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诀刊误
概述:《脉诀刊误》为脉学著作。又名《脉诀刊误集解》。元·戴起宗撰。遂以《内经》、《难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各家的有关论述,对《脉诀》原文考核辨妄,详为订正,观点颇多可取。后经明·汪机于1523年予以补订,并将其《矫世惑脉论》附录于后。1949年后有排印本。
-
王叔和脉诀
概述:《王叔和脉诀》为脉学著作,一卷。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清·李延昰的《脉诀汇辨》,等。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
-
脉诀
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清代所撰《脉诀》:清代刘璞、叶盛、董西园、朱铭石、陈璞等分别曾撰《脉诀》,但流传不广。
-
汪石山医书八种
《汪石山医书八种》个人医学丛书。又名《汪氏医学丛书》,明·汪机编辑。1522年后陆续刊出。包括《脉诀刊误集解》、《石山医案》、《读素问钞》、《运气易览》、《针灸问对》、《外科理例》、《痘治理辨》、《推求师意》八种。多属临证经验的论著,各详本条。现有明嘉靖刻本,近代石印本。
-
周氏医学丛书
《周氏医学丛书》医学丛书。清·周学海编。二集、三集以周氏所著及其评注的医书为主,计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内经评文》、《读医随笔》、《诊家枢要》、《藏府标本药式》、《金匮钩玄》、《三消论》、《温热论》、《幼科要略》、《叶案存真类编》、《印机草》十四种;
-
结脉
指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律的间歇的脉象。《脉经》:“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阴盛则结,脉徐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结脉主阴盛气结、气壅痰滞、积聚癓瘕等。《诊家正眼》:“结属阴寒,亦由凝质。”
-
叶案存真类编
二集、三集以周氏所著及其评注的医书为主,计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内经评文》、《读医随笔》、《诊家枢要》、《脏腑标本药式》、《金匮钩玄》、《三消论》、《温热论》、《幼科要略》、《叶案存真类编》、《印机草》十四种;
-
促脉
促脉为脉象之一。指脉来急促而有不规律的间歇的脉象。《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主阳盛热实,血气痰食停滞,亦主肿痛。《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虽有止,非死脉也…”《诊家正眼》:“促因火亢,亦因物停。”
-
汪机
汪机治病主张强调辨证论治,诊断需四诊互参,力纠单以脉诊为务断人吉凶;汪机于针灸方面亦有所论述,著作甚丰,有《医学原理》。《本草会编》、《读素问钞》、《脉诀刊误集解》(校刊戴同文之《脉诀刊误》而作)、《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针灸问对》、《伤寒选录》、《运气易览》、《医读》、《内经补注》。
-
戴启宗
戴启宗元代医家。又作起宗,字同父,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尝任儒学教授,于医理钻研颇深,尤对脉学有较深造诣,曾撰有《脉诀刊误》,以纠俗传《脉诀》之误,流行颇广。另有《活人书辨》,则未见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