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金散
处方:土马鬃(即墙上旧草)2钱,甘草2钱,黄药子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不止再服。摘录:《凡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
久嗽不止丸
处方:马勃。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嗽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0丸,开水送下,自愈。摘录:《吉人集验方》
-
经行不止
经行不止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水不止。详该条。
-
通顶吹鼻散
《圣惠》卷十一:方名:通顶吹鼻散组成:黎芦1分(去芦头),瓜蒂3分,马牙消3分,龙脑半钱(研),麝香半钱(研)。主治:伤寒头痛不止。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鼻中。得嚏即愈。制备方法:上为细散,研入龙脑、麝香令匀。
-
泄利
泄利病名。即泄泻。《中藏经·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寒则精神不守,泄利不止。”详泄泻条。
-
拗哭
拗哭①《儒门事亲》指幼儿数日内啼哭不止。②《育婴家秘》指小儿夜啼,见灯亮即止,灭灯又哭。又名儿嗜灯花。可逐步改变幼儿习惯来纠正。③《幼幼集成》谓小儿初生,性多执拗,凡有亲狎之人,玩弄之物,一时不见,其心不悦而哭。
-
赤苏汤
处方:赤苏1把。功能主治:伤寒病啘不止。用法用量:水3升,煮取1升,去滓,稍稍饮之。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三八
-
断血药
处方:金毛狗脊1两,明矾3钱,血竭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血。主金疮出血不止,及诸疮疼痛,脓血不干,久不生肌。用法用量:掺上。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断源散
处方:棉花子(铜器炒烟尽,为末)。功能主治:血崩,如泉流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黄酒调下。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引胡云阁方
-
二物茯苓粉散
处方:茯苓4两,牡蛎4两。制法:上药治下筛,以粉8两,合捣为散。功能主治:小儿盗汗不止。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二味茯苓粉散”。摘录:《千金》卷五
-
浮水散
处方:蜗牛2-7个(甘草水洗),草龙胆1两(为末,以蜗牛搜作饼子后阴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渴不止,腹急身热。用法用量:每服1捻许,浮水与饮,只1服效。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婴童宝鉴》
-
附子煮散
处方:附子1枚(重1两者),诃黎勒3-7枚。制法:用蛤粉炒,令附子裂,去皮脐尖,诃黎勒去核,为细散。功能主治:哕逆不止。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附香煮散”。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
干姜饼
处方:干姜(炮,为末)1两。制法:上用面5两,拌和作饼子。烧熟。功能主治:冷痢,泻不止,食物不消。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干生地黄散
处方:干生地黄2钱,柏叶1钱,黄芩1钱,阿胶(炒)8分。功能主治:妇人尿血不止。用法用量:上以水盏半,加生姜3片,煎7分,温服。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狗胆煎
处方:狗胆1枚(用汁),铛墨2钱(锅底尖上煤是)。制法:上2味一处搅拌,分作两服。功能主治:妇人经血不止。用法用量:煎当归酒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
黄芦散
处方:黄连(去须,炒)、芦根。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小儿热渴不止。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5分,去滓,旋与服。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
藿连汤
《幼幼集成》卷三:藿连汤:处方:正雅连2.1克(姜汁炒)紫厚朴(姜汁炒)藿香叶各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功能主治:治小儿热吐不止。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摘录:《幼幼集成》卷三
-
马齿苋敷方
处方:马齿苋叶(洗,切)。功能主治:五毒虫螫,赤痛不止。主用法用量:上药烂研,厚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八
-
元红散
方出《种福堂方》卷三,名见《医学从众录》卷三:组成:荔枝7个(连皮烧灰存性)。主治:呃逆不止。用法用量:白汤调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双石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组成:石亭脂1钱,白滑石3钱。主治:小儿吐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煎竹叶、糯米汤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四物玄明饮
《医统》卷四十二:组成:四物汤加车前子、木通。主治:血尿不止。用法用量:水煎,调玄明粉2-3钱,饥服。1剂即止,后以八珍汤调理。
-
圣惠散
《金匮翼》卷二:组成:人中白1团(鸡子大),绵5两(烧研)。主治:大衄久衄,及诸窍出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水服。
-
仙药散
《仙拈集》卷三引《集验方》:组成:山药(半生半炒)。主治:小儿泄泻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沙糖滚水调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石膏川芎汤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组成:石膏1两,川芎1两。主治:伤寒热病后,头痛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
生地冬芩汤
《辨证录》卷六:组成:麦冬2两,生地2两,黄芩3钱。主治:心热之极,火刑肺金,鼻中出黑血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
-
住痛一黑散
《仙传外科集验方》:组成:百草霜、苎根(烧存性)、番降(烧存性)。功效:止血住痛。主治:刀口、杖疮,一切痛不止者。用法用量:掺患处。制备方法:先用老松皮烧存性为末,与上药和匀。
-
阳粉散
《元和纪用经》:组成:麻黄(连节)半两,藁本半两,白芷半两,米粉4两。功效:止汗。主治:病当发汗,汗不止而致亡阳。用法用量:扑之。制备方法:上为末。
-
收涩异效散
《眼科锦囊》卷四:组成:干姜、枯矾、硼砂各等分。主治:热眼风痒殊甚,流泪汪汪不止。用法用量:敷大眦。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米醋调和。
-
抑红煎
《医学集成》卷三:方名:抑红煎组成:熟地、当归、炒芍、焦芥、贯众、姜灰、棕灰、侧柏灰。主治:崩漏,久崩不止者。
-
一味散
《产宝诸方》:方名:一味散组成:乌梅不以多少(捶碎,以竹杖穿于火上炙)。主治:产后泻不止。用法用量:米饮调服2钱。制备方法:上为末。
-
实表汤
《嵩崖尊生》卷十:方名:实表汤组成:桂枝、赤芍、甘草、防风、川芎、羌活、白术。主治:冬月伤风,有汗。加减:汗不止者,加黄耆。
-
斩关散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方名:斩关散组成:地黄5分,丹皮5分,黄芩5分,升麻3分,藕节1钱,茅根1钱,绿豆49粒。主治:痘紫发热,鼻红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
-
青麻汤
《普济方》卷二一四:方名:青麻汤组成:青麻根(1寸,洗去土)7根。主治:淋瘀血,及下血不止。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3升。冷服,分6服。
-
柿皮散
《普济方》卷二一二:方名:柿皮散组成:柿木皮(大柿亦可用,晒干更焙)。主治:脓血不止,上充下脱。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鸦片散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方名:鸦片散组成:真鸦片1钱,莲肉(炒)1钱。主治:小儿痘当起胀灌脓时,泄泻不止。用法用量:每服半分或1分,米饮调下。立止。
-
冲任不固证
冲任不固证为证候名。指冲任气虚,固摄失职,以月经淋漓不止,或崩漏,或带下量多,或滑胎小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厥阴蛔厥证
厥阴蛔厥证为证候名。指蛔虫阻塞脏气,阳气被遏,以四肢厥冷,时烦时静,得食则呕,平素常吐蛔虫,有时口渴不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为常见症的证候。
-
内伤眩晕·气虚证
内伤眩晕·气虚证(endogenousvertigowithqideficiencysyndrome)又称内伤气虚眩晕,是指阳气不足,以眩晕不止,面色晄白,神清,言语轻微,二便清利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
-
面风
面风(facialwinddisease)是指以眼、唇、面颊等面部肌肉抽搐或跳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茶花末
概述:茶花末以茶花为主要原料,主治鼻流血不止。原料:茶花适量。用法:焙干研末,吹鼻内。主治:茶花末主治鼻流血不止。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血虚发躁
血虚发躁为病证名。指因血虚而致的烦躁。《脾胃论》:“如发热恶热,烦躁,大渴不止,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者,……此血虚发躁。”治疗宜当归补血汤。
-
心热惊啼
心热惊啼为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指心经有热而引起的惊啼。其症伴有舌尖红,啼哭不止。宜清热宁神。用柏子仁散(《普济方》:柏子仁一两)。
-
杂病十一证歌
杂病十一证歌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大全》。七言韵语。共十一首。《针灸聚英》载此作“十一穴”,实际用穴不止十一,应以“十一证”为是。
-
漉漉
漉漉湿貌。形容大汗不止。《素问·疟论》:“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
-
绝孕穴
绝孕穴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凡妇人……若绝子,灸脐下二寸三分间动脉中,三壮。”又“小儿深秋冷痢不止者,灸脐下二寸三分间动脉中三壮,炷如小麦大。”近代《腧穴学概论》列作经外穴,名绝孕。
-
筋脉瘛疭
筋脉瘛疭证名。指筋脉拘急、弛缓交作的证候。见《妇人大全良方》。发作时筋脉急则引而缩,缓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治宜四物汤加钩藤。
-
耳底
耳底(earbottom;bottomofexternalacousticmeatus)为耳的部位。古人泛指耳窍的深部,即外耳道深部直至鼓膜表面的部位。《冷庐医话》卷四:“……铜挖刺通耳底,流血不止……。”
-
得守者生
得守者生能够纳藏不泄者,则预后良好。《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
怵惕
怵惕证名。恐惧惊骇之证。怵,恐惧之意。惕,惊骇之状。因七情内伤所致。《灵枢·本神》:“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详见惊、善恐条。
-
肠绝
肠绝六腑危重证候之一。《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肠绝,六日死……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白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