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穴位小词典
《针灸穴位小词典》为书名。袁承晏、周永华合编。1960年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按针灸穴位首字笔画多少为序,对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进行编排和介绍,便于查找。
-
阳溜
阳溜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踝高点之连线上,平髌骨中线下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精神病、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等。一般向内斜刺1~2寸。
-
里上
里上为经外奇穴名。即玄明。玄明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小腿近端伸侧,胫骨外髁高点下缘。左右计2穴。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
-
坐虎
坐虎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骶部,股骨大转子后凹陷直上2寸,再向背正中线横量2.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瘫痪。一般直刺1.0~1.5寸。
-
青亚
青亚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臀部,股骨大转子后侧凹陷直下3寸,向背正中线横量0.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瘫痪等。一般针2.0~2.5寸。
-
林白
林白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小腿远端伸侧,内外踝连线与胫骨前肌腱外缘之交点上0.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瘫痪。一般针0.3~0.5寸。
-
虎金寸
虎金寸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手背,拇指掌指关节之中点。左右计2穴。主治扭伤、风湿性关节炎。一般针0.1~0.2寸;可灸。
-
重口
重口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即上合谷。参见上合谷:上合谷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基底的前方凹陷处。左右计2穴。主治牙痛。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
-
重海
重海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臀部,股骨大转子后侧凹陷直上3寸,再向背正中线横量0.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瘫痪。一般直刺2~3寸。
-
假巨
假巨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胸部,锁骨内1/3折点下缘。左右计2穴。主治肩痛。一般针尖向肩部斜刺0.3~0.5寸;可灸。
-
腰丰
腰丰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腰部,第三腰椎棘突下缘,左右旁开各0.5寸。左右计2穴,主治结核性脑膜炎后遗下肢瘫痪症。一般直刺0.5~1.0寸。
-
膝前
膝前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膝部伸侧正中线,髌骨下缘下0.3寸处,位与膝下(穴)近似。左右计2穴。主治风湿性膝关节炎、膝部扭伤、膝关节神经痛、下肢麻痹、下肢瘫痪等。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
-
年府
年府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肩部,锁骨肩峰端前下方。左右计2穴。主治肩痛。一般针0.3~0.5寸;可灸。
-
阴池
概述:阴池:1.经外奇穴名;2.推拿穴位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标准定位:位于手掌,当腕横纹中点直前1寸,再向拇指侧横量1寸处。主治病症:主治咳血、喉炎。刺灸法:一般直刺0.3~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的尺侧边。与其它穴位配伍,可治头痛。
-
玄明
玄明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小腿近端伸侧,胫骨外髁高点下缘。左右计2穴。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
-
委委
概述:委委:1.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大腿屈侧正中线,腘窝横纹中点直上4寸。主治下肢瘫痪。一般直刺1~壅容自得貌·委委:委委是指壅容自得貌。《黄帝内经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
-
人中心
人中心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手中指掌侧,当中指中节之中点处。左右计2穴。主治流行性感冒。一般斜刺0.3~0.5寸,或点刺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