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当隔,隔者当写。”《素问·至真要大论》:“隔肠不便。”②隔离,隔开。《素问·方盛衰论》:“五部隔无征,若后旷野。”饮食不下,大便不通的隔证,又称噎膈。《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三阳结谓之隔。”④通膈,胸膈。《丹溪心法》:“若血溢于浊道,留聚隔间,满则吐血。”
-
中隔子宫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描述:两侧副中肾管融合不全,可在宫腔内形成中隔,从宫底至宫颈内口将宫腔完全隔为两部分者为完全中隔;症状体征:中隔子宫易发生流产、早产和胎位异常;若胎盘粘连在隔上,可出现产后胎盘滞留。诊断检查:中隔子宫外形正常,可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或子宫镜检查确诊。
-
阴道纵隔
疾病别名双阴道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在胚胎发育中有“故障”,可形成完全性或部分性阴道纵隔,亦称“双阴道”。患者往往无异样感觉,不会发生经血潴留,大多数对性生活也无影响,可不必治疗,手术影响性生活,可施纵隔切开术。若临产后发现纵隔阻碍胎先露部下降,可沿隔的中部切断,分娩后缝合切缘止血。
-
心内膜垫
心内膜垫endocardialcushion心内膜垫是哺乳类和鸟类胚胎的心脏中,由连接心房和心室的房室管(atrio-ventricularcanal)的背壁、腹壁所生成的心内膜突起,它与心房、心室间的中隔形成及房室瓣的形成有关。两栖类的心内膜垫是指只在房室管背壁所生的隆起,故称房室栓(atrio-ventricularplug)。
-
小杂鱼生干
小杂鱼生干制作方法以江鱼生干为例加以说明。2.洗涤:首先将鲜江鱼用海水把体外粘液、杂质冲洗干净,在洗涤过程中要勤换清水和防止损伤鱼体,洗后沥干水分。晒干后,经过扩散2天,能使腥味去掉,露出芳香气味。小杂鱼生干质量标准颜色透明鲜艳,质纯淡无沙尘杂质,鱼体完整,无出油,干度足产品卫生。
-
金乌汤
处方:杜仲1钱,厚朴1钱,桑白皮1钱,槟榔1钱。功能主治:赤眼淹缠。用法用量:取不落水雄鸡肝1枚,去红筋,入白酒酿6两,隔汤顿熟,去滓,以汤与肝食。隔2日再服1剂。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间歇运针
间歇运针针灸学名词。指针刺得气后每隔一定时间断续地给予捻转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针感得到保持或加强的针刺手法。每次运针或间时间隔可视病情而定。
-
强化程序
强化程序指在运用部分强化来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时的强化时间与比率的安排。机体在强化后会出现反应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达到高峰,机体学会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定时检查学会作业可属此类强化程序。机体不知何时出现强化,但总有一种就要出现的预想,所以反应速度比较稳定、不出现停顿。
-
担子
在有隔担子中,分为4个细胞纵裂而各形成隔壁,并于各细胞的顶端生出小柄着生担孢子的银耳型担子(如银耳目担子),即并列四室担子,以及按其横隔壁纵向并列的四个细胞各自生出小柄产生担孢子的木耳型担子(如木耳目担子),即直列四室担子(原菌丝体)。
-
肺底积液
肺底积液(subpulmonaryeffusion)为位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腔积液。右侧较多见。被肺底积液向上推挤的肺下缘呈圆顶形,易误诊为横隔升高。肺底积液所致的“横隔开高”圆顶最高点位于偏外1/3,且肋膈角深而锐利,可资鉴别。
-
穿孔
在生物学上,通常是把生物体后天产生的孔称为穿孔。除了由正常的组织分化而产生的孔外,还有由于畸形、损伤、手术等多种原因所形成的孔。在植物学上,可以看到随着导管细胞的成熟,上下壁隔消失而形成的孔。多数圆形孔是以不规则的形式有在,而各个孔本来由具缘纹孔相贯通的称为孔纹穿孔(麻黄属)。
-
芜荑消疳汤
《金鉴》卷四十三:方名:芜荑消疳汤组成:雄黄、芜荑、生大黄、芦荟、川黄连、胡黄连、黄芩。主治:牙疳。牙槽风溃后肿硬不消,出臭血而不出脓,臭秽难近。若不能食,或隔1日,或隔2-3日攻之。攻之后渐能食,不必忌口,任其所食。虽大便溏,仍量其轻重攻之。
-
道合汤
处方:削术1斤(米泔浸1宿,控干,隔纸炒),甘草6两,白盐6两,椒子120粒(隔纸炒,干净地纸上摊之,用碗盖之)。制法:上合捣时须要念道合道合四十九声,一捣一念,数足即不须念。功能主治:健脾胃,进饮食。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姜、枣,煎至7分,点服亦得。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
隔食
隔食病证名。指饮食难以下膈入于胃肠。与噎膈、隔同义。陈念祖谓:“膈者,阻隔不通,不能纳谷之谓也。又谓之隔食,病在胸膈之间也。”参见噎膈、隔、格食条。
-
马桑树皮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MǎSānɡSh P 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树皮。功能主治:治白口疮:鲜马桑皮五分,捣绒,用青布包好,含口内,五分钟后取出,隔时再含,一日数次。摘录:《*辞典》
-
粘毛黄花菍
别名:磨盘公来源:锦葵科粘毛黄花菍SidamysorensisWightetAr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散瘀消肿。支气管炎:鲜全草1两,水煎服。乳腺炎、痈疮肿毒:鲜叶捣烂,隔纱布一层外敷。阑尾炎:鲜叶捣烂,纱布包好,外敷腹部痛点。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五淋统治散
《吉人集验方》下集:组成:银消。功效:能化七十二种石。主治:五淋;石淋尤效。用法用量:每次2钱,用温水冲化服。每用加飞滑石2钱,水调服更效。制备方法:入锅内,隔纸炒至纸焦为度,研细。
-
升麻葛根合人参白虎汤
《幼幼集成》卷六:组成:绿升麻、粉干葛、白芍药、炙甘草、净知母、熟石膏、人参。功效:凉解热毒。主治:麻疹发于炎天暑月,毒为热隔。用法用量:加糯米1撮,水煎服。
-
木通二陈汤
《法律》卷五:组成:木通、陈皮(去白)、白茯苓、半夏(姜制)、甘草、枳壳。主治:痰隔于中焦,气滞于下焦,心脾疼后,小便不通。用法用量:加生姜煎服,服后徐徐探吐。
-
杨梅疮酒
《良方汇录》:组成:无灰酒1大钟,小磨麻油1茶杯。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每日清晨隔汤燉热服之。7日即效。制备方法:上搅和。
-
麦曲散
《医级》卷九:方名:麦曲散组成:大麦曲5升,清酒1斗。功效:下胎。用法用量:煮1炷香,去滓,将此酒分作5服,调桂心散1服,隔宿弗食,日服之。
-
青松药酒
《卫生鸿宝》卷一引《丛桂堂方》:方名:青松药酒组成:青松毛(晒)2斤,陈海蜇1斤,白蜜1斤,细黑豆8两,桑枝(切,炒)8两,胡桃肉8两,甘菊瓣2两,火酒16斤(黄酒亦可)。主治:风湿气。用法用量:隔汤煮1炷香,坛贮,随量饮。
-
砂仁熟水
《遵生八笺》卷十一:方名:砂仁熟水组成:砂仁3-5颗,甘草1-2钱。功效:消壅隔,去胸膈郁滞。用法用量:碾碎入壶中,加滚汤泡服。
-
祛崇丹
《辨证录》卷八:方名:祛崇丹组成:鳗鱼1条(重6两),怀山药3两,芡实1两。主治:痨瘵。用法用量:水煮极烂,少加青盐同食。食后不必吃饭,连汤汁饮之。1次之后,隔7日,再照前食之。3次则骨中之虫,无不死者,然后另用起瘵汤。
-
退赤汤
《普济方》卷七十四引《千金》:方名:退赤汤组成:干艾叶(烧灰)2钱,宣连2钱(为末),古铜钱10文。主治:眼暴赤。用法用量:上入大盏内,百沸汤泡了,放冷澄定,取上清者,以水隔盏浸令冷,以所浸泡铜钱点之。1日内取愈。
-
香桃散
《鸡鸣录》:方名:香桃散组成:胡桃壳隔(煅存性)3两,木香8钱。主治:疟痞。用法用量:每服2-3钱,好酒送下。3-5服愈。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脓窠疥疮药酒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方名:脓窠疥疮药酒组成:生地2两,金银花2两,当归2两,苍术2两,猪板油10两。主治:脓窠疥疮。用法用量:上药入坛内,加酒15斤,封口,隔水煮1炷香,退火气3日。任饮。
-
鲜佩兰露
《中药成方配本》:方名:鲜佩兰露组成:鲜佩兰1斤。功效:辟秽疏表。主治:暑湿头晕。用法用量:每用4两,隔水温服。制备方法:用蒸气蒸溜法,每斤吊成露2斤。
-
鲜藿香露
《中药成方配本》:方名:鲜藿香露组成:鲜藿香1斤。功效:芳香宣浊。主治:暑湿气滞,胸闷呕恶。用法用量:每用4两,隔水温服。制备方法:用蒸气蒸溜法,每斤吊成露2斤。
-
熟地酒
《仙拈集》卷二:方名:熟地酒组成:熟地4两(捣汁)。主治:手足骨骱疼痛。用法用量:俟冷定随虚日饮至愈。制备方法:入滴花烧酒2斤,隔阳炖热,竹箸搅匀。
-
尘细胞
尘细胞是见于肺泡中隔的组织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将随着吸气进入肺泡的各种尘埃粒子纳入细胞体内,尘细胞出肺泡腔,以后由于呼吸道的纤毛运动等与粘液共同排出体外。
-
层菌类
层菌类指无隔担子菌纲的一目,包括伞菌目(Agarica-les)和多孔菌目(Polyporales).在孢子成熟前,子实层一般是裸露的,根据这一点,可与腹菌类相区别。通常所称之蘑菇,大部分是层菌类。
-
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由3个多肽,即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肌钙蛋白C(Tn-C)组成的复合物。Tn-C(MW18,000)是肌钙蛋白的Ca2结合亚基,在序列上同钙调蛋白以及肌球蛋白的轻链相类似,Tn-C控制着原肌球蛋白在肌动蛋白纤维表面的位置。在细肌丝上大约每隔40nm就结合有一个肌钙蛋白。
-
鞭毛菌亚门
鞭毛菌亚门是无性生殖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的一大类低等真菌。单细胞,不形成菌丝或菌丝不发达,较高级种类形成无横隔、多核的分枝菌丝,有性生殖经同配、异配或卵配,形成休眠孢子囊或卵孢子。无性生殖在菌丝顶端产生孢子囊,或整个细胞发育为原孢子囊堆,再产生游动孢子。陆生型也包括腐生和寄生于高等植物的种类。
-
一日量
一日量是指在24小时内,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的药物总剂量,即一日3次或一日4次等给药剂量的总和。日3次或一日2次等给药方法,一般系指白天而言:一日4次或每隔几小时一次者,多指在24小时内,皆以相等时间间隔用药,如抗感染治疗,为了保持稳态血药浓度,就采用这种相等间隔时间的给药方法。
-
抽样
抽样是指抽取或组成样本的行动。抽样是按周期性的时间间隔或任意的时间间隔抽取某一连续变量的值的过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由于需要或条件限制,往往只能从研究对象的总体(母体)中随机抽取出某一或某些部分作为样本(子样)进行观测,作为推断该母体的性质或状态的依据,这样的过程即抽样。
-
蒸法
蒸法是将净选后的药物加辅料(酒、醋等)或不加辅料(清蒸)装人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
二烯烃
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链状或环状的碳氢化合物叫二烯烃。根据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分累积二烯烃(两个双键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共轭二烯烃(两个双键被一个单键隔开)和孤立(隔离)二烯烃(两个双键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键隔开)三类。累积二烯烃很不稳定。孤立二烯烃的性质基本上跟单烯烃一样。
-
苦苣苔属
中文名苦苣苔属拼音名kujutaishu拉丁名Conandron描述ConandronSieb.etZucc.苦苣苔属,苦苣苔科,3种,产日本及印度、马来西亚,其中苦苣苔C.ramondioidesSieb.etZucc.我国华东亦产,除供观赏外,叶供食用。花淡紫色或白色,聚伞花序式排列于花茎之顶;雄蕊5,合生,花丝极短,药隔突出连结成一短管,环绕着花柱;
-
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sleepereffect):即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在态度心理学中,人们把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
-
萝莉塔情结
萝莉塔情结(LolitaComplex,或萝莉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对未成年的少女比对成年女性更具性方面的兴趣的一种性取向,或是指有这种性取向的人。但主要指的对象跟对十三岁以下的幼女有所兴趣的恋童癖有所区隔,而是指对于这年龄之上的中学/高中生时期中,所谓思春期少女抱持著性方面的喜好的情况。
-
萝莉控
萝莉塔情结(LolitaComplex,或萝莉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对未成年的少女比对成年女性更具性方面的兴趣的一种性取向,或是指有这种性取向的人。但主要指的对象跟对十三岁以下的幼女有所兴趣的恋童癖有所区隔,而是指对于这年龄之上的中学/高中生时期中,所谓思春期少女抱持著性方面的喜好的情况。
-
火针散刺法
火针散刺法为火针操作方法之一。指以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的部位上的一种火针针刺法。它具有温阳益气,以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从而治麻、止痒、定惊、解痉、止痛。一般每隔1.5厘米刺一针。针具最好选用细火针,以浅刺为宜。
-
间歇运针法
间歇运针法指针刺得气后,每隔一定时间继续地给予捻转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针感得到保持或加强。每次运针或间隔时间可视病情而定。
-
按神经系统的间接联系取穴
按神经系统的间接联系取穴为取穴法之一。神经系统除了直接联系之外,还可通过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及神经一体液的作用,使表面无关系的远隔部位发生联系;如心动过速、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取正中神经上的内关穴等治疗,即是通过刺激周围神经而间接地影响到支配内脏的神经。
-
莨菪根灸
莨菪根灸为间隔灸的一种。以莨菪根为垫隔物,上置艾炷施灸。用治瘰疬。《普济方》:“用茛菪根一两,粗者切,厚约四分。安疬子上,紧作艾炷灸之。热彻则易,五六炷频频灸。”
-
桃叶灸
桃叶灸为间隔灸的一种。以桃叶为垫隔物,上置艾炷施灸。《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治疟疾:“桃叶二七枚安心上,艾灸叶上十四壮。”
-
隔衣针
隔衣针为隔着衣服进行针刺。汪机《针灸问对》:“虽隔衣针亦每中其穴也。”此法因穴位局部皮肤无法消毒,容易引起感染,今已废用。
-
间歇投饵法
间歇投饵法(pausebaiting)又称回合式投饵法,是指第二代抗凝血类杀鼠剂毒饵的施药方式,即投放毒饵时可每隔2d~4d投放毒饵一次,直到无鼠取食为止。
-
回合式投饵法
间歇投饵法(pausebaiting)又称回合式投饵法,是指第二代抗凝血类杀鼠剂毒饵的施药方式,即投放毒饵时可每隔2d~4d投放毒饵一次,直到无鼠取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