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鑱石
鑱石即砭石。《素问·汤液醪醴论》:“鑱石、针艾治其外也。”古代原始的医疗工具,一种楔状石块。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以砭刺患部以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详见砭石条。
-
挢引
挢引古代养生术语。按摩导引之意。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庶子曰: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鑱石、挢引…”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挢音九兆反,谓为按摩之法,夭挢引身,如熊顾鸟伸也。”
-
俞跗
俞跗一作俞柎。据《韩诗外传》记载:他能采用外科手术割肌剖腹。《史记·扁鹊传》载: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鑱石蹻引,案扤毒熨,一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炼精易形。这位上古良医的医术之高超,几乎已到达现代医学的水准和境界。
-
王禹
王禹为西汉医家。系济北王府太医令,受王之遣,拜名医淳于意为师学医。尤精于鑱石针砭之术,精于经络理论。因任齐太仓长之职,故又称仓公或太仓公。学医于公孙光、公乘阳庆等医家。他治病必有“诊籍”,是我国最早的病案材料,其中多处记述针灸、经络及腧穴,还有以针灸治愈的病案。后授业予高期、王禹等,都为当时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