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科辑要
概述:《女科辑要》为书名:1.清·周纪常撰;书中节要辑录各家女科论述。卷一经脉;卷四《竹林寺产科》;卷五《达生编》;卷六杂病;内容分为经水、崩漏、带下等12类,并附治疗方剂及有关西医的学说(泰西诸说),均系辑自有关医籍者。(张山雷赞语)1933年张寿颐复将此书予以补注,名《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
松硫丸
《女科辑要》卷上:方名:松硫丸组成:松香、硫黄。主治:赤白浊、赤白带日久不愈,无热症者。制备方法:铁铫内溶化,将醋频频洒上,俟药如饴,移铫置冷处,用冷水濡手,丸如豆大,必须人众方可,否则凝硬难丸。用药禁忌:此方究宜慎用。然此证极少,如其有之,则硫能温养肾火,而性滑利,非蛮钝封锁之比。
-
保胎磐石丸
《女科辑要》卷下:方名:保胎磐石丸组成:怀山药4两(微炒),杜仲3两(去粗皮,净,盐水炒断丝),川续断2两(酒炒)。主治:堕胎小产。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汤送下。或每月服数次,至惯半产之月即服之,无不保全。制备方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
讨盐生
《女科辑要》卷五:“儿手先出者,名曰讨盐生。”相传产时儿手先下,产婆以盐半分涂儿手心,儿手即缩回,故名讨盐生。此法现已废用。参见横产:横产为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横生、觅盐生、讨盐生、侧棱。指产时儿手先下。
-
周纪常
周纪常清代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医,取前人妇科书之长而成《女科辑要》八卷(1823年),以专篇论述经脉、胎孕、产孕、产育、杂病,并附载《竹林寺女科》、亟斋居士《达生篇》及单养贤《胎产全书》。书末附方药。
-
张山雷
张山雷为近代医学家。为现代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同时期医家张锡纯、张国华合称“三张”。著述颇丰,包括《重订中风斠诠》、《沈氏女科辑要笺正》、《钱氏小儿药证直诀笺正》、《经脉俞穴新考正》、《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谈医考证集》、《疡科纲要》、《脉学正义》、《全体新论疏正》、《湿温病医案平议》。
-
胎上逼心
胎上逼心病名。见《女科辑要》。即子悬。详该条。
-
沈又彭
沈又彭清代医家。字尧封、尧峰,嘉善(今属浙江)人。初习举子业,因屡试不中,遂闭门专攻医学。医德高尚,尝因救治贫病患者,拒收重金礼聘,邑人誉其德。尝辑《女科读》、《沈氏女科辑要》、《医经读》,均有刻本行世。
-
铺蓐
铺蓐指胎儿娩出。顾允若《女科辑要》:“胞水已破,儿即堕地,谓之铺蓐。”
-
抑气散
《医级》卷八:方名:抑气散组成:乌药2两,紫苏1两,广皮1两,槟榔1两,枳壳1两,砂仁1两,沉香5钱,香附半斤。主治:气道壅滞,不得升降,脉盛气粗,或胸膈痰饮窒碍,或胁肋肝邪逆滞等气实诸痛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调服。仍兼进紫石英丸。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太阴少阳药也。经曰:高者抑之。
-
踹地生
踹地生产科名词。见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五。即倒产。详该条。
-
王士雄
简介:王士雄(1808~出身世代医家,曾祖王学权精于医学,祖王国祥、父王升均为良医。并将自己的临证医案整理成书(《王氏医案》),还参注了不少医书,如《女科辑要》、《四科简效方》等。其《温热经纬》是温病学派中重要著作,经纬意指以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为经,叶、薛诸家之说为纬,而以伏邪、新感为两大辨证纲领;
-
回急保生丹
处方:大红凤仙子90粒,白凤仙子49粒,自死龟版1两(麻油涂,炙),怀牛膝3钱,桃仁1钱5分,川芎5钱,白归身5钱。临盆1月内,本方去凤仙子,入益母膏2两,每日早米饮调下2钱,则临盆迅速。产后瘀血不净变生病者,或儿枕痛,于本方内加炒红曲3钱、酒炒马料豆2合,共为末,用童便半杯、陈酒半杯,调服2-3钱即愈。
-
仰顶生
仰顶生为病证名。即产儿额先露。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名仰顶生者,谓额角已露,顶却向后。”
-
潜斋医学丛书
八种本包括《言医》、(裴一中撰,王士雄评选)、《愿体医话良方》(史典撰,俞世贵补)、《医砭》(徐灵胎撰,张鸿补辑)、《霍乱论》(王世雄撰)、《潜斋简效方》(附《潜斋医话》,王世雄辑)、《柳洲医话良方》(魏之琇辑)、《女科辑要》(沈尧封辑,徐政杰补注)和《重庆堂随笔》(王学权撰,王国祥注)。
-
混元生
混元生产科学名词。又名被膜儿、幸帽儿。指胎胞未破,小儿随胞一并娩出。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五:“儿不出胞,连胞生下者,名曰混元生;生后将胞衣掐破,儿既(即)出矣。”
-
鬼泣
见清·周纪常《女科辑要》。指妊娠期乳自出。又称乳胎、儿泣、鬼泣。是指以非哺乳期乳汁自出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疾病。《妇科秘兰》:“妊娠乳自流出者,谓之乳泣。”鬼泣的病因病机:鬼泣因孕妇气血虚弱不能统摄,乳汁自出,出多则血不足以养胎,以致影响胎儿发育。鬼泣的治疗:鬼泣治宜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
-
垂头生
垂头生病名。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二:“名垂头生者,儿头已到产门,头之后骨,偏柱母谷道,儿不能下。”相当于枕后位分娩。参见偏产条。
-
保胎盘石丸
《女科辑要》卷下处方怀山药4两(微炒),杜仲3两(去粗皮,净,盐水炒断丝),川续断2两(酒炒)。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保胎。主堕胎小产。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汤送下。或每月服数次,至惯半产之月即服之,无不保全。
-
保胎神效丸
《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七别名保胎丸、保胎神佑丸处方白茯苓2两(要色白坚重者),真于术1两(米泔水浸1宿,去皮芦净,切片晒干,同黄土炒),条芩(酒拌炒,须拣实心细条)1两,香附子(童便浸2日,炒熟)1两,元胡索(陈米醋拌炒)1两,红花(隔纸烘燥)1两,益母草(净叶)1两,真没药3钱(新瓦上隔火焙去油)。
-
王孟英
王孟英即王士雄。曾祖王学权精于医学。对温病的证治和理论有独到见解,为我国近代较有影响的温病学家之一,对霍乱的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经验。著有《温热经纬》、《霍乱论》、《归砚录》。并将自己的临证医案整理成书(《王氏医案》),还参注了不少医书,如《女科辑要》、《四科简效方》等。
-
催生神效散
别名:千里马、如神散处方:旧草马(即路上破草鞋)1只。功能主治:催生。《济阴纲目》本方用法:童便和酒调下三钱。各家论述:《沈氏女科辑要》:千里马得人最下之气,佐以童便之趋下,酒性之行血,故用之灵验。此药不寒不热,最是稳剂。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引《胡氏经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