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热叶焦
肺热叶焦指肺脏郁热熏灼津液而致皮毛虚弱枯槁。病变主要分两种:一是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治宜清燥救肺。以皮毛、肌肉枯萎、四肢无力、不能举动为主症,尤以下肢痿弱,足不能行较多见,故又称痿躄。治当辨证求因,择用不同的治法。如清热润燥,养胃润肺;清热利湿;益气健脾;出《黄帝内经素问·痿论》。
-
皮毛痿
选用二母二冬汤、知柏天地煎、清燥救肺汤、犀角桔梗汤、玉华煎等方。朱丹溪倡肾水不能胜心火,火上烁肺与湿热、湿痰、瘀血,可以致痿。后世又有暑痿、夏痿、食积痿、血虚痿、气虚痿、肾肝下虚痿、痢后痿等名。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
-
皮痿
皮痿为病证名。痿证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肺热,皮虚弱薄,著足痿躄,其色白而毛败,名曰皮痿,由肺热叶焦使然也。”皮毛痿又名皮痿、肺热痿,亦称肺痿。《黄帝内经素问·痿论》:“肺主身之皮毛,…治宜清热生津,养阴润肺。选用二母二冬汤、知柏天地煎、清燥救肺汤、犀角桔梗汤、玉华煎等方。
-
肺热久焦
肺热久焦病因病机学名词。指肺中郁热,津液干涸,肺叶枯萎。可引致痿证。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若肺热叶焦,不能敷津于肌肤,发为痿躄,以四肢痿弱无力,肌肤枯萎为主症。《素问·痿论》:“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
老年人运动神经元病
首发症状为手指活动不灵,精细操作不准确,握力减退,继而手部肌肉萎缩,表现为“爪形手”,然后向前臂、上臂和肩胛带肌发展,肌萎缩加重,肢体无力,直至瘫痪。4.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bulbarparalysis)本病多发病于老年前期,仅表现为延髓支配的下运动神经元受累,大多数患者迟早会发展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
痿病
朱丹溪倡肾水不能胜心火,火上烁肺与湿热、湿痰、瘀血,可以致痿。汪石山《医学原理》谓:“宜用东垣健步丸加燥湿清热之剂,如苍术、黄芩、黄柏、牛膝之类为主,详其挟痰、挟热、挟湿、挟气虚加减施治。”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
-
痿
朱丹溪倡肾水不能胜心火,火上烁肺与湿热、湿痰、瘀血,可以致痿。汪石山《医学原理》谓:“宜用东垣健步丸加燥湿清热之剂,如苍术、黄芩、黄柏、牛膝之类为主,详其挟痰、挟热、挟湿、挟气虚加减施治。”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
-
肺热身肿
《症因脉治》卷三:“肺热身肿之症,喘咳烦满,不得仰卧,喘息倚肩,身首皆肿,小便赤涩,此即内经诸气膹郁,肺热成肿之症也。治宜清肺利水,选用家秘泻白散、二冬二母汤、泻心汤、泻青丸、葛根石膏汤、葶苈清肺饮等方。参见身肿、水肿条。
-
内伤肩背痛
《症因脉治》卷一:“内伤肩背痛之症,气怯神离,精神不足,痛势不急,仍能睡卧,此肺气不足之症也;喘急气逆,不得安卧,六脉躁盛,宜葶苈泻肺汤、家秘泻白散;久痛不愈,气血有伤者,宜四物汤、八珍汤加秦艽、续断、钩藤、羌活等药;肩背痛,脊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不行也,羌活胜湿汤。”
-
小儿痿证
治疗:治疗法则,《内经》谓“独取阳明”,朱丹溪主“泻南补北”。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下肢取足三里、承山、阳陵泉、环跳。辨证论治:湿热阻滞者,宜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用二妙散加当归、牛膝、龟板、防己、萆薢。
-
四肢缓弱
《证治准绳·杂病》:“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又阳明经脉虚,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与劳累过度,居处潮湿,也可导致本病。朱丹溪倡肾水不能胜心火,火上烁肺与湿热、湿痰、瘀血,可以致痿。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
-
痿躄
痿躄病名。痿之又名。主要指四肢痿弱、足不能行。《素问·痿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顾氏医镜》:“言五脏之痿,皆因于肺气之热,致五脏之阴俱不足而为痿躄。五痿虽异,总曰痿躄。”参见痿条。
-
诸痿喘呕
诸痿喘呕指各种痿躄、喘逆、呕吐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痿,痿躄,因肺热叶焦而发之病。《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医垒元戎》卷七引,“痿”并作“病”。
-
小儿痿病
治疗:治疗法则,《内经》谓“独取阳明”,朱丹溪主“泻南补北”。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下肢取足三里、承山、阳陵泉、环跳。辨证论治:湿热阻滞者,宜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用二妙散加当归、牛膝、龟板、防己、萆薢。
-
肺热痿软
又名肺热痿。因郁火克金,肺热叶焦,或肾火上炎所致。症见皮肤干燥枯槁,喘息咳逆,下肢痿软。《症因脉治》卷三:“肺热痿软之症,皮质干揭,上则喘咳,下则挛拳。此《内经》肺热成痿之症也。”治宜滋肾清肺,肾火上炎,用知柏天地煎、玄武胶为丸;肺中伏火,用二母二冬汤合家秘泻白散。参见痿、皮毛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