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琥
汪琥清代医家。字苓友,号青溪子。江苏长州人。于伤学有造诣,博览前人关于伤寒之各种著作,著有《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论辨证广注》、《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多种著作行世。
-
中寒论辨证广注
《中寒论辨证广注》为书名。汪氏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辩注。汪氏纂注《伤寒论例》,图注手足阴阳六经经脉,并附热病针刺法及穴位图说等。汪氏以邪之传经者为热病,直中者为寒证,治疗时二者不宜混淆。
-
伤寒论后条辨直解
《伤寒论后条辨直解》为《伤寒论后条辨》的别名。清·程应旄撰于1670年。全书注解在前人基础上有一定的发挥。注文前后承接呼应较好,但不够精要,汪琥《伤寒论辩证广注》指出:“闲话太多,举引经史百家之言及歌曲笑谈,无所不至…”是为本书不足之处。
-
伤寒直格
中卷论伤寒六经传变,并分析一些病症及其治法;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以及益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共34方。汪琥认为:“是书之作,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伤寒论辨证广注》),卷终有“伤寒传染论”一则,明确提出“秽气”、“秽毒”致病的观点,在治方和病因认识方面,较之前人有了明显的进步。
-
伤寒论后条辨
程氏以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内容,根据个人对仲景原文的理解,“条其所条,辨其所辨”(见自序),并以仲景原文及《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的篇次附于后,便于读者参看检阅。注文前后承接呼应较好,但不够精要,汪琥《伤寒论辩证广注》指出:“闲话太多,举引经史百家之言及歌曲笑谈,无所不至…”
-
伤寒论辨证广注
《伤寒论辨证广注》为伤寒著作。汪氏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辩注。汪氏纂注《伤寒论例》,图注手足阴阳六经经脉,并附热病针刺法及穴位图说等。汪氏以邪之传经者为热病,直中者为寒证,治疗时二者不宜混淆。
-
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
《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为《伤寒直格》的别名。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以及益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共34方。汪琥认为:“是书之作,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伤寒论辩证广注》),卷终有“伤寒传染论”一则,明确提出“秽气”、“秽毒”致病的观点,在治方和病因认识方面,较之前人有了明显的进步。
-
痘疹广金镜录
《痘疹广金镜录》痘疹专著。三卷。清·汪琥撰。约刊于17世纪。本书根据《痘疹金镜录》予以补充修订而成。内容简要实用,主要为痘疹的证治、歌赋及方药。现存清刻本。
-
叶允仁
叶允仁明末清初医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撰有《伤寒指南书》六卷,对张仲景伤寒病之六经脉证,察色诊病,伤寒证治等,均有所论述。但其中有关夹阴伤寒、夹阴中寒等内容,亦受到汪琥等医家之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