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清任
同样的道理,肝脏的位置,也不是指现代解剖学说中的肝脏,而是一种由“肝气上升”、“肺气下降”理论,和“左升右降”的气机循行特点,共同衍生出来的“肝位居左”的功能化概念。他在瘀血证的治则治法上有了很大的创新,认识非常深刻,其间进行了更深透的分析,还留下了“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之类的优秀方剂。
-
王勋臣
王勋臣即王清任。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敢于对古典医籍关于人体脏腑的记述提出质疑,亲身到义冢和刑场去观察尸体内脏,虚心向别人请教,并以动物解剖相比较。其中改正了古书记述人体脏腑的一些错误,提出不少新的看法,并化裁出一些重在补气行气、活血化瘀的方剂,对后世医家有一定影响。
-
吴震西
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医外治杂志》编委会顾问。学医时间:1942年从医时间:1947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吴尚先、王清任、张锡纯。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理钥骈文》、《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
-
龚丽娟
龚丽娟,1930年10月出生,江苏省无锡市人。学医时间:1945年从医时间:1956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张景岳、程钟龄、李时珍、王清任、张锡纯、叶天士。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临证指南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
-
医林改错
概述:《医林改错》为中医脏象著作。主要内容:《医林改错》上卷以论脏腑为主,其所绘改正脏腑图及对脏腑的见解,纠正了前人脏腑论述方面的一些错误。但书中对人体结构的记述还存在着主观臆测或不恰当之处;下卷以论半身不遂证治为主,对血瘀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所载活血化瘀诸方,至今仍为临床所沿用。
-
喜梦
喜梦病证名。系指睡眠多梦的证候。出《灵枢·淫邪发梦》。治宜以养心安神大法。《杂病源流犀烛》:“夫梦者,亦神不安之一验耳。又况七情扰之,六淫感之,心气一虚,随感而应。宜别离散、益气安神汤。”如因于阴血虚、心火炽盛者,用朱砂安神丸加减;因于瘀血者,王清任主张用血府逐瘀汤。参见不寐条。
-
周岩
周岩清代医学家(1832-约1905年)。字伯度,号鹿起山人。披览医籍,精研岐黄。对此,周氏以为中医之弊,不在守旧而在弃旧,故推崇清徐大椿、陈修园、尤在泾等尊经派医家,诋毁王清任,而谓唐容川“持中西之平,阐造物之秘,洵为有功于医学”,谓西医“遗气化而究形质”,与唐容川“持中西之平”观点相仿。
-
王靖
王靖,1957年7月出生,江苏省泰州市人。学医时间:1974年从医时间:1975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秦越人、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傅山、王清任、叶天士。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温热论》、《中药大辞典》等。
-
中西医粹
《中西医粹》为丛书名。清·罗定昌撰。其中《脏腑图说》、《脏腑各图》,系以脏腑配合八卦、干支、太极图及五运六气等立论,多语涉玄虚。惟其所附王清任《医林改错》与英人合信氏《全体新论》中的内脏图说较切实际。《症治要言》分论十二经脉的主病证治。《医案类录》为作者的若干医案与医论。现存多种清末石印本。
-
赖尧基
赖尧基,1936年4月出生,福建省长汀县人。主任医师,曾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周围血管病科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三、四、五届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外科学会脉管病专业委员会一、二、三届委员。学医时间:1954年从医时间:1959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王清任、张洁古。
-
徐大成
学医时间:1973年从医时间:1975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东垣、吴师机、陈实功、王清任、叶天士。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外科正宗》、《中药大辞典》。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徐大成先后发表医学论文15篇,曾获江苏省中医优秀论文一等奖。
-
林祖庚
学医时间:1952年从医时间:1957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张锡纯、王清任、徐灵胎。“中药麻醉镇痛新药祖师麻甲素临床应用”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历代中医名家治疗经验电子计算机检索”课题获1990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疮疡证治》一书于1991年参加国际图书汇展获“优秀图书奖”。
-
唐蜀华
唐蜀华,1941年3月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学医时间:1958年从医时间:1964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王清任、程钟龄、张锡纯、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伤寒杂病论》、《医学心悟》、《医学衷中参西录》、《柳选四家医案》、《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
洪哲明
学医时间:1963年从医时间:1970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孙思邈、李东垣、王清任、张锡纯、陈可冀、吴咸中、沈自尹、邝安堃、贝淑英。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千金方》、《脾胃论》、《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医结合,无怨无悔;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发表医学论文30多篇,翻译医学文章(摘)10多篇。
-
冯栋年
学医时间:1952年从医时间:1955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王清任、陈可冀。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冯栋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省级科研课题“阳虚证患者遗传学特征研究”,作为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指导者及实施者完成了省级课题“舒糖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
沈炳章
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沈炳章先后有《升阳散火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升阳法治疗慢性泄泻体会》、《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从肝论治》、《疏肝运脾法治疗特发性水肿200例》、《温病卫分证的证治体会》、《治胆七法》等10余篇论文在杂志上发表,近年来被授予“太仓市优秀科技专家”称号。
-
任南新
任南新,1949年12月出生,江苏省宜兴市人。学医时间:1972年5月从医时间:1975年8月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吴鞠通、王清任、张锡纯。最喜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温病条辨》、《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
-
刘永年
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柳选四家医案》、《中医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中药大辞典》、《金匮要略》等。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刘永年发表医学论文30多篇,参编《中医临症经验集萃》等专著2部,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4项,已获得江阴市科技进步奖和双革四新奖10多项,参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
顾国龙
顾国龙,1934年6月出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学医时间:1958年从医时间:1964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喻嘉言、王清任、张锡纯、傅宗翰。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热论》、《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
-
谢昌仁
谢昌仁,1919年8月出生,江苏省南京市人。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伤寒杂病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儒门事亲》、《脾胃论》、《丹溪心法》、《本草备要》、《温病条辨》、《医林改错》、《医学心悟》、《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发展中医,应重视对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等基本特点的研究,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
顾武军
顾武军,1942年7月出生,江苏省阜宁县人。学医时间:1960年9月从医时间:1966年7月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孙思邈、张景岳、李时珍、张石顽、王清任、叶天士、吴鞠通、张锡纯、徐汉江、曹筱晋、周仲瑛、陈亦人。对发展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建言献策:(1)中医药要发展,关键在继承,只有继承好,才能发展好。
-
蔡景高
蔡景高,1928年9月出生,上海市人。主任医师,教授,曾任苏州市中医医院院长(1981~1989),江苏省中华医学会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从医时间:1953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王清任、叶天士、吴鞠通。
-
耳聋·气滞血瘀证
定义:耳聋·气滞血瘀证(deafnesswithpatternofqistagnationandblood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耳聋耳鸣,或有爆震史,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耳聋证候。肾阳虚者,加补骨脂15克、益智仁15克、鹿角霜15克。耳聋现常分为风邪外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气滞血瘀证、肾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等证型。
-
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
《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脏腑学说著作。又名《中西医粹》三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上、中卷为脏腑论说及图解。以脏象学说配合易理阐论脏腑的形象部位和功能。附录王清任《改正脏腑图》及西医解剖图。下卷为十二经病证治法。现存清刻本、石印本及《中国医学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