裂胞生,及难产数日,血水已干,产户枯涩,命在垂危者。用法用量:将桂圆肉煎浓汁,冲入牛膝酒内服之,停半日即产。附注:仙传通津救命至灵汤(《集验良方》卷二)。
-
一母丸
《医方类聚》卷二二四引《管见良方》:别名:万应丸、知母丸组成:知母(洗,焙)1两。主治:妊娠日月未足而痛,如欲产者,难产及子烦。妊娠胎动不安,及产后小户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温酒嚼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附注:万应丸(《卫生宝鉴》卷十八),知母丸(《普济方》卷三四二)。
-
如神丹
《医学正传》卷七:组成:巴豆3枚,蓖麻子7枚。功效:催生。主治:难产。用法用量:贴脐。制备方法:上药各去壳,研,入麝香少许,捏作饼子。
-
异授金兔丹
《救产全书》:组成:兔皮(连毛,烧存性)。主治:妇人难产,及胞衣不下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无灰黄酒送下。如再不下,再服1丸。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米糊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
-
苎麻根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组成:干苎麻根(新者,刮削净,锉碎)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甘草(炙)2两,干地黄(焙)2两,乌梅(去核,取肉)2两,人参2两。主治:难产。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2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夜各1次。入月宜常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
麦冬升麻汤
《辨证录》卷十二:方名:麦冬升麻汤组成:麦冬4两,升麻2钱。主治:难产。血虚胶滞,胎中无血,儿不易转身。用法用量:水煎服。
-
易生汤
主治:妇人血气不调,心腹(疒丂)痛,或月闭不通,每有妊娠,多难产。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醋1合,入生姜3片,煎至1中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末,除桂、枳壳2味外,其余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末令匀。
-
转气催生汤
《辨证录》卷十二:方名:转气催生汤组成:人参2两,川芎5钱,当归1两,黄耆1两,龟膏1两,升麻1钱,旋覆花1钱。主治:妊妇气血甚衰,以致胎气不顺而为难产,胎儿脚手先下。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儿即转身而生矣。
-
三请诸葛
《串雅补》卷二:方名:三请诸葛组成:铅粉2钱,蚂蟥干1钱(火炙干,为末),急性3钱(生研,净末),干漆2钱(炒透),雌雄蟹壳1月1对(炙黄,研为细末)。功效:下胎。主治:难产。用法用量:每日空腹送下3钱。制备方法:用苏木8两,煎汁熬膏为丸。
-
突门散
《辨证录》卷十二:方名:突门散组成:黄耆2两,败龟版1个(捣碎),牛膝5钱,川芎5钱,附子3分。主治:难产。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减:加当归亦可,加人参更神。
-
顺生散
《元和纪用经》:方名:顺生散组成:蛇皮。主治:临月催生。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杨氏家藏方》卷十六:方名:顺生散组成:山茵陈叶、仙灵脾叶各等分。主治:生产不正及难产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童便并酒共半盏,温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烧弓弦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方名:烧弓弦散组成:弓弦5寸(锉碎),箭竿5寸(锉碎)。主治:难产。用法用量:以温酒调下,其子即出,未效再服。制备方法:上同烧作灰,研为细散,作1服。
-
益阴利产方
《医略六书》卷二十九:方名:益阴利产方组成:阿胶8两,赤小豆1升。主治:难产累日,脉微数。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各家论述:产妇阴血不足,无以荣养其胎,故欲产之时,累日不能遽下。阿胶补阴血之不足,小豆降心气之有余,蜜以丸之,酒以行之,使心肾交通,则水火既济而沟满渠通,安有产难累日不下之忧哉。
-
蛇锐皮丸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方名:蛇锐皮丸组成:蛇蜕皮1条(烧灰),腊月兔脑髓1枚,车脂枣许大(晒干)。主治:难产数日不下。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以兔髓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
蛇蜕乌金丸
《胎产心法》卷中:方名:蛇蜕乌金丸组成:蛇蜕1条。主治:胞衣不下。用法用量:香油灯上烧研,入麝香为末。童便调服。或加蕲艾、苏木各1钱,麦芽末打糊为丸,名为乌金丸。遇有难产及死胎不出,俱童便服之。亦有单用蛇蜕,酥炙为末,童便调下1钱匙者。
-
紫炁丹
《古方汇精》卷三:方名:紫炁丹组成:全当归1两,川芎5钱,柞树皮5钱,红花2钱,炙黄耆3钱,败龟版1个(炙)。主治:横生、逆产、难产。用法用量:每服1丸,丹参2钱煎汤送下。加减:若膏粱体弱甚者,加人参2钱。制备方法:照分两每料蜜成3丸。
-
替拿散
《医学正印》卷下:方名:替拿散组成:当归5钱(酒洗),川芎5钱,大腹皮5钱,黑豆(洗净,晒干)、枳壳5钱(麸炒),柞枝5钱(其枝多刺,其叶如杏,叶可以饲蚕者),白芷5钱。用法用量:候产母腹痛时,用水3碗,煎1碗半,炖热,待胞浆水一破,即服一半,少顷,儿或未下,再服一半,自然生下。
-
寤生丸
《妇人良方》卷十五:方名:寤生丸组成:乳香1分,枳壳1两。《女科百问》卷下:方名:寤生丸组成:枳实6两,桑白皮(干)6两。主治:难产。制备方法:上药入大铛内,以河水煮半日许,候枳实透软,去桑白皮不用,取枳实(去瓤)薄切作小片子,焙干,再入木香半两,甘草(炙)半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
瘦胎丸
《万氏女科》卷二:方名:瘦胎丸组成:枳壳(麸炒)4两,白术1两,当归1两,甘草1两。功效:防其难产。主治:孕妇8-9月,形盛胎肥腹大,坐卧不安。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制备方法:炼蜜为丸,辰砂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