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阳明脉解篇
《阳明脉解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吴崑注:“解,释也。是解释阳明经为病之义。”本篇分析阴阳经脉的实热症状和病理变化,说明阳明病恶木、恶火、恶人的道理,故名。
-
四肢实
四肢实为病证名。指由阳邪盛实致四肢动作、步履失常。《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篇》:“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类经·阳明病解》:“阳受气于四末,故四支为诸阳之本,阳邪刚盛,故步履变常也。”
-
妄言
指语言错妄。又名妄语。病因病机:多由阳热亢盛,心神昏乱所致。症状:可见于外感热病热盛期,亦为癫狂病常见症状之一。《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篇》:“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黄帝内经素问·厥论》:“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治疗:治宜清心泻火以安神。
-
妄语
概述:妄语为症名。见《难经·十七难》。指语言错妄。病因病机:多由阳热亢盛,心神昏乱所致。症状:可见于外感热病热盛期,亦为癫狂病常见症状之一。《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篇》:“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黄帝内经素问·厥论》:“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
四肢为诸阳之本
四肢为诸阳之本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篇》。四肢是人体十二经脉起止处,人体的精、气、血均靠十二经脉输布。十二经脉中,阳脉受气于四肢,阴脉受气于五脏。《黄帝内经灵枢·终始》:“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说四肢是诸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