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虫病
概述:九虫病是指各种人体寄生虫病的统称,指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等九种虫病。治宜健脾杀虫。本病类似钩虫病。胆道蛔虫症,治宜先安后驱;肉虫病·九虫病:肉虫病为病名,即九虫病之一。肺虫病·九虫病:肺虫病为病证名,即九虫病之一。弱虫病·九虫病:弱虫病为病证名,即九虫病之一。
-
肉虫病
《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为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等九种虫病。《证治准绳·杂病》:“九虫皆由脏腑不实,脾胃皆虚,杂食生冷甘肥油腻盐藏等物,节宣不时,腐败停滞,所以发动。又有神志不舒,精魄失守,及五脏劳热,又病余毒气血积郁而生,或食瓜果,与畜兽内脏遗留诸虫子类而生。”
-
伏虫病
伏虫病为病名。多因脾胃虚弱,湿热虫蚀所致。治宜健脾杀虫。方用伐木丸、黄病绛矾丸、化虫丸等。《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为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等九种虫病。《证治准绳·杂病》:“九虫皆由脏腑不实,脾胃皆虚,杂食生冷甘肥油腻盐藏等物,节宣不时,腐败停滞,所以发动。
-
寸白虫病
寸白虫病为九虫病之一,又名白虫病、脾虫病,多因食未熟猪、牛、鱼肉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寸白虫,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子,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为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等九种虫病。治宜健脾、驱虫。
-
小儿虫痛
《医碥·虫》:“虫证心嘈腹痛,或上攻心如咬,…《医学入门·腹痛》:“虫痛,吐水定能食,虫痛,肚大青筋,往来绞痛,痛定能食,发作有时,不比诸痛停聚不散,乌梅丸、化虫丸。”《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为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等九种虫病。胆道蛔虫症,治宜先安后驱;
-
胃虫病
胃虫病病名。证见呕吐、哕逆、嘈杂、嗜食泥炭、生米等异物。《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胃虫,状如虾蟆,…若府藏气实,则不为害;若虚,则能侵蚀,随其虫之动,而能变成诸患也。”《东医宝鉴·虫》:“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令人呕吐,哕逆,嘈杂,爱吃泥炭、生米、茶、盐、姜、椒等物。”
-
虫痛
《医碥·虫》:“虫证心嘈腹痛,或上攻心如咬,…《医学入门·腹痛》:“虫痛,吐水定能食,虫痛,肚大青筋,往来绞痛,痛定能食,发作有时,不比诸痛停聚不散,乌梅丸、化虫丸。”《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为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等九种虫病。胆道蛔虫症,治宜先安后驱;
-
赤虫病
赤虫病病名。九虫病之一。《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赤虫状如生肉,动则肠鸣”,或见腹泻、便脓血等。治宜攻积杀虫,用追虫丸、芜荑散等方。参见九虫病条。
-
弱虫病
弱虫病病名。九虫病之一。又名膈虫病。《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弱虫,状如瓜瓣。”“弱虫又名膈虫,令人多唾。”参见九虫病条。
-
肺虫病
肺虫病病名。其虫蚀肺,证见咯血声嘶。《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肺虫,状如蚕。”又“肺虫令人咳嗽。”《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惟肺虫为急,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声嘶,药所不到,治之为难。”参见痨虫病条。本病似为肺吸虫病。
-
三虫病
三虫病为病名,指长虫病、赤虫病、蛲虫病三种虫病的合称。《诸病源候论·三虫候》:“三虫者,长虫、赤虫、蛲虫也。治宜白蔹丸等方(见《太平圣惠方》)。九虫病为各种人体寄生虫病的统称。又有神志不舒,精魄失守,及五脏劳热,又病余毒气血积郁而生,或食瓜果,与畜兽内脏遗留诸虫子类而生。”治宜健脾、驱虫。
-
白虫病
概述:白虫病为病名。寸白虫病为九虫病之一。又名白虫病、脾虫病。本病即现代所称绦虫病。《备急千金要方·九虫》:“三曰白虫,长一寸。或云:“饮白酒,以桑枝贯牛肉炙食,并生栗所成;《景岳全书·杂证谟》:“寸白虫,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
-
膈虫病
膈虫病病名。属古代之九虫之一。即弱虫。《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弱虫又名膈虫。”参见弱虫病条。
-
小儿绦虫病
概述:《中医药学名词》(2004):小儿绦虫病(infantiletaeniasis)是指发生于小儿的绦虫病。《景岳全书·杂证谟》:“寸白虫,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治宜驱虫,可用槟榔、芜荑、苦楝根皮、鹤虱、雷丸、石榴皮、南瓜子、贯众、榧子、仙鹤草根等;